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说的理财,也只是面对工薪阶级,就是没有多少钱的那种,其实每个人都想理财,都想让自己的资产蹭蹭的多起来,但看来看去,无非是银行定期存款、买基金、买保险,买股票等等。作为上班族,收入有高有底。不同的收入有着不同的理财方法,适当的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你就能成为理财大师。
初入职场的上班族如何巧理财
现代的城市生活竞争激烈,刚毕业的大学生想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有皎商收入的职位已经变得非常难。据调查,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月收入都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不懂得理财,今后的生活将很艰难。
小萍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软件公司,工资只有2500元。生活在大城市,这点工资仅够维持生活而已。但有朋友跟她说,一定要把每个月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即使300元也行。这样的话,万一以后有个什么突发事件,或者想要进修,就不会太被动。
每每这个时候,小萍总是说:“我知道,但现在一个月到手的就只有2500元,每个月房租700元,吃饭800元,买衣服和化妆品要几百元,再加上交通费、电话费、朋友聚会什么的,怎么能省下钱呢?月光是不用说了,不做‘月光女神’就不错了。
“再说了,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好好玩,每个月存个三五百块钱有什么用?最重要的是找个好工作,否则再怎么省钱也没有用。”
可是,后来小萍却深刻地体验到了储蓄的重要性。小萍打算换一个工作,于是就辞职了。原先她觉得找工作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小萍一个月后就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了。她打趣地说,现在成为彻头彻尾的“负婆”了,早知今日,当时就应该多多少少每个月存一点钱,至少现在基本的开销不存在问题,不会为该向谁借钱而烦恼。
现实生活中,很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和小萍一样,认为自己每个月挣那么点工资,没有必要进行储蓄或投资理财,结果有了突发事件后悔不已。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工薪族,应该如何利用手中的有限资金来进行理财呢?单身一人,月收入在2000元,如何来支配这些钱呢?理财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收入要按比例分配
首先,生活费占收入30%~40%,这是每个月必须支付的生活费。如房租、水电、通信费、柴米油盐,等等。它们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其次,是自己用来储蓄的部分,占收入的l0%一20%。很多人每次也都会在月初存钱,但是到了月底往往就变成了泡沫,存进去的钱大部分又取出来用了,而且是不知不觉的。你要经常提醒自己,起码存款能保证3个月的基本生活费用。要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动辄减薪裁员。如果一点储蓄都没有,一旦工作发生了变动,你将会非常被动。
这3个月的生活费储蓄可以成为你的定心丸,工作实在干得不开心了,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时,你可以潇洒地对老板说声“拜拜”。
最后,活动资金占收入30%~40%,剩下的这部分钱,约占收入的1/3。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生活目标,侧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假期可以安排旅游,服装打折时可以购进自己心仪已久的品牌服装,朋友聚会的开销。最关键的是,即使刚发薪水就把这部分用完了,也可当做一次教训,可以惩罚自己一个月内什么都不能再消费了。这样做印象会很深刻而且有效。
2.开源是生财的根本
除去吃、穿、住、行以及其他的消费外,再怎么节省,对于刚工作的工薪族来说一年下来也不会有太多的积蓄,想来这是刚毕业的绝大部分学生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如何让“钱生钱”是大家想得最多的事情,然而,毕竟收入有限,很多想法都不容易实现,建议处于这个阶段的工薪族,最重要的是开源,节流只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而最重要的是怎样开源有道。为了达到一个新目标,你必须不断进步以求发展,培养自己的实力以求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就要积累自己的经验,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要相信“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
3.让存款获最大收益
既然有了些许积蓄,也不能让它闲置,我们建议把l万元分为5份,分成5个2000元,分别作出适当的投资安排。这样,家庭不会出现用钱危机,并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1)用2000元买国债。这是回报率较高而又很保险的一种投资。
(2)用2000元买保险。以往人们的保险意识很淡薄,实际上购买保险也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尤其是各寿险公司都推出了两全型险种,增加了有关“权益转换”的条款,即一旦银行利率上升,客户可在保险公司出售的险种中进行转换,并获得保险公司给予的一定的价格折扣、免予核保等优惠政策。
(3)用2000元买股票。这是一种风险最大的投资,当然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只要选择得当,会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不过,参与这类投资,要求有相应的股票知识和较强的风险意识。
(4)用2000元存定期存款。这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也是未来对家庭生活的一种保障。
(5)用2000元存活期存款。这是为了应急之用,如家里临时急需用钱,有一定数量的活期储蓄存款可解燃眉之急,而且存取又很方便。
这种理财方法是许多人经过多年尝试后总结出来的一套成功的理财经验。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理财真经】
年轻就是投资致富的本钱,越是年轻的人.越有资格以小钱赚大钱!如果等到中年以后才开始投资理财,所需投入的资金不是一般人可承担得起的。正确的观念是:投资理财是年轻人的工作,而老年后的工作是如何合理利用财富。
80后工薪族的理财生活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至今,已经工作了几年,有了固定的收入,但他们总觉得钱不够用:要去买最新款的手机,想换最高像素的相机,还要换一个名牌包……他们挣得不是很多,花得却不少,超前的消费观影响他们的生活理念。
也许大多数80后都认为:理财,那只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的人做的事情,而对于进入职场没几年的80后来说,需要的只是去享受青春带来的**。但是,在走完潇洒的单身期,身无分文的“新新人类”们该如何建立家庭经济基础呢?
对于80后的人来说,他们通常对于理财有着共同的理财误区。
误区一:我没财可理。
许多80后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我没有钱可以理”。持有这种观点的几乎占了不理财的80后80%以上,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更是如此。但是,没钱怎么理财,真是如此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
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l500元。按常理小王每月收入比小刘多,他应该比小刘“更具备理财的条件”。他们两人均是每月月初由单位开支。结果半年以后,小刘存下了3300元,小王却只存下了不到600元。
让我们看看两人的收支情况吧。小王在衣食住行上的开销都要高出小刘,除去这些基本消费,在旅行、健身、购置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方面还有一大笔支出,粗略算下来,基本消费加上娱乐消费,小王的2600元月收入所剩无几。
而小刘虽然月收入不高,但是一切从简,每月基本消费只有800元,又没有抽烟喝酒等其他嗜好,他喜欢看书,每月花l00元左右买书。这样算下来,小刘每月的开销大概在900元,半年能节余3600元,除去一些别的开销,小刘半年下来存了3300元,之后他又把其中的3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
其实比小王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一样能理财。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没财可理”,要告诉自己“我要从现在开始理财”。只要你有收入就应尝试理财,这样才能给自己的财富大厦添砖加瓦。
误区二:我不需要理财。
有人说了,“我就不怎么理财,当然我也不会每月花光光,自己一样过得很好。每年还能剩一点钱够零花。”有这样想法的也是大有人在。细想一下,即使不去考虑你过几年可能会面临买房、装修、结婚的事情,你就真的能高枕无忧了吗?
很多人说“我不需要理财”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不论你收入是否真的很充足,你都有必要理财,合理的理财能增强你和你的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也能使你的生活质量更高。收入越高,越需要理财,因为你的收入高,除了日常生活和必要的消费外,余下的钱或去储蓄,或去投资。这样,才能以备不时之需。
误区三:会理财不如会挣钱。
这种想法很多人都有,尤其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好多人都会这样想。当然,如果你有足够高的收入,而且你的花销不是很大的话,那么你确实不用担心没钱买房、结婚、买车,也不用担心意外风险的出现,因为你有足够的钱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挣钱不会理财,你能成为真正的有钱人吗?
我们来看一下,80后不理财的代表们是怎么生活的。
“月光族”小刘,刚大学毕业不久,月收入4000元,从无记账习惯,查不到自己的财务漏洞,不知道自己的“财”去何处。
“逍遥派”小欧,工作3年,月收入5000元,却同样与小刘一样没有收入支出记录,没有意识到保险对自己及家人的重要性,刚刚涉足股市,但缺少任何技巧,对炒股风险意识不够。
“保守派”叶飞,工作2年,月收入5000元,懂得存钱却不懂如何“钱生钱”,喜欢摄影却不入收藏之门,想要投资却没有投资之道,虽然相对上面两种类型有一点点“财”的意识,但是也只停留在点上,没有扩大到“理财”层面上。
可见,只懂得挣钱不打理钱财,你是很难成为有钱人的。那么,80后应该如何理财呢?下面是理财师的建议,我们看看不理财的他们是怎样走上了学会打理生活的理财之路的。
1.专家支招80后“月光族”理财
“月光族”小刘刚刚毕业不久,处于人生阶段单身期。理财的主要目标应是满足日常支出、储蓄和小额投资积累经验。所以小刘首先要做好现釜觌划,对每月的薪水去向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地方需要支出,哪些地方需要节省,建立收支记录,并编排必要的预算,其次可以安排自己近期荫职业生涯规划、投资规划和大额消费计划。
招数一:节省日常生活开支。
在每个月4000元的收入中,拿出l500元用于曰常吃饭、交通、电话和水电费用及同朋友聚会、娱乐的费用。
招数二:制订储蓄投资计划。
建议将每月工资的一部分转为定期存款进行储蓄,如选择民生银行“钱生钱”理财计划,可以每月l/4的工资自动转入定期存款中,虽然金额只占工资的一部分,但从长远来看,就可以积累一笔不小的资金。
小刘初出茅庐,对投资产品没有什么经验,可以通过小额的投资学习一些经验,建议用l0%的资金进行小额投资。
招数三:安排保险计划。
单身期的青年个性冲动,开销大,没什么个人财产,要为未来家庭积累资金。小刘可以用收入的7.5%购买一些意外伤害险、责任保险。
2.专家支招80后“逍遥派”和“保守派”理财
“逍遥派”小欧和“保守派”叶飞都处于单身期和家庭事业形成期的过渡阶段。理财目标可以以储蓄为主,建立应急基金,购置一些固定资产为主。
招数一:准备必需的应急金。
小欧和叶飞都已有几年的工龄,建议将3~6个月的生活费用资金存为银行定期、活期存款,作为家庭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两人均有5000元/月的收入,每月支出约l000元,剩下4000元除存入银行储蓄外,可用于各种投资。
招数二:储存的工资按揭购房。
两人手头相对有一定的储蓄,建议作一个房产规划。这样的资金分流是一种强制储蓄的好办法。
招数三:投资基金和技能培训。
单身青年应提高储蓄率,有计划地积累“第一桶金”,既为今后扩大投资打基础,也为结婚、置业做好准备。因此,建议每月700元投入货币基金,每月1300元购买定投成长基金。在消费的同时,也要形成良好的投资意识。不妨根据个人特点和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投资计翊,侧如小欧正在尝试股票,而叶飞喜欢摄影,都可以做一些投资。
另外,小欧和叶飞,刚工作几年,还可考虑进行教育投资。适当的娱乐和交际是必要的,但工作之余也应培养和发掘自己多方面的特长,比如考驾照,读英语课程,考些职业资格证书等,以增加自身资本,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招数四:收入的l0%买保险。
理财之余,勿忘保障。小欧和叶飞即将结婚和购房,注意在选择保险的时候要购买好财产保险、意外伤害险、责任保险。这样即使将来家庭的经济支柱遇到风险,家人还是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理财箴言】
时间是80后的年轻人理财最重要的本钱.而年轻是最适当的冒险时机,因为这时候没有什么家庭负担,正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年轻时学会理财,.以学到宝贵的理财经验。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拥有足够的时间,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尝试各种理财品种。
单身上班族理财有妙方
现代社会,不仅出现了很多“剩男剩女”,而且不愿意走入婚姻“枷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认为:单身有单身的好处,“一个人的生活简单又轻松,为什么要走入婚姻的牢笼呢?”
没错,你可以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把大半个月的薪水“贡献”给一款名牌手包;你可以每个月吃光用光把口袋翻个底朝天;你也可以天天晚上泡酒吧、参加聚会,反正你单身,你自由,你没孩子,你没有责任和负担,你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是,单身的快乐生活是有代价的,你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花的比挣的多。所以,单身族更需要理财。因为你单身,花费没有节制;也因为你单身,你必须未雨绸缪。
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通常已婚者的平均财富积累要高于单身者。这当然不可能是上天对已婚人士有什么特别的恩赐。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婚姻之中往往存在所谓的“收支平衡机制”,促使夫妻双方安排合理的财务计划,并且常常检讨家庭收支的状况。这也正是单身族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1.开源节流永远是真理
—个人的收入一个人花,通常生活质量不会很差。但如果有一天仿;生病了或被解聘了,收入就会出现波动。如果有一天你必须拿出一笔钱来应急,怎么办?原先引以为傲的单身生活可能正是横在你面前的一堵墙。单身在顺利的时候是幸福,在困难的时候就是无助。这个时候,仿难一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还有你的存款。
对于花钱毫无节制的单身工薪族而言,存钱如果不是像套在头上的“紧箍咒”一样必须时时引起重视和实施,恐怕到最后,往往空有信誓旦旦,却没有实际行动。所以,不妨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压力。
建议一:定期存款为自己开个应急准备金的账户,然后每个月拿到薪水后就往里存钱。记住,最好是定期存款,省得在消费欲望膨胀时,忍不住把存进去的钱再取出来。
建议二:定期定额买基金,定期定额计划又称为单位平均成本法,指投资者在固定时间(通常是1个月),投资固定金额于固定基金上,不在乎进场点,也不必在意市场价格的起伏。当基金净值随市场行情扬升时,固定金额购得的基金单位数会减少,反之,同一金额购入的单位数则较多,借此分散购入基金时点,摊平市场高低起伏的价格。当投资者需要资金时,则可赎回整笔或部分资金。
对于工作繁忙、生活无规律的单身工薪族,定期定额购买基金的最大好处,在于起点比较低,而且操作比较简单。现在已经推出该计划的开放走基金,其最低申购金额仅仅为l00元,投资者只需到基金销售网点进行一次性签约,今后每个月都将自动扣款。
日积月累,每个户的支出可以聚沙成塔。长期而言,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通常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另外,定期定额的方式还可以将购买基金的风险摊到最低限度,在净值较低的时候买入较多的份额,在净值较高的时候买入较少的份额。
2.为明天作准备
虽然你是单身,但你并非孤独一人,你有亲人,你有朋友,也许还有恋人。他们无时无刻不成为你的牵挂。
事实上,所谓的单身,不过是没有成立家庭或独自而已。所以你必须记住,在为自己考虑的同时,不能忘了你周遭的人,包括你的债主。虽然没人希望遭遇倒霉的事情,但最好还是为了这个不太可能的“万一”作一点小小的准备。
一个必要的方式,就是将不可预测的意外用保险的方式承担下来:意外险就是其中的一种。意外伤害一旦发生,保险受益人就能够获得相应的补偿,相信多多少少能够通过物质补偿来减轻一些精神的痛苦,同时也给予一定的经济保障。
王小姐是一家公司的业务主管,由于家人都不在上海,她目前仍一个人居住。 “我觉得现在单身不错,不过,如果遇到合适的对象也会考虑结婚。”两年前,王小姐买了房子,贷款是25年期的,每月还款大约3000元,最近还有买车的打算。所以,她一般会将每个月薪水中的5000元用来还贷款以及储蓄或者投资。
王小姐在消费的时候往往太冲动,喜欢买衣服和护肤品,所以,每个月的存款实在少得可怜。”基于这种情况,她从去年开始定期定额地购买基金,每个月1000元,l年下来,收益也不低,她觉得非常满意。
另外,一个从事保险行业的朋友为她制订了一份保险计划。考虑到她还比较年轻,所以建议购买消费型保险,包括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以及财产保险,每年的保费不到1000元,但是保障金额约40万元。“对于这份保险,我觉得每年花费不到l000元是很值得的,万一我有什么意外,父母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等年龄再大一些,我会考虑购买终身寿险,或者考虑多购买一些医疗保险。”
当然,单身低薪者的明天可能还伴随着各类的风险,比如疾病、失业,等等。虽然只是“可能”,对单身者而言却至关重要,因为对一个没有另一半的家,所谓的扬帆远航和触礁沉船是实实在在的100%和0的区别,单身者抵御风险的能力比一般家庭差很多。
同时,单身低薪者的未来还承载着无数的消费欲望,比如买房、买车,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从今天开始就应该做好翔实的计划。
【理财真经】
单身一族的朋友大都爱玩,爱交际,适当的玩和交际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有度,工作之余不要在麻将桌上、电影院、歌舞厅里虚度时光。玩乐不但丧志,而且易耗金钱。应该培养和发掘自己多方面的特长、情趣,努力创业,在消费的同时更多地积累赚钱的能力与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