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事情的失败,往往是在细节上没有尽力所造成的。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导致了大的问题。不要小看细节的魔力,往往就是百分之一的失误,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
曾几何时,在国内保健品行业夺目耀眼的三株集团,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销售额提高了64倍,达到80亿,打造出了无比辉煌的保健品帝国,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而且触角直达各地村镇。
总裁吴炳新曾自豪地说:“中国第一大网络是邮政网,第二大网络就是三株网。”但是,一个常德事件,一篇“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位老汉”的报道,便使拥有15万员工的三株这座庞然大物轰然倒下。
三株的垮掉,追溯起来,是他们输在执行的细节上,是因为三株赌气要打赢“常德事件”的官司,结果因小失大,使企业一蹶不振。
事情的原委是,湖南省常德市78岁的老汉陈伯顺曾经是“三株口服液”的消费者,1996年9月,陈伯顺的家属认定他喝了三株口服液导致死亡,并于同年12月向法院起诉,经过历时一年的调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定三株公司胜诉。而在这一年中,“三株口服液喝死一位老汉”的新闻被二十多家媒体报道,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
尽管三株胜诉,但是三株公司没落的悲剧已经无法避免了。1997年三株口服液的销售额接近2个亿,而在事件发生后的1998年4月,三株口服液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一审判决后,三株正式员工从15万人减为2万人,直接损失40多亿元。
事实上,三株曾经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事情开始的时候,原告曾直接找到三株公司,要求其赔偿20万元,本来是可以“大事化小”的事件,可三株公司拒绝了对方的赔偿要求,选择对簿公堂。这种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的事例对企业发展到底有多大意义呢?
三株的失败,就是在于新闻曝光。按理说,三株集团完全可以事后补救,找到解决的良方,而他们根本就没有去做。真可谓,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一个小问题,居然打垮了这么大的企业。
巧的是,就在当年,美国强生公司也遇到过同样的麻烦,但他们的细节执行力强,经过几招,就轻易地化解了危机。
1982年9月30日,美国芝加哥突然传出爆炸性新闻:有7人因服用一种叫“泰莱诺尔”的止痛药,而遭致氰化物中毒死亡。此外,还有250人因此而生病或死亡。
这一消息对“泰莱诺尔”的生产者——美国强生公司来说,可说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大灾难。而整个美国市场也立即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中,毕竟美国有1亿多人在使用“泰莱诺尔”。“泰莱诺尔”被全部从货架上撤了下来。与此同时,专家们要求立即停止这种药的生产,新闻界更是蜂拥而至,唯恐天下不乱……
而面对失去公众信任的巨大危机,强生公司迅速作出反应。
调查表明,芝加哥地区的7位药物服用者中毒死亡,并非因为“泰莱诺尔”,而是一个疯子所为。这个与工厂无关的人,在药店买了“泰莱诺尔”后进行了调包,将氰化物倒进了药瓶,然后又退给了药店。至于其他250人,他们的生病或死亡均与“泰莱诺尔”无关。
面对这一调查结果,强生公司仍丝毫不敢懈怠。在发生中毒事件后,强生公司马上通知了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追回了它在31个州的药品,并当即销毁;发出了45万封电报请各医疗单位提高警惕;设立了专用电话线,并通知新闻单位,请世界健康组织向各地药品供应商通知,以保护“泰莱诺尔”的海外市场。从9月30日事件发生,到10月上旬,“泰莱诺尔”的生产全部停止。
正常情况下,新闻机构对强生公司的询问每年有700~800次,但在这次危机出现到解决的1个月,新闻机构的询问就达到了2000多次。在这项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公司坚持对有关新闻报道进行记录。头几个月,他们记录了2500个对该事件报道和询问的组织和个人的名字、名称、电话号码、地址以及报道和询问的内容。根据这些记录,公司以各种方式和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并保持密切关系,邀请他们出席电视新闻会议,让他们了解事件的真相以及处理这一事件的措施。这就是强生公司恢复形象的全过程。
之后,为了了解“泰莱诺尔”事件的影响程度,强生公司还进行了为期七周的调查,其中包括7000多次的直接电话询问。调查结果表明,有90%的人知道这次事件,值得庆幸的是,知情者中有90%的人认为强生公司不应该受到指责,因为公司为保护公众利益已经采取,了行动。公司了解到这些,并在“泰莱诺尔”事件发生一个月以后,就开始制订并实施了市场恢复计划。
他们举行了一个由30多个城市参加,通过卫星转播的电视记者招待会。招待会上,面对500多名记者,强生公司董事长首先发表讲话。他感谢新闻媒介公正地对待“泰莱诺尔”事件,并向记者们介绍了重返市场的有抗污染包装的“泰莱诺尔”新药,然后邀请记者提问。
在记者招待会现场还播放了这种新式包装药品的录像。这一记者招待会获取了巨大的成功,它被人们称为“美国新闻史上难度最大、收获最好的记者招待会”。
自记者招待会以后,公司通过报纸分发了大约800万张面值2.5美元的“泰莱诺尔”新药折扣优惠券,有43万客户打电话索取折扣优惠券。虽然“泰莱诺尔”事件刚刚发生不久,但由于公司这些有力的措施,使其新包装的“泰莱诺尔”的市场占有率回升到了35%,这不能说不是奇迹。
成有成的道理,败有败的理由。真的是,忽视一个细节,意味着全局的失败。危机考验企业细节的执行能力。对任何一件小事都予以重视,就不会因细枝末节而导致满盘皆输。
每一个细节直接影响着整体事业。细节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细节的执行。把任何细节做到位,执行力就不存在问题,组织就不会存在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