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精彩程度不同,但概括起来,我们的生活内容主要涵盖4个部分:一是维护家庭、社会关系,包括夫妻、子女、朋友、熟人、同事等各层关系的建立和联络;二是追求事业与人生成就,向往成功、升职、财富、安稳的生活;三是注重健康,饮食合理、注重营养,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四是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心理满足、信仰等。
要想在取得事业成功的同时获得生活的幸福,我们必须在以上4大方面之间寻找到黄金平衡点。一旦它们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生活就会开始向某些方面倾斜,最终导致生活出现混乱,精神上痛苦不堪。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生活中的平衡点?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人。对于积极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现代人来说,工作与生活总是像鱼与熊掌一般难以兼得。为了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我们不得不对家庭、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做出妥协。妥协的结果通常都是牺牲自己本该享有的生活。但是,生活是一个整体,包括工作在其中的每个部分都是密不可分的,过度偏重任何一方面都会使其他方面出现问题。这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套完整的时间管理与生活管理体系,为自己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创造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继而获得长期的和谐生活,以减少不必要的妥协。
一个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不注重营养搭配的人,是不可能持续保持充沛体力的。而且,这种亚健康状态还会进一步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
要维持平衡就意味着做出选择与决定。一天只有24个小时,时钟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往前走,但是,我们想干的事情又偏偏那么多。因此,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并做出明确的决定: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我们要选择说“是”或者说“不”;面对那么多的事情,我们要决定如何利用每天仅有的24小时。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对一件事情的选择与决定,往往还意味着放弃更多其他的可能性。正是出于这种原因,人们才会那么害怕选择、害怕决定。当然,你有权选择被动地维持现状,不做出任何选择与决定。但当你面临这种恐惧止步不前时,请想想这句话:没有选择与决定的生活是不可能达到平衡的。
同时平衡意味着放弃。都市人的生活太过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任务、工作、赴约、娱乐使人越来越应接不暇,以致人们渐渐忘记了那句至理名言:少即是多。有人认为,亲人、朋友、爱人对自己有所期待,自己不能辜负他们的厚望,所以必须努力做到优秀,满足他们的要求。另外一些人认为,多一分耕耘必然会多一分收获,所以自己必须抓紧每分每秒,完成尽量多的工作,以获得最大的成功。其实,这些都是他们不舍得放弃的借口。放手吧!没有人能够做完所有的事,也没有人能够拥有一切。只要你敢于放弃生活中并非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集中精力关注重要的事,你最终获得的就不仅是成功,还有最宝贵的平衡生活。
因而要想达到生活的平衡就需要做到专注。你是否经常边打电话边写电子邮件,一边还用手翻翻旁边的《财经日报》?当然,一心多用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但它实际上会使你在琐事上浪费了很多时间。所谓“心无二用”,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是有道理的。因此,在做一件事情时务必保持专注,而对于自己生活的目标与方向,也要保持专一和专注。千万不要只顾追求表面上的高效率,不断地盲目加速,却忘记了自己生活与工作的重心。如果你学会了如何专注于重要的事情,你就能掌握生活中的主动权,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并最终为自己赢得时间,为生活赢得平衡。
另外,我们必须明白,维持平衡不是说要求做到完美,这对任何人都是不可能的。丢掉所谓的完美主义吧!这种思维方式对己对人都是不必要的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也都会时不时地犯些小错,这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如果能够集中精力把所有重要的事都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对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省下来的时间与精力关注自己生活的重心,难道不是既省心又省力吗?
那么,平衡是要求我们做到抓紧每一分一秒不放吗?不是。平衡偏爱慵懒。当今几乎人人都在追求成功,成功最重要的标准是财富,时间又是可以被转化成金钱的首要因素。因而大多数人认为,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高效利用时间,而提高效率的方法则关键在于将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安排得富有意义。即便双休日或节日、假期也要时刻过得积极主动。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卷进了一个巨大的圈套。真正的成功人士毕竟只占总体的少数,而他们也是最懂得享受时光的。不想参加那些无聊又吵闹的派对,不想陪同事逛街,不想陪客户打高尔夫,那就不去好了!如果你喜欢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听最喜爱的古典音乐,那就尽管拿出整晚的时间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音乐旅程;如果你更喜爱大自然,那就去找一片安静的绿草地,尽情享受一下午后阳光的温暖。真正懂得慵懒的意义的人才能更轻松地找到生活的平衡点,而且,放松与享乐也是创造力与灵感的最佳源泉。
除此,平衡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科技不断推进的一个结果是,产品都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咖啡机变成了多合一饮料机,复印机变成了全能办公助手,手机具备了电脑的部分功能……最后简直连人类也不能“幸免”——为了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淘汰,我们不得不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使自己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多面手”。正是由于来自各方面不断增大的压力,寻找生活的平衡对我们而言也变得越来越曲折。很多时候,我们庆幸自己找到了生活的平衡点,但不出一个月,高速运转的生活又会让我们迷失在忙碌与混乱之中,以致再次失去生活的重心。因此,我们绝不能以一劳永逸的心态对待平衡。平衡是要我们不断寻找或创造的,平衡是通过持续地重新调整获得的,平衡是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的,平衡是一项一生都做不完的功课。
许多优秀的人已达到小有成就的地步,却仍对自己要求十分高:已经升为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了,成为无数人羡慕的对象;职业素养已经非常高了,能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繁重的工作,却仍对自己感到不满意,难以感觉快乐和幸福。除了主观因素外,客观上日复一日的忙乱生活阻碍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脚步,使我们失去了实现梦想和愿望的能力。手头总有忙不完的工作,生怕自己工作中因一次犯错而前功尽弃,终日感觉自己被周围的压力推着走,无力安排自己的生活;明明整天忙得没有一刻清闲,内心却没感受到充实感……如果你进入了这种处境的话,那你得学会寻找平衡点,在工作、生活以及自己内心之间寻找到黄金平衡点。
寻找平衡需要我们花费一定时间和心思才能做到,还需要我们具备自省的精神。以往的时间管理过于强调计划与效率,却忽视了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让自己背上更重的包袱,无论是现实中的压力还是精神压力都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更新时间管理的概念,改变旧的思维方式!新的时间管理的实质是自我管理与生活管理,而管理的对象就是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