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与小人硬斗(1 / 1)

俗话说:“君子不与小人斗。”当然,这不是说怕他们,而是不值得。要知道,小人们都是无赖之徒,何必要和这样的人纠缠呢?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和他们是耽误不起工夫的。因此,职场上不要跟小人斗气,而是想办法与小人相处。与小人相处要讲究策略。

宁与千人好,不与一人仇。得罪一个人就等于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地雷。尤其是小人,一旦得罪了他,就会出现不少麻烦。

所谓小人,就是那种人品差、气量小、不择手段、陷害他人的人。他们动辄溜须拍马、挑拨离间、造谣生事、结仇嫉恨、私下报复。

为人处世中,谁都不愿意与小人打交道,但是不管人愿不愿意,谁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小人。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因为那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鼠辈,会牢牢地盯着周围所有大大小小的利益,随时准备多捞一份,为此甚至会用各种手段来算计别人。他们会令人防不胜防,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在背后给你一刀。

李林甫是唐玄宗手下常伴随其身边的一个奸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口蜜腹剑的小人。心胸极端狭窄,容不得别人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唐玄宗有个喜好,他比较喜欢外表漂亮、一表人才、气宇轩昂的武将。

有一天,唐玄宗在李林甫的陪同下正在花园里散步,远远看见一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武将走过去,便感叹了一句: “这位将军真漂亮!”并随口问身边的李林甫那位将军是谁,李林甫支吾着说不知道。此时他心里很慌张,生怕唐玄宗喜欢上那位将军。事后,李林甫暗地里指使人把那位被唐玄宗赞扬了一句的将军调到一个非常边远的地方,使他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唐玄宗,当然也就永远丧失了升迁的机会。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小人的心眼极小,只要危及到了自己的利益,他就会想方设法地清除障碍。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人随处都有,虽然防不胜防,但还是要提防,免得自己吃亏上当。对付和利用小人没有一套办法是不行的。怎么办呢?如果你不想把自己降低到与小人同等的地步,又不想与小人两败俱伤的话,那就把脸皮磨厚点,或者睁只眼闭只眼,不理了事;或者惹不起躲得起,尽量不与小人发生正面冲突。一句话,如果不是情非得已,最好别得罪小人。除非你有极强的势力,可以铲除他。

为大唐中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得心应手,而且在待人处世方面,还是一个特别善于对付小人的官场高手。郭子仪与小人打交道的秘诀,就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安史之乱”平定后,立下大功并且身居高位的郭子仪并不居功自傲。为了保住自己显要的地位,他反而比原来更加谨慎。有一次,郭子仪生病,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此人乃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奇丑,生就一副铁青脸,脸形宽短,鼻子扁平,两个鼻孑L朝天,眼睛小得出奇,时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妇女看到他这副尊容都不免掩口失笑。

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后堂去,不要露面,他独自一人等待。卢杞走后,姬妾们又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 “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的病,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微笑着说: “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嫉恨在心。如果此人将来掌握大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郭子仪对这个官员太了解了,在与他打交道时做到小心谨慎。

后来,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陷害了,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没有动他一根毫毛。这件事充分反映了郭子仪对待小人的办法既周密又老练,这也是他保全自己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说,小人都有哪些呢?归纳历史上有关小人的论述,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七类:

第一类,外表忠贞,心里想的是利禄,对事专门测度揣摩,喜好逢迎拍马,察言观色以受宠,歌功颂德以卖弄忠诚的人,是小人。

第二类,团结身边的人,专心巩固自己的名位,完全没有真话,只知沽名钓誉的人,是小人。

第三类,只图安逸,醉心于好处,淡泊人情,唯利是图,不体恤他人的人,是小人。

第四类,讨厌胜过自己的人,喜欢谄媚自己的人,听到他人的善行就嫉妒,听到他人的恶行就传播,本身无能,坏的方面却无所不为的人,是小人。

第五类,专门爱好声色,没有正经的心思,遇到财物就想坏主意得到,这样的人是小人。

第六类,急于攀结显赫官宦,暗中巴结权贵,不求实学,只图虚名,只要有益于己的,小则冒险存侥幸,大则寡廉无耻,这样的人是小人。

第七类,混迹于斯文,崇尚游乐,以吃喝为潇洒,以勤事为俗流,以避祸为清高,以消极为无过,这样的人是小人。

无论职场官场,都要与上述七种人小心打交道,最好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

看清了小人的真面目后,我们就应当提防小人。

小人不一定愿意做小人,有时也是迫不得已。如果我们以仇视的心去对待小人,弄不好,我们也会成为小人的攻击对象。

小人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常常是一个团体纷扰之所在。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所以有些人对这种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

仇视小人固然足以显出一个人的正义感,但在社会交往中,这并不是全身之道。不少人都爱憎分明,眼里容不下沙子,但往往因此麻烦缠身,因力个人的“正义”公然暴露了这些小人的无耻、不义。再坏的人也不愿意被人批评和指责,总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这是人性,而特意凸显的“正义”,却照出了小人的原形,这不是故意和他们过不去吗?小人被暴露了真面目,为了自保,为了掩饰,就会展开反击和报复。也许有人不怕他们的反击和报复,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谁,但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见不得阳光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甘休。别说不怕他们对个人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住小人的陷害?

所以,和小人保持距离就好了,不必疾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限。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何况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小人,因为小人是一种人性现象,而人性是亘古存在的,因此不如和他们保持一种“生态”上的平衡。而且,有他们的存在,才能彰显“正人君子”的价值与可贵。另外有一点也必须了解, “小人”有时也会有一些“正义”,会不留情面地揭人隐私与不法勾当,这对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人,未尝不是一种威慑。小人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有某种存在价值的。而且,有些君子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做出小人的勾当。

职场上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想尽快适应,有所成就,就需多听多看。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心中有数即可。不必在行为上将自己的喜好表露出来!

当人感到受到伤害,或者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愤怒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但是愤怒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尤其得罪自己的人是小人时。

小人通常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们的力量是可怕的。要想使小人不到处为祸,不能躲避,但也不能争强硬斗。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在明处,小人在暗处。小人常常使用阴谋暗算的手段。正常人是斗不过他的。

张小姐的公司新来了一位同事,她看起来很老实,对每一位同事都很谦虚,尤其是在老同事面前,表现得毕恭毕敬。而且她很会利用部门上司耳根子软的弱点,用很短的时间就取得了部门上司的信任。但是,这个人老是利用自己和部门上司的关系,总是在上司面前给其他同事“小鞋”穿。张小姐曾和她搭伴做了一个月的项目,结果她背着张小姐把她们商量的项目落实计划递交给部门上司,把所有的功劳都说成自己的。张小姐知道后十分生气,直接找她理论,双方吵得很凶。后来,这位同事又跑到上司那里说张小姐做事懒惰,对工作没有主见。张小姐真是又气又恨。

职场中碰到各形各色的小人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要学会职场“自我保护”。

对待小人之所以要讲究策略,其原因就在于小人内心深处有强烈的报复欲望。小人的报复欲望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人、某一件事,而是一种心理倾向。不过,小人在本质上又胆小怕事,在对别人施以打击、报复之后又时时害怕别人对他的报复。为了消除这种忧虑和潜伏的威胁,小人注定要连续不断地伤害别人。

我们不得罪小人是不想被他们打击报复,怕他们在打击报复之后仍然像泼皮无赖一样纠缠不休、骚扰不止。一想到这些就免不丁让人头皮发麻、手心冒汗。正常人确实是没有这般时间、口舌、心力去和小人死缠滥打,正如同偶尔看看摔跤比赛的观众最好别去和专业摔跤手叫板一样。在想不出更好办法的情况下,你不妨先退一步。

比如,张小姐遇到的情况,两个人共同承担的工作成绩最后被没有职业道德的小人窃取,是极不公平的。小人的这种不良职业习惯一旦蔓延滋长,是非常不利于公司整体团队工作氛围的,同时会对其他人的工作业绩造成影响。这样的小人,张小姐找她去理论不会起到作用,顶多是让自己更加的愤怒。

面对小人,鲁莽行事是不可行的,应该尽量讲究相处策略。小人会对想象中或猜想中的敌人毫无顾忌地进行打击报复,而人们对于小人的打击报复常常是防不胜防。小人对别人的打击报复通常是使用“暗箭”这一武器,这种手段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做人。

小人打击报复不仅阴暗,而且不达目的不会罢休,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一次比一次阴险凶猛。纵使你有三头六臂也抵挡不了层出不穷的折腾,虽然正气最终一定能压倒邪气,但你需要付出精力与代价,有时不值得。因此,建议张小姐可以和她的上司策略而客观地进行一次沟通,用事实作为沟通的砝码请上司来进行判断,必要的时候也可请她的那位同事一起在上司面前谈谈你们共同的工作思路。既然是共同承担工作,那么就会有部分工作项目的策划是您自己的考虑,相信在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后上司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评判,同时也给没有职业道德的小人策略地敲响了警钟,让这样的人不敢再张狂。

总之,做人要善于“忍”,对于见利忘义,好挑事端,追逐名利,欺世盗名的小人必须用智慧与之打交道,必要时忍让一下,不与对方死较劲,这样才能保存自己,打一场漂亮的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