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切忌眼高手低(1 / 1)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光有学习而没有思考,是行不通的。同样,光有思考,没有学习也是行不通的。

只有希望而没有行动的人,只能靠做梦收获所得。孩子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或是受到老师表扬,心里总会有丝丝骄傲。当我们走在雪地或者是沙地上时,地里都会留下深深的脚印。其实,男孩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否则这次考试得了100分,下次考试就只有80分了。

语文考试下来,男孩兴冲冲地回到了家,然后,很高兴地告诉妈妈:"我考试发挥得很不错,肯定能够得满分。"然而,几天后,成绩出来了,他由于标点符号丢了2分,得了98分,他满是委屈。于是,妈妈问他考完后有没有再检查一次。男孩摇摇头:"这么简单的题,我自以为非常有把握。"

从男孩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孩子十分聪明,但是他却没有脚踏实地,学习还是不够扎实。

男孩聪明无比,但是,他却可能眼高手低。当老师布置了习题以后,全班的同学都赶紧忙碌着,他却把手直接插在口袋里,到处瞄来瞄去。老师说他懒,他却说那东西太简单了,没有一点挑战性。老师让他把习题做出来,结果男孩却并没有做对。

是呀,孩子总会犯这样的错。总觉得很简单,没有必要理会,真要做的时候却又漏洞百出。不是少写一个数字,就是看错了正负号。然而,学习来不得任何虚假。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因为事小就不重视。有时小事未必小,大事未必大,关键在于做事者的认知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牢固的地基才可能建起万丈高楼。如果没有砖瓦匠工作者的脚踏实地,一砖一瓦地积累,就不能成就高楼。

因而,要想让男孩成就大业,父母一定要引导他脚踏实地,把思想化为行动,用事实来说话。那么,如何引导男孩把思想转向行动?

1.引导男孩脚踏实地

了解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条件或者所具备的能力,然后科学地制定目标,并有计划、分阶段地去实现这个目标。

树立具体目标和脚踏实地去做缺一不可。光有理想不行,光有行动也不行。没有理想就成了盲动,自然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也就无从谈起成功了。然而,没有行动也不行。没有行动,理想就成为了一种空想,或者说空中楼阁。因而,男孩想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除了有一身的抱负,更得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2.培养男孩的意志力

其实,我们的男孩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也渴望能够成功。但是,很少有人能够老老实实、静下心来学习。学习或者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他可能就会觉得苦和累,甚至想到放弃。因而,父母必须让男孩学会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做好计划,分步骤地来完成。

一个拥有坚定意志的人,就算是遇到一点挫折,他也会坚持,即使失败,也会有所收获。然而,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这种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性。也许,他曾经也想取得好的成绩或者赢得胜利,然而遇到困难,他便灰心丧气,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于是,便放纵自己,自然他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有任何的起色。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恒心,遇到困难就想逃避。父母要锻炼男孩的意志力,关键的时候一定要给他鼓励,给他继续坚持的勇气。

比如,男孩要参加数学比赛。为了比赛,他一直都在做精心的准备。然而,比赛出来结果却不理想。为此,他特别灰心,想到了放弃数学。父母这个时候一定要先稳定男孩的情绪,然后鼓励男孩恢复自信。

3.不要苛求男孩

"望子成龙",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抱着很大的期望。他们希望孩子各方面都能表现优秀,为此,他们给男孩定了很高的目标。然而,男孩却无力完成这样的目标,由于挫折与压力,男孩渐渐就会对学习失去自信与兴趣。

比如,父母希望男孩能够在钢琴方面取得好的成绩,不惜花重金送男孩去专业的钢琴学校参加辅导。然而,男孩却对钢琴没有任何的兴趣,他喜欢的其实就是足球。他厌恶钢琴课,但是,为了父母,他不得不去学钢琴。时间长了,他感到十分压抑,患上了忧郁症,不得不休学治疗。

当然,我们都能理解父母的心情,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爱,但是我们并不主张父母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全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帮助他制定合理的目标。适时地帮助孩子调节心理状态,正确地引导男孩。同时,父母要自己做好榜样,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染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