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自我批评的同时也要自我谅解(1 / 1)

·谅解也是一种勉励、启迪、指引,它能催人弃恶从善,使误入歧途的人走入正轨,发挥他们的潜力。

——科威特作家 穆尼尔·纳素夫

·苦求本身十全十美的人,那份认真强求,就是人格的不完美。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三毛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得像天使的人却表现得更像禽兽……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的可悲。因此,认为自己可悲是可悲的,而认识到自己可悲的根源,却是伟大的。

——法国著名科学家、思想家 帕斯卡

我们都需要自我批评的精神,先贤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正确的自我批评可以提升每个人的修养和能力。但我们在自我批评的同时,也要学会自我谅解。

首先,我们不能为那些无法控制的外界因素而责怪自己。

奥斯卡最佳影片《英国病人》中,汉娜是一个尽职尽责、乐于助人、人缘很好的护士。可战争使她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开了她,一连串的变故使她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祥的人”,任何跟她关系密切的人都会遭遇厄运,甚至对即将到来的爱情也怀有莫名的恐惧和疑虑。

汉娜的这种心理,可以用一个逻辑学术语解释——“后此谬误”。即B事件在A事件后发生,我们通常会把A事件作为B事件的原因。而事实上,两者可能有因果关系,也可能完全没有关系。在上面的例子中,汉娜的亲人朋友是被战争夺走生命的,并非因为她的缘故,所以她也不必为此自责。

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有的同学看到别人不高兴,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遇到考试成绩下降,就埋怨自己,我是不是退步了?事实上,别人可能是为另外一件事生气,而考试也有可能是难度太大了。

其次,我们要接受人性的弱点,不要为人之常情而责怪自己。

愤怒、嫉妒、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及我们的种种欲望,这些都是人所共有的,是人性的一部分。

当我们犯错的时候,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对于言行举止上的错误,要立即纠正;而对于人性的部分,则要学会谅解和接受。

正如《幸福的方法》的作者哈佛大学的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所说:“要接受自己的本性,准许自己有人性的弱点。”为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而自责是不明智的。否定自己的人性,就如同把小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一样荒谬。

当然,接受自己的人性并不意味着放纵自己,或是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一个人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但他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接受自己本性的基础上,选择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在失败面前,要肯定自己的动机和成绩。

世上没有绝对的失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结果就推翻自己全部的努力。只要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尽力去做了,就值得肯定。

吴昊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希望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学兼优、受人欢迎的人。他的愿望虽然是美好的,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得其法,事与愿违。

为此,他选修了学校开设的幸福心理学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找到了自身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从幸福课中学到的第一点,就是要正视自己的本性,允许自己有人性的弱点。

是人就会有各种情绪和欲望,它们本身并无对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如何利用它们。

以嫉妒为例,看到别人取得优秀的成绩,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嫉妒的感觉,想消除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嫉妒不是憎恨别人取得成绩,而是憎恨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越是有进取心的人,就越有可能嫉妒。但这并不是说,进取心越强的人,嫉妒感就会越强烈。

嫉妒感的强弱,取决于我们处理它的方式。

压制它没有用,尽管你可以表现得很豁达,但它仍会转化成无名的怒火,使你对成功者以及他们的支持者抱有敌意。无疑地,这会使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发泄它,将之一吐为快,对成功者进行一番诋毁,也许可以换来短暂的舒坦,但它会直接损坏你的人际关系和公众形象,想再恢复名誉可就难了。这是饮鸩止渴,也是用油灭火,因为嫉妒会随着你的纵容和别人的进步而翻倍增长。

发泄不好,并不是说就应该把嫉妒藏着掖着,而是要使其自然地、适度地、得体地流露出来。有的同学在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会说:小子,你的成绩真让人嫉妒啊!常常博得一阵笑声。一句玩笑话,反而拉近了距离。人际关系中,只有真实、坦诚更能打动人心。

要正确处理嫉妒,还必须发扬嫉妒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也许这才是上天把嫉妒放在我们身上的真正用意。是怕我们在小小的成绩面前扬扬得意,在巨大的困难面前裹足不前,所以才用嫉妒刺激我们,使我们朝着远大的目标不懈努力。

人性就像火,可以用来做饭,也可以引发一场火灾。正面地看待它们,它们就能为你所用;负面地看待它们,它们就会迅速扩大,成为你前进路上的重大障碍。

人性又像一枚硬币,一面是优点,一面是弱点。我们不能因为它有弱点的一面就扔掉这枚硬币,只有接纳人性的弱点,才能发扬人性的优点,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