26 言行稳重,戒骄戒躁(1 / 1)

【原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译文】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哩。”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其他的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庄子的大智慧】

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这样的形容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高手中的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

木鸡不易得,养鸡人知道。武林高手难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呆气。

庄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刻苦磨炼,去掉浮躁骄傲的毛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遇事沉着冷静,原都是要经过训练和磨练的。只有真正沉着冷静的人,才能处变不乱,取得重要的胜利。经过严格训练和生活磨练的人,其所具有的气质,确实能令人望而生畏。

【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庄子讲的这个“呆若木鸡”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处事要懂得稳重,要戒躁戒躁。

在生活中,性情豪爽的人常常容易和别人建立友谊。然而,卡耐基指出,性情豪爽是一件好事,和人交往的时候,态度却不能过于随便。过于随便的人难以获得别人的尊敬,而且这种性情的人还会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麻烦。比如,他们由于说话不注意分寸常常会惹长辈生气;不顾场合地开玩笑,无意间会伤害朋友。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具有稳重的态度呢?来看看洛克菲勒对他儿子是怎么说的。

亲爱的约翰:

你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对人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人的性格与态度的问题。换句话说,你 必须对世间人情做充分的学习。这件事情不管你活到多大岁数,也不管你身居何位,都有去做的价值。

当然,对现在这个年纪的你,要把这门学问的知识掌握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可能会比较纳闷,甚至怀疑我所说的这类知识难求的看法。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社会上愿意将人生的智慧传授给年轻朋友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所有的人、所有的机构都认为传授这些知识不是自己的责任,连学校的老师或教授也是如此。在现在的教育时尚下,学校除了教会你语言和算数方面的基本知识,再就是教一些只有在某一学科门类中的少数人才能懂的知识。除此以外,你可能很难再学到更多的东西。导致这类状况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这类知识都非常漠视,认为这些东西都是不能摆在台面上的庸俗的知识。

在这种教育时尚的引导下,做父母的也只得不由自主的去迎合。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社会中还是有一部分充满智慧的父母,希望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能够学习到许多待人处世的方法。

在我看来,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因此学会正确的处世态度和技巧是绝对必要的。在年轻人进入社会,踏上这座满是迷宫的土地之前,我建议你们最好请一位曾经踏遍这块土地的先来者画一张略图。在这张略图上,以下方面是必须要涵盖的。

有人说,不管多么伟大的人,为了要使人对你怀有敬意,受到他人的尊敬,威严是绝对需要的。喜欢愚弄别人,经常大声的傻笑,不分对象的乱开玩笑,不顾场合的说笑话,生熟不分,老好人——这些都不是具有威严的态度。如果养成了这样的生活态度,即使你有再丰富的知识,也很难获得别人的尊敬,相反倒有可能被当成傻瓜。

性情豪爽是一件好事,但是态度过于随便的人却难以获得别人的尊敬,而且这种性情的人还常常会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麻烦,比如,他们由于说话不注意分寸常常会惹长辈生气;不顾场合的开玩笑,无意间会伤害朋友。另外,对待身份和地位比你高的人采取这种毫无顾忌的态度,则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涵养,不值得重用;对待身份和地位比你低的人时,态度过于随便,也容易使对方误解,让他以哥们意气相待,甚至提出不当的要求。开玩笑的情形也是如此,如果你凡事喜欢开玩笑,即使在讲正经话时,也很难叫人相信。

个性豪爽的人比较好相处。但要受人尊敬,还应该善于利用这种豪爽。以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在一些娱乐性的场合,我们经常会想起这类人的加入。比如,因为那个人歌唱的比较好,我们感觉和他相处很愉快;或者因为某人舞跳的好,我们乐意找他参加舞会;或者因为他喜欢讲笑话,非常有趣,所以大家喜欢约他一起吃饭——

人们之所以乐意在这些场合找他,主要是为了娱乐的需要,但是,如果人们只是在这种时候才想到他,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这也不是在真正夸赞一个人,反过来有可能是在贬损他。至少一个只有娱乐方面“优势”的人,是不会被他人委以重任的,因而也不会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尊敬。

因此,我要教给你的一个重要的处世原则就是,不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种“稳重”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

那么,到底怎样才是具有稳重的态度呢?所谓稳重的态度,就是在待人接物中要保持一定的威严。当然,威严的态度与那种骄傲自大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与之相反。这种反差就如同鲁莽并不是勇敢的表现,乱开玩笑并不是机智一样。我们这样说,并无意贬低那些具有骄傲自大态度的人,但是傲慢、自负、做作的人,确实很容易惹人生气,甚至让人嘲笑或轻蔑。

一个具有稳重态度的人,是绝对不会随便向别人溜须拍马的;他也不会八面玲珑,四处去讨好他人;更不会去任意滋事造谣,在背后批评别人。稳重的人不仅会将自己的意见谨慎清楚的表达出来,而且还能平心静气地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如此待人处世的态度,就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稳重的威严感的态度。

这种稳重的威严,可以从一个人的外表表现出来,即从他的表情或者动作方面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也可以从一个人的其他方面,如内在的素质、机智、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品质上表现出来。相反,一个人如果总是嘻嘻哈哈的,对生活中、事业上的事情都无所谓,在行为举止上,总是摇摇晃晃,姿态轻浮,就会让你很反感。但是,如果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稳重,而实际上做事情的时候还是应付了事、不负责任,这样的人,仍然不能算是一个稳重和威严的人。

我本来想说的事情很多,但无法一一作详细的说明,我希望你去找一本有关礼仪方面的 书籍,来详细地阅读,并且最好能将其中重点的部分背诵下来。在这些书籍中,对于我上面所提到的问题,都有很详细的说明。

爱你的爸爸

洛克菲勒给其写的信,充分说明了言行稳重、戒躁戒躁的重要性。要想做到言行稳重、戒躁戒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情绪稳定。性格成熟的男子,情绪趋于稳定,不象青春期时那样容易变化。对环境的刺激不很敏感,注意自我调节,使心境总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准上。

(2)性情含蓄。这时的男子,性情一般比较含蓄,喜怒哀乐并不常形于色。不象性格不成熟的男子那样外露,心里的不高兴、不愉快都要故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来。懂得感情,知道尊重人们之间珍贵的情谊,善于理解别人。

(3)有耐力、有深度、坚强、不畏困雄,能够承受任何意外的挫折和打击。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在挫折面前能保持稳重、表现出坚韧的毅力。

(4)有力量。对支撑一个家庭有足够的力量,宽厚的肩膀、魁梧的身材,都给人以支持、力量。人们都因有了他而感到踏实、温暖。

(5)原则性强。明白事理,大事小事分得很清楚,原则问题决不退缩,但非原则问题则尽量随和谦让。不随便指手划脚地支配别人,只是在原则问题上,坚定地表示自己的态度。

(6)为人处事稳重,与人交往总给大家留下一种成熟的感觉。不轻易交友,也不随意抛弃朋友,讲信用。一定会设法履行自己的诺言。

【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和尊重呢?一个重要的为人处事原则就是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要保持稳重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所谓稳重就是在待人接物中要始终保持一种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