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永不抱怨,即使理由充分(1 / 1)

·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

——马雅·安洁罗

·幸运总伴随着有实际行动的人,一旦停止行动,幸运就会同你分手。

——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

·我是不相信命运的,付诸行动的人,无论他们怎样去行动,我不相信他们会遇到注定的命运;而如果他们不行动,我则确信他们的命运是注定的。

——英国作家 切斯特顿

生活中,有三种看似合理的抱怨。

一、不公平

无论是参加比赛、优秀生评选,还是竞争一个职位,我们总可以看到很多不公平的现象。若推究原因,想必是每个人的出身、家境、头脑、身体条件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使他们无法真正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

于是哲人说,没有绝对公平,只有相对公平。

可即便是相对公平,也不必过于较真,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如果你的水平只比对手高一点点,那么你被误判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你的水平比对手高出很多,你被误判的可能性就很小。

当你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越高的人,遭遇不公平现象的可能性就越小。

比尔·盖茨说得好:“社会上充满了不公平的现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适应它。当你陷入人为的困境时,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地吸取教训。你要悄悄地振作起来,重新奋起。”

二、没尊严

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见面点头微笑式的尊重,如同群发的祝福短信一样,收到了就回复表示感谢;收不到也不必为之伤感。

就算人们冷若冰霜、世态炎凉又如何?我们不该追求人们表面上的尊重,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取得成就之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三、不舒服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求规律的作息,并付出一定的辛劳。与松散的假日相比,这当然是不太舒服的。

但这些“不舒服”与实际上的劳累相比,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舒服。俗语说,叫花子当三年,给个皇帝也不换。闲散惯了的人,或假日中处于闲散状态的人,一旦要做正事,必然要经过一番心理的煎熬。等慢慢适应了工作状态,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大大降低,甚至能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与幸福感。

所以不管怎样,还是不要以不舒服为借口,荒废你的学业或工作。

闲散得越久,想步入正轨就越难,能力退化就越严重,而堆积的工作量也越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正像那个“温水煮蛙”的实验一样,贪图舒服,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无法挽回的灾难中。

形形色色的抱怨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就无休无止。解决抱怨的办法不是抱怨,而是积极的行动。

晓萱平时喜欢和朋友们交流思想,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讨论什么对成功的威胁最大,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抱怨。会后,她反思自己的生活,确实如此——每一种痛苦和不幸中,几乎都有抱怨的影子。

意识到抱怨对自己的影响之后,她决定用行动改变它。

我依次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七种抱怨,每天重点解决一种抱怨,一周一个循环。如果我在一周之内都没有抱怨的话,就会在周末奖励自己。

周一,不抱怨苦和累。

苦累大部分来自抱怨,而非学习本身。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就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周二,不抱怨生活枯燥。

人生是一场残酷的竞赛,正如羚羊不该抱怨狮子,青草不该抱怨羚羊一样,我们也不该抱怨枯燥的生活。经历了枯燥的试练,我们就能得到丰收的喜悦。

周三,不抱怨人们的冷漠。

尊严要用成就来换。你只看到成功时的风光无限,可曾想过成功前的痛苦心酸?成功者是把人们的冷眼化作上进的动力,才会有今天的成就。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周四,不抱怨别人的误解。

化解别人误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成果说话,当你做出成绩之后,人们自然就会认可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周五,不抱怨自己的短处。

世界上只有伟大的事业,没有伟大的人物。人都是有短处的,成功的关键不是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懂得扬长避短。

周六,不抱怨家境不如人。

玩物丧志。年轻时贪图享受的人,一般难有大的作为。家境好时,要懂得约束自己;家境不好,正是磨炼自己的大好机会。

周日,不抱怨现实残酷。

现实是由我们组成的,与其抱怨现实,不如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它。每天多一个美好的举动,你的生活就会多一份幸福,世界也会因你的行为而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