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锋芒内敛,处世低调(1 / 1)

【原文】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译文】

真正的大道是无需宣扬的,具有高超辩才的人是无需言说的,最有仁爱之心的人是无需向人表示仁爱来证明自己的,最廉洁公正的人是无需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大道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大道,言语争辩总有表述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时常流露反而显得诚意不足,清廉到及至反而让人难以相信,勇敢到随处伤人反而不是真正的勇敢。这五种情况就好像可以求圆却几近成方一样。所以,懂得停止于自己所不知晓的境域,那就是绝顶的明智。谁能真正通晓不用言语的辩驳、不用称说的道理呢?如果有谁能知道这一点,这就称得上自然生成的府库了。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都不会满溢,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竭,而且也不知这些东西源自何处,这就叫做潜藏不露的光亮。

【庄子的大智慧】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孟子的这段话,既是认识人生根本道理的微言大义,又是立身做人的座右铭,更是人们处世行事极具智慧的行为指南。

道如果显露出来了便不是真道,真正的道理,规律只在事物与社会活动之中,乃至万象之中。言词如果用来争辩是非曲直,把事情原貌、真正的是非曲直形容得抽象生硬,就是言胜过其实,歪曲了事实,把事情的原貌搞得一塌糊涂。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时间终究会把一切分辨清楚。仁义以慈爱来表现,真正的仁义来源于内心深处。这就说明,世上的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必须懂得谦虚谨慎,藏而内敛的道理。

不过,对于人来说,没有行为、没有争辩、没有探求,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是在承认人的活动、创造、追求的必要的前提时,再反过来认识世界的有限与无限,认识人的有限与无限——人,作为人类的人,是无限的,而个体的人,却十分有限,无论能力、拥有的道理知识、乃至生命。而有限的世界是被我们认识了的那部分世界,无限的世界才是造物主的本来面目。且无论有限的人与无限的人,都是无限世界的一部分,以其为背景去做人做事的。

因此,在承认人应奋斗、争斗、探求的同时,回过头来明白“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便进入另一种境界,这就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大智慧。

【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人生在世,如果不锋芒外露,也许永远也不会得到他人的欣赏和重用。可是,如果一个人过于锋芒外露,就有可能遭到他人的嫉妒、陷害和设防。

古人云:毁或无妨,誉则可怕。过于锋芒毕露,不能正确对待名和利,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做人一定要懂得谦虚谨慎,过分的锋芒毕露,短时间内可能得到成功,但是一定会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埋下更多、更大的隐患。

纵观历史的长河,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李广,是汉朝的将军,是令匈奴兵闻之丧胆的大将,但最终却以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结局,与他平日的处世作风有很大关系。他在战场上能够与将士同甘共苦,在生活中,更是视军士如子弟,真正做到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得到众勇士的拥戴,而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凡事都是锋芒毕露,不知韬光养晦,让汉家军几乎成了他的李家军,不遭到皇帝们的猜忌才怪。而且性格自负,不善于与人交往,为人处世与那些官场上的人大不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如果太锋芒毕露,大都不会有所善终,不能融于集体,就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李广之死,究根结底,与其锋芒毕露的性格和名声很有关系。作为一位具有非凡勇敢和机智,且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将领而言,如果得不到皇帝的认可、赞同,且被官宦形成的圈子所排斥,那么,他所获得的民心和名声,也许他自己很引以为荣,但事实上对他是相当不利的。

李广一生与匈奴进行七十多次战争,也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却未被封侯,就是最好的证明。做人虽然应该正派,刚正不阿,但大丈夫亦需要审时度势,要拥有大智若愚的心机,善于把握机会,使自己不至于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枪打出头鸟”,做人一不定不要锋芒太露。

在字典上,锋芒,是指:“刀锋和武器尖端。”崭露锋芒,就是说表现出锐气、展现才华。事实上,这与成功的要素并不矛盾,只是人们习惯于展露锐气和才华,不习惯于收敛和坚忍。过多地和过分地展示自己的锐气和才华,成了这个浮躁心态下个体的行为主要表现方式,才会容易使别人看不过去。

其实,古代是此,在当今社会中,也是这个道理,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不要锋芒毕露。不要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

王先生毕业于某名牌大学,有过硬的管理才能和游刃有余的公关能力,但有一个缺点:争强好胜且易冲动。毕业后,他就到南下“淘金”,到了珠海。

出于他的学历和能力,很快就在珠海市一中型合资企业找到了工作。他主要负责公司的宣传工作,当时他自己只是一心在想应该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刚进企业,写出来的文件颇受老总喜欢,老总多次当众夸奖他。但半年后,与他一起进来的两个同事都升了,只有他的位置没有动,于是,他心里不免有了点不平衡,最后他与人事部经理当面冲撞起来。

按他的说法“我豁出去了,不成功,便走人。”冲撞之后,老总也知道他是有能力的人才,不想损失。就单独找他谈话,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小王,请给我一个认识和了解你的机会。”老总准备再考察他一年半载,便提拔他为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年中薪资调整,他的工资翻了将近一番。这一变化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没能维持多久,唐先生又有了新的不平衡。因为与他一起进来的同事又有了新变化,要么升职要么跳槽,而他仍旧原地踏步。

一个人,纵使你才华横溢,也要一步步向上攀。如果你显露张狂的个性,企图一步登天,那么,你将摔得更加惨重。一个成熟的职业人应该懂得把握自己,懂得不断地修整自己的个性。

在一个公司里,如果一个人总是特意地在领导和对方面前表现自己,或者是才能方面,或者是财富方面,它只能导致两个结果:或者是使对方倍加自卑,不愿同你来往;或者是使对方倍加生气,决定要杀一杀你的威风。显然,无论哪种结果都是我们不想要的。

生活中,像王先生这样自命不凡、锋芒毕露的人大有人在。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不要看任何人都不如你,人一定要学会适应社会,既然我们不能够改变什么,就一定要学会适应。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社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你一定要学会忍耐。

有一句古语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现实的生活就是这样,过分的张扬极易遭受嫉妒和陷害,更容易树敌太多。真正聪明的人,往往是小事糊涂,大事睿智,为人低调,从不争功。做人要做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只有那些藏争于不争之人,方能笑到最后,做一个真正的赢家。

这种处事之智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收起锋芒,善于利用锋芒对猎富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个时代,我们无法视名利为烟云,无法做名利场中的过客,但若能在名利场上运用智慧游刃有余地游走,那得到就远远要比失去的多。

当然,不要锋芒毕露不是说完全不要显示自己的才华。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有时候不显示自己的才华是吃不上饭的。但千万要记住的是,你可以展示才华但不要“炫耀”;你可以表现得很聪明,但不要认为别人就是“傻子”。

总之,满桶水不响,半桶水晃**,绝不能做“半桶水”,要知道、要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需要一种谦逊的态度。

【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

为人处世不锋芒毕露,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涵养。纵观那些令人仰慕的成功者,大多都为人低调,与人相处温文尔雅,让你无法看到他的任何锋芒之光。相反,会让你看到一个真正的成功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