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1 / 1)

·没有纯粹的快乐,永远都会有烦恼掺杂在我们的幸福中。

——古罗马诗人 奥维德

·灾难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握住刀刃则会割破双手。

——美国诗人 洛威尔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法国哲学家、“存在主义”代表人物 萨特

·我的心,你不要忧郁,快接受命运的安排;寒冬从你那儿夺走的一切,新春将重新给你带来。

——德国著名抒情诗人 海涅

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尼布尔曾写过一篇著名的祷文,其中有几句是:“愿上帝赐予我平静,使我能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愿上帝赐予我勇气,使我能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这几句话自问世以来,鼓舞了无数人的斗志,为他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据说,二战时每位即将出征的美国海军士兵,都要带着这篇祷文,足见其影响之广泛。

面对人生的挑战,我们也要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哪些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改变的。

第一,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只能改变现在。

塞万提斯说过:“对于过去不幸的记忆,构成了新的不幸。”过去发生的事情,哪怕仅仅是一秒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是无法改变的。无论是错失的种种机会,还是犯下的种种错误,都不必为之后悔自责。我们只能吸取教训,振奋精神,把握现在。

第二,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哪怕你是出于好意,也会使人敬而远之。就算对方有错,我们也无法强求他们改正。我们只能委婉地提醒他们,只能通过我们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使其自愿地纠正自己的错误。

第三,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欲望,但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欲望是人之本性,也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动力。它是每个人都有的,也是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的。面对欲望的**,我们要从内心里肯定它的正面意义,接受它的存在;同时也要在行为上严格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礼仪规范。

总之,当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妨冷静下来,将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接受其中不能改变的,改变其中可以改变的。在正确的方法面前,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我们的周围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一名原本很普通的学生,在经历了一次思想的转变之后,突然变得优秀起来,令人刮目相看。杨帆同学就是这样,在一次讨论会上,同学们请他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他发表了名为《画下一个圈,改变你一生》的演讲。

成功源自对自己能力的准确认识。

几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我试着用从一本书上看来的方法,在纸上画了一个圈。

我把自己能做的事情放在圈里面,把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放在圈外面。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思维发生了奇妙的转变。

我以前经常会为一些无法挽回的小事烦恼,比如丢了手机、考试挂科、发错短信之类的事情,总能让我懊悔很长时间。自从我把它们放到圆圈之外后,我就再也没为这类事情难受过一分钟。

这种思维方式也改变了我为人处世的风格,每当与朋友们起争执时,我就提醒自己,你无法改变别人——那是你能力圈之外的事,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求同存异。

它也改变了我对**的态度,提高了我的自控能力。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欲望和念头——那是人类能力圈之外的事,但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

以电子游戏为例,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试图消除它对我的吸引力——那样反而更容易使我深陷其中。记住,永远不要和魔鬼谈判,谈判是堕落的第一步。面对任何不良**,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去做一些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事。

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对自己的态度。我以前老觉得自己不够高,不够帅,家境也不够好。虽然也明白这是不应该的,但仍时常为之伤感。

自从我把这些因素放到圈外之后,我的内心一下轻松多了,再也没有为它们烦恼过。当你被各种无法改变的烦恼困扰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们打包处理,一次搞定;要把它们坚决地丢到圈外,划清界限,不要一个个地、无休止地解决它们。

朋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在对生活保持理智、清醒的状态下,人们就能战胜他们过去认为不能解决的悲剧。”

对能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只有大致、模糊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把它们从零散的想法中提炼、总结出来,清晰地、具体地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这样才能带来成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