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欲望过多,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译文】
天下有最大的快乐还是没有呢?有可以存活身形的东西还是没有呢?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又依据什么?回避什么又安心什么?靠近什么又舍弃什么?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
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以上种种对待身形的作法实在是太愚蠢啊!
【庄子的大智慧】
“至乐”,顾名思义,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在世,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呢?人应怎样对待生和死呢?庄子的这段话,主要论述的就是这个问题。
人生最大的快乐究竟是什么呢?对这个十分现实的问题,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庄子却说,“至乐无乐”:最大的快乐就是忘掉快乐,忘掉世俗间种种因功名利禄的获取所带来的快乐。这样的结论当然是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庄子认为,对于快乐的期待就是获得快乐的最大障碍。因为我们的期待总是很高,一旦结果稍微差强人意,我们就会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之中。一旦我们忘记了对快乐和功名利禄的种种奢求,用一种淡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突然有一天和它们在不经意间相遇时,心里必然会有说不出的惊喜和兴奋。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至乐”。
【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人是欲望的产物,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都生活在欲望之中。花开百朵,我折一枝,芳香满襟袖。表述的就是一种知足的心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太多,所以知足总是很难。
生活中,人们总是带着满满的欲望在人世间奔波,当欲望越来越膨胀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不堪重负了。
佛经中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这里的“欲”就是欲望,是幸福的最大障碍。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生活不如意,也是因为欲望。《佛遗教经》中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就是说如果我们囿于种种的欲望,追求的东西太多,就会产生诸多的不快乐。
其实,我们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欲望太多,因而造成了心理贫穷。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两位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起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发誓不达目的地,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了两个多星期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这圣者看到两位教徒如此虔诚,千里迢迢前往圣山朝圣,十分感动,就告诉他们:“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路程,但是遗憾的是,在这十字路口我就要和你们分手了。在分手之前,我要送你们一个礼物。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第二个愿望的两倍!”
此是,一位教徒心里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许什么愿,但我不能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我就吃亏了,不行!
另外一教徒也在想:我怎么可以先讲,让他获得加倍的礼物呢?
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推来推去,“客套”了一番后,他们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妈!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恶狠狠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就瞎掉了,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瞎掉了两只眼睛!
原本,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礼物,可以让两位好朋友共享,但是人的“贪念”,使的“祝福”变成“诅咒”,使“好友”变成“仇敌”,更使的本来可以“双赢”的事,边成了两个人的悲剧!
在巴拉圭有一对即将结婚的情侣,因为中了七万五千美金的“高额彩券”而高兴地大喊大叫,相互拥抱。
可是,这对马上要结婚的新人,在中奖后的第二天,就为了“谁该拥有这笔意外之财”而闹僵了。两人大吵一架,甚至不惜撕破脸皮,闹上法庭。为什么呢?因为这张彩券当时是握在未婚妻手中,但是未婚夫则气愤的告诉法官:“那张彩券是我买的,她竟然无耻,不要脸,居然说彩券是她的,是她买的!”
这对夫妻在公堂上大声吵闹,各说各有理,丝毫不妥协,不让步,让法官伤透了脑筋。最后,法官下令,在确定“谁是谁非”之前,彩券发行单位暂时不准发放这笔奖金!而这对原本要结婚的佳偶,却因为争夺奖券的归属而变成怨家,最后双方决定取消婚约。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唏嘘。
的确,人的私心,贪婪,嫉妒,常使人重重的跌进自己“恶念”的旋涡里。
事实上,我们所拥有的,并不是太少,而是欲望太多。欲望太多,就使自己不满足,不知足,甚至憎恨别人所拥有的,嫉妒别人比我们更多,以至心里产生忧愁,愤怒和不平衡。欲望太多,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贫穷。
生活原本没有烦恼,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你的心门了。生活原本没有痛苦,当你开始计较得失,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
从前,有个百万富翁,每天让他劳神费心的事情跟他拥有的财富一样多。所以,他每天都愁眉紧锁,难得有个笑脸。
百万富翁的隔壁,住着磨豆腐的小俩口。曾有谚语说,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但磨豆腐的这小俩口却乐在其中,一天到晚歌声笑声逗乐声不断地传到百万富翁的家里。
百万富翁的夫人问老公:“我们有这么多钱,怎么还不如隔壁家磨豆腐的小俩口快乐呢?”
百万富翁说:“这有什么,我让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
到了晚上,百万富翁隔着墙扔了一锭金元宝过去。第二天,磨豆腐的小俩口果然鸦雀无声。原来这小俩口正在合计呢!他们捡到了“天下掉下来的”金元宝后,觉得自己发财了,磨豆腐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儿以后是不能再做了。可是,做生意吧,赔了怎么办;不做生意吧,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丈夫心里还想,生意要是做大了,是该讨房小的呢,还是该休了现在这个黄脸婆;妻子则在琢磨,早知道能发财,当初就不该嫁给这臭磨豆腐的。寻思呀琢磨呀,之前快乐的小俩口,现在谁也没有心思说笑了,烦恼已经开始占据他们的心。更令小俩口痛苦的是,为什么天上不能多掉几个金元宝呢,这样就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啊?
这便是欲望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当然,人生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欲望。米兰。昆德拉说过:“欲望是一种美!”适当的欲望也是成功的原动力。
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应有的钱财,等等。这都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不是不可以追求,关键是别让欲望把心装得太满。对于金钱,够用足矣,实在没必要为了聚敛金钱,而失去大把快乐的时光。生活最大的智慧是能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或不需要什么,正当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但如果追求太多的东西,那无疑是为自己的生活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一个丧失了心灵自由的人,何谈快乐?
记住,生命是一叶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欲望,要想使船在抵达彼岸时不至于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不需要的东西都舍弃掉。
得之不求,求之不得,你的幸福往往都在别人眼中。知福惜福,知足常乐,才是智慧而幸福的人生。
【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
佛祖说,财富、地位、名利,这些让很多人欲罢不能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只是生活的装饰、生活的虚相而已,并不是生活本身。可惜,很多人把生活的重点放错了,忘记了此生的目的,把心思都放在了追求错误的东西上,烦恼、痛苦自然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