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纪(1 / 1)

武 帝

姓刘,名裕。彭城人。初起布衣,为刘牢之参军,从破孙恩有功。后倡议平桓玄之乱,威名日盛。因灭南燕并秦,遂封宋公。进爵为王,而受晋禅,国号宋。在位三年。

【原文】 二年,宋王欲受禅而难于发言。六月,宋王至建康[1]。傅亮讽晋恭帝禅位于宋,具诏草呈帝,使书之。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遂书赤纸为诏。逊于琅玡第。王为坛于南,即皇帝位。立太子义符为皇太子。

张居正讲评:四〇五年,刘裕平定了桓玄的叛乱,复兴晋室,安帝司马德宗复位。四一七年,刘裕攻克长安,灭亡后秦后,受封为宋王,受九锡。他虽然镇守寿阳,但朝廷的权柄仍然操在他的手里,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四一九年,立琅琊王司马德文为晋恭帝,年号元熙。刘裕早就打算取代晋朝,要恭帝禅位给他,但他自己却又难以开口,便让中书令傅亮到建康去谋划这件事,傅亮便劝说恭帝征召刘裕入朝辅政。恭帝元熙二年六月,刘裕被征召到建康,傅亮又劝恭帝禅位。将禅位的诏书等一切都准备好,呈给恭帝看,让恭帝抄写后发出去。恭帝知道大势已去,无可奈何,只得听从,对左右说:“以前安帝在位时,桓玄叛乱,我司马氏就已经几乎失去了天下,幸好有刘公起兵,诛灭桓玄,兴复晋室,国家得以延续到今天;这都是刘公的功劳,今天将天下禅让给他,我也很甘心,不需要逼迫。”便亲自书写诏书,禅位于宋王,自己避居到琅琊王的府邸。于是,刘裕便在建康城的南郊筑坛祭祀天地,即位为皇帝,国号为宋,年号永初,立世子刘义符为皇太子。篡夺帝位是叛逆大罪,司马氏篡夺曹魏的天下,便是以禅让为名,因而后代的权臣篡夺帝位,都效仿司马氏。现在,刘裕篡夺司马氏的江山,与司马炎篡夺曹魏如出一辙,真是报应不爽,后世当以此为鉴。后来的宋、齐、梁、陈、隋诸朝,早上还是君臣,晚上就成了仇敌,君主就像下棋,国家就像房子,刚得到就失去了,国祚长的五六十年,短的二三十年,这都是因为君上德行不振,纲纪废弛,权臣操持权柄造成的。因而,国家的权柄、纲纪,不可一日不操持在君主手里,而使之下移到权臣手里,国家渐渐衰败。

注释:

[1] 建康,即今江苏南京。三一七年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后,定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