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相互合作是天堂的生活,相互不合作是地狱的生活,你一定不会相信。还是让上帝来说吧。
有一人向上帝请教天堂和地狱的问题。
上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这个人说: “来吧,我带你去参观。”
于是,上帝带他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可奇怪的是,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悲苦,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他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要长得多,足足有两米长,自己没法把汤送到嘴里。
“来吧,我再让你去参观一下。”
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上一个房间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达两米的汤匙。不同的是,这里所有的人都精神焕发,大家看起来都很健康。
“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人不解地问, “为什么同样的待遇与条件,天堂里的人是如此的快乐,地狱里的人却那么的悲惨?”
上帝微笑着说:“其实很简单,天堂里的人都用自己的汤匙喂别人喝汤,但地狱里的人不会这样做。”
一样的肉汤,地狱的人们连“到嘴边的美味”也吃不到,而天堂的人们则吃得有滋有昧。所谓天差地别,原来只在于双方能否合作。结果显而易见:相互合作都为对方着想则肉汤入口,反之则只能“望汤兴叹”。
同事之间因为专业不同,能力有限,经验有别,一个人不可能完全胜任所有的工作,怎么办?互相协作,取长补短。
当然,同事之间在相互合作过程中,因为观点、看法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一些摩擦与争执。因此,光有一颗“合作之心”还不够,还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否则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还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与同事更好地合作呢?
1.避免争论
在同事合作互动中,难免会产生不同意见、观念或利害冲突,并因此而争辩或吵架。因此要懂得心平气和、理直气柔的道理,且能自己适时退让一步,以消弭无意的纷争,确保合作关系不会遭到破坏。因为口舌争辩是没有胜利者的,即使你能说得对方哑口无言,对方也会因自尊心受损而怀恨在心,即使赢了也是输。
2.禁用“三C用语”
所谓“三C用语”是指批评( Criticizing)、责难(Condemning)及抱怨(Complaining)。与同事协作,不可避免要与同事沟通,如果出言不慎必然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使其产生不快或怨恨,他可能心怀不满,迟早会以牙还牙。贸然给人批评和责难,难以获得对方的认同或接受,而常常造成对方反唇相讥、双方不欢而散的结局。向人抱怨更是令人生厌,且是最不受欢迎的行为。抱怨就像一剂毒药,损害健康的身心。因此在与同事合作的过程中,必须避免使用“三C”用语,以免破坏了彼此良好的关系。
3.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职业人要有适当放低自己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要学会和善于“示弱”。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调整心态,不骄傲自大。对待同事要克服自视甚高、我行我素的毛病;还要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检讨。
有的人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就孤芳自赏,把自己心中的门反锁上了。他无法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天地,别人也无法打开这扇门。因此,打开心门,以谦逊的、开放的心态对待同事,将有助于自我的成长,也将会促进与同事的合作关系。
4.让利让功
做好、做成一件事情一定是一个组织同心协力的结果,不是靠单个人、单个部门就能达成的。而“与同事争利、争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需要推动一件事情、需要大家协同作战的时候,同事之间相互不买账。然而,组织的成功、事业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相关者都有一份。因此,不要与同事争利、争功,否则,会破坏双方原本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会与同事合作,不但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还会增加双方的私人情感。当同事请求你的协助时,是认可你的价值,因为他觉得你有能力解决问题才会向你求助,你应该倍加珍惜这样一个发挥自己才干的机会。而帮助别人,你也将收获成就感和提高威信。帮助别人也埋下了和谐的种子,令自己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同事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所换回来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份感激,还有更多的东西。其实,你在帮助他人之时,也在帮助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