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课 小心你身边的税务局(1 / 1)

作为一个上班族,每到发工资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工资被扣了税,在银行取钱时,会发现自己存款被扣了税,买东西时又有商品税……总之,税收五花八门,但是谁又真正了解这些税务呢?

上班族要了解个人所得税

现在所有的上班族几乎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部门的统计显示,全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65%来源于工薪阶层,有些地方甚至高达80%。

随着个人所得税法的调整,无论是普通工薪阶层,还是高收入者,实际发到手的工资将会有一定的变化,虽然变化不大,但也为我们带来了益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挣钱是越来越不容易了,那么,广大居民该如何转变理财思路呢?

一,合理避税理财受关注

(1)普通工薪阶层会从中受益。

新的扣除标准从以前的2000元提高到目前3500元,那目前收入为3500元的人就可以免税了。关键是扣减标准额增大之后,许多人的纳税档次会降低,交税的比率也会从10%下降到5%,从而使个人得到实惠,普通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就会所有增加,可支配的钱将会更多,虽然金额不可能太大,但可以借这次收入增加的机会,积极进行定期定额买基金等新的理财尝试,使家庭的综合理财收益有所提高。

(2)部分高收入者纳税额会增加。

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并非只有“工资单”。比如,一些管理人员有红包、红利、补贴等隐性收入,收入的税收往往靠个人主动去税务部门申报,税法调整后,对一些重点人群的重点收入将由分类所得税制改变为实行综合纳税,纳税的监管力度将更大,同时部分高收入阶层的纳税额会有所提高。

(3)学会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过去很多人只知道逃税,其实有很多途径是可以合理避税的,所以合理避税今后将成为高收入阶层的理财手段之一。

(4)基金避税。

投资开放式基金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较高收益,还能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由于基金获得的股息、红利及企业债的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向基金派发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基金向个人投资者分配时不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目前,市民可以投资的开放式基金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以货币型基金为例,目前货币型基金的年收益率降到了2%以下,但考虑不纳税因素,仍然比一年期的税后储蓄收益率要高一点。

从海外归来的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在海外见多识广的他,向记者介绍说:“投资基金在国外是一种很普遍的投资方式,我4年前就买了,因为投资基金收益高,而且所得利润不缴税。而且投资基金还有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等可供选择。”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收取红利(利息)所得税的政策。也就是说,目前购买投资基金所得的收益是不收税的,不少上班族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都选择了这种方式。

(5)人民币理财。

目前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数量不多,收益率略低于货币市场基金。由于国家还没有出台代扣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这类理财产品暂时也可以避税。

(6)教育储蓄。

刘先生的女儿去年顺利考入了某重点高中,全家在享受金榜题名喜悦的同时,也在为三年前为孩子积攒的一笔即将到期的教育资金感到高兴。她说:“三年前选择教育储蓄的时候还挺犹豫,听银行的人说可以免税,三年能省不少呢!就选择了三年期每月存500多元,等孩子上高中正好到期。”

相关分析:教育储蓄一推出便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不少已婚白领都来开办教育储蓄账户,由此可以看出,支取时凭相关证明可不收利息所得税,对于白领同样具有吸引力。

(7)信托产品。

信任产品是一种为投资者提供了低风险、稳定收入回报的金融产品。品种主有:

①贷款信托类:贷款信托是指通过信托方式吸收资金用来发放贷款的信托方式。这种类型的信托产品,是目前数量最多的一种。

②权益信托类:这一类型的信托产品,是通过对能带来现金流的权益设置信托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其突出优点就是实现了公司无形资产的变现,从而加快了权益拥有公司资金的周转,实现了不同成长性资产的置换,有利于公司把握有利的投资机会,迅速介入,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③融资租赁信托。

④不动产信托:土地与地上或地下的各种建筑设施统称为不动产。 信托产品年收益率一般能达到4%以上,其风险远高于储蓄、国债,但是低于股票及股票型基金。国家对信托收益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这一块也暂无规定。

(8)保险避税。

参加保险所获得的各类赔偿是免税的。同时,为了配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封闭式运作的个人储蓄型在教育保险金、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金、个人储蓄型失业保险金、个人储蓄型医疗保险金等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另外,近年来各家保险公司不断推出的分红类保险目前也暂不纳税。

黄先生每个月的收入约为8000元,她说:“我平时用钱的地方不是很多,每个月都有2000元左右不知投向何处,存在银行也要缴税,听同事说购买保险所得到的各种分红都是免税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现在各保险公司都相继出台了好几种分红保险,如果真可以免税,那几年下来也近万元呢!” 。

从1999年11月1日开始,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利息税被征收,可如果消费者购买保险,无论任何种险都是不需要纳税的。保险其实就等于保障+避税,选择合理的保险计划,对于大多数白领来说,是个不错的理财方法,既可以得到所需的保障,又可合理避税。

二,合法规避个人所得税攻略

赵小姐是一家外企的执行总监,有着不菲的收入,他身边朋友都羡慕她收入高,可他们却不知道收入高个人所得税也高。每天早出晚归,兼了几份职,熬夜加班是常事。房贷要还,家里需要照顾,收入还被个人所得税占去了很大一部分。这样一来一点儿都不轻松。”类似赵小姐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那我们怎么才能合理、合法地去规划自己的辛苦劳动所得呢?

(1)合理划分收入名称节税

当前,兼有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是非常普遍的。由于二者税率不同,计算方法不同,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工薪族而言,将自己收入中的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合理划分开,能够节省一笔数目不小的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一般而言,当工资、薪金比较少时,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低,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比较好;当工资、薪金收入相当高时,适用的税率已累进到比较高的水平,此时,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可以节约应纳税额;当两项收入均较大时,将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计算比较划算。

(2)规避个人所得税理财产品选择多。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投资国债和特种金融债所得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国库券素有“金边债券”之称,是各种理财渠道中最安全、稳妥的投资种类。当前,在央行加息及预期还要加息的趋势下,短期国债是很不错的选择。

开放式基金不仅能合理避税,还能取得较高收益。由于基金获得的股息、红利及企业债的利息收入,是由上市公司向基金派发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基金向个人投资者分配时不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目前,居民可以投资的开放式基金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在加息的大背景下,适宜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和超短债基金。

(3)补充住房公积金避税已成过去时。

依据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修改后的相关规定,职工每月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即住房公积金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而公积金管理办法规定,职工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因此,工薪族可以通过开立补充公积金账户以增加住房公积金,降低工资总额,从而达到减少应当交纳的个人所得税的目的。过去,很多人也的确从这一政策中得到了许多实惠。

然而,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和住房公积金有关规定,单位和职工缴纳 的补充住房公积金应计入发放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征个 税,不再享受免税政策。因此,当年利用补充住房公积金减少缴纳个人 所得税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理财真经】

白领、骨干、精英,所谓的“白骨精”,在多数人眼中绝对是高收入阶层。但事实上,白骨精们的高收入也是通宵达旦的努力工作换来的,面对工资单上高比例的税收,难免觉得“肉痛”。诚然,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在履行义务的同时,白骨精们不妨通过税务筹划合理合法地有效避税,避免缴纳“冤枉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