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视事业越来越受到政治经济大环境和整个媒介大环境的制约。“数字化革命”,技术浪潮的冲击,新媒介的兴起与迅猛发展,国际媒介业和其他行业的整合兼并浪潮,都为电视事业的生存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电视事业的全球图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当代电视科技的高速发展
近年来,电视传播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的提出、卫星——有线电视的日益相结合的媒介的发展和直播卫星频道的出现,都使得电视和高科技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而20世纪90年代数字电视出现后,已经诱发了整个电视产业链条的深刻变革,被各国视为新信息时代重要的一项“战略技术”。
1.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的发展
1981年,日本广播协会(NHK)首次展示高清晰度电视,立刻使世界大吃一惊。这种电视的扫描线为NTSC制式525行扫描线的两倍多,每秒钟画面60幅,宽高比为16∶9,而不是以往的4∶3。其清晰度、逼真度与电影相差无几,肉眼几乎看不到点状的扫描线。1985年9月,日本推出的高清晰度电视正式登场。
美国和欧洲立即加入这一领域的竞争。1990年,美国的研制工作初见成效。不同于日本制式的模拟方法,美国采用了最先进的数字转换技术。1996年美国开始试验高清晰度电视。1996年,美国确认以“大同盟”数字式电视技术作为标准,在最大的城市电视市场逐步推开。1998年11月1日,第一批23家美国电视台开始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1991年,欧洲高清晰度电视联营集团“电视—1250”成立,“1250”是新制式的扫描线行数。参加这一联合试制活动的成员包括欧洲最有实力和影响的公司。当年举行的海牙会议确认,欧洲高清晰度电视以HD-MAC为唯一的标准制式。
日本有条不紊地推进高清晰度电视。1989年6月3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每天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国家。1991年11月,正式播出模拟式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每天播出8小时。
2.直播卫星电视的发展
直播卫星是专门或主要转播电视信号的卫星。它与一般通信卫星的根本区别,就是节目可以不必经过地面卫星站的中转而直接到达用户家庭。
1984年1月,日本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应用直播卫星“BS-2a”号。随后,NHK开始尝试用这颗卫星向日本偏远地区一些很难接收常规电视台节目的地方传送节目。1986年,备份卫星“BS-2b”被发射并送入轨道。1987年7月,NHK开播一套独立的、24小时连续播出的卫星电视节目。1989年6月3日,NHK的卫星直播电视节目转入正式播出。
美国发展得较晚。1994年6月,直播电视公司(Direct TV)和美国卫星广播公司(USSB)开办直接入户卫星电视。美国卫星广播公司提供直播电视公司没有的节目,两个公司共用一个卫星。卫星直播电视从普通有线网吸引走不少订户,因为它有更好的技术、更低的价格和更灵活的市场策略。
3.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电视(DTV)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数字电视图像和伴音质量高,容易实现与外部各种信息源的连接,使电视媒体从单一节目传输通道变成综合信息服务网络。数字电视使频道资源得到释放,方便开展多种业务形式。由于以上优点,数字电视成为了电视技术发展的方向。
各国的电视媒介情况原本就不相同,发展数字电视也由于各国产业政策、市场竞争态势、用户接收习惯等方面的原因而千差万别。但考察各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数字电视基本都是率先兴起于卫星电视,进而带动有线、地面数字电视的奋起发展,最终推动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深层次变革。因为数字卫星电视可以压缩频带,大幅度提高频带利用效率。原来播送一套模拟电视节目的频带,现在可以播送四套数字电视,且具有更好的视频和音频质量。另外,还因为卫星不存在网络铺设的问题,只要用户家里有必要的设备,在任意一个地方都能接收这一项业务。
在英国,1998年9月,BSkyB开办了该国第一家数字卫星电视平台Sky Digital,设有200多个频道。同年11月15日,On Digital开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收费的地面数字电视台,自开播以来,每季度用户平均增长15万户。数字有线电视CWC于1999年7月开播,设有200个频道和一系列互动及电子商务业务。此后,英国数字电视用户开始爆炸性增长。
在美国,1994年6月,随着Direct TV和USSB的开办,在业界提出了数字电视这一概念。Direct TV的巨大成功推动了直播数字电视的发展,先后有67家新成立的卫星电视直播公司涉足这一领域。经过激烈竞争,1999年初仅剩下两家卫星电视直播公司:Direct TV和Echostar。至1999年底,美国有1000万家庭签订了卫星电视数字服务,用户至少可以接收到150个电视频道。但数字卫星电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有线电视网和地方电视台的顽强抵抗。有线电视在卫星数字电视的竞争下开始数字化,同时,数字地面电视也开始迅速发展。
许多电视强国对本国模拟电视转数字电视都有一定的截止日期。美国已于2009年6月12日从模拟电视转换到数字电视;英国的电视台在2012年停止模拟播出,全面实现数字化播出;日本模拟电视已于2012年4月1日全面推行数字高清信号,并计划于2014年7月借巴西世界杯东风,开始放送世界首个4K电视信号。
(二)当代电视节目的激烈竞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节目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电视节目的市场就是受众市场,受众的购买力决定着市场的大小,同时受众市场在进一步细分,要求电视节目也进一步细分。全球电视节目统一市场正在形成之中,但从总的趋势看,电视节目多从发达国家销往发展中国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电视节目影响着其他国家电视节目的样式、风格。
1.美国当代电视节目概况
目前美国至少拥有一台电视机的家庭已经超过9200万个,其中,70%的家庭拥有不止一台电视机。
美国电视主要是商业经营体制,大部分电视台、节目制作公司和节目经营公司都是私人所有的。公共电视台(PBS)主要播出公共事务节目、文化节目、教育节目和纪录片等。它的观众虽然层次较高,但是人数较少。最具有影响力的,还是那些商业电视台。在无线电视网中,ABC、NBC、CBS仍然具有很强的地位。而新兴的福克斯电视网、华纳兄弟电视公司、帕克森传播公司、论坛广播公司也在全国电视观众当中有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另外,有线电视已经成为无线电视网最重要的竞争者。有线电视的优势首先在于它的专业化,例如CNBC主打财经,Disney专门播放卡通片。
电视节目中新闻类节目仍是主体和龙头。而在黄金时间里播放的,更多却是电视剧等非新闻节目。美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一般由电视台自己制作,其他节目则多来自专门的节目制作公司。很多节目都是其他国家电视业模仿的典范,如《60分钟》《奥普拉·温弗瑞访谈》,等等。它们在主题上越来越关注刺激性强的事件和人物,电视荧屏上表现了越来越多的性、暴力、心理问题、明星隐私等,视觉上追求冲击力,体现出美国电视文化的特征。
在美国电视众多节目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谈话节目。其中日间谈话节目的主题无奇不有,从家庭、夫妻到性暴力,等等。《杰里·斯普林格谈话节目》的影响很大,节目中时常可以看到谈话嘉宾在播出现场激烈争吵乃至大打出手的场面。晚间谈话节目主要谈论新闻、时事等,影响较大的有CNN的《拉里·金直播》等。深夜谈话节目多为成人话题,内容广泛、庞杂,主持人风趣幽默,时常庸俗地开一些玩笑。影响较大的有NBC播出的《杰·雷诺谈话节目》等。
美国电视节目既讲究计划性,也尊重市场驱动。电视台的节目有很大的计划周期,即播出季。在播出季开始之前,精心策划播出季的节目结构、类型,重点节目的推广宣传等。播出季开始后,随时根据观众收视情况调整节目。播出季结束后,即每年的3~8月为春夏季,观众较少,人们多去户外活动。因此,各电视台也相对较少推出新节目,而更多重播以往的节目,这样电视台能降低成本,集中精力再为下一个播出季做准备。
总体来说,美国的电视节目专业化程度高,节目类型多样化,节目内容娱乐化。相当部分电视节目质量较高,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2.英国当代电视节目概况
作为传媒大国,英国的电视业相当发达。很多新闻理论和操作方法都源自这个北半球的岛屿国家。英国政府在1994年的白皮书中提出大力发展国际电视业的新政策,借以确立英国在世界媒介发展中的领先地位。此举更加促进了英国电视业的发展。
目前英国的电视覆盖率几乎达到100%,英国人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要长于欧洲其他国家。在全球20大电视机构中,BBC的综合实力名列前茅。BBC的综合频道BBC-1每天播送大量的新闻、娱乐和电视剧节目,BBC-2则主要定位于弘扬英国文化和艺术,重视分析性节目。随着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的发展,英国电视竞争加剧,形成了BBC、ITV、BSkyB三足鼎立的形式。竞争的加剧正在不断改变英国电视的保守风格,激发电视从业人员不断创新求变,促使他们不断开发和引进新的节目形态、甚至于频道。
在全球非常受欢迎的益智类游戏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就产自英国,诞生不久就风靡全球。近年来BBC推出的另一个益智类游戏节目《最薄弱的链接》又引起全球电视同行的注意。
在开发新节目形态的同时,英国也加大了引进力度。像原产于荷兰的野外生存节目《老大哥》(Big Brother),英国复制后效果也不错。此类节目定位于通过真实的展现,满足大众了解他人隐私的心理,并以高额奖金为筹码,吸引更多的参与者。由于观众可以通过上网或打电话淘汰选手,使得观众对节目形成持久的关注,从而保持了很高的收视率。这些节目中,BBC制作的《荒岛求生2000》荣获了2001年年度广播奖之最佳纪录片奖。
20世纪90年代,大量的美国财经、娱乐频道进入英国,使英国的电视业竞争国际化。美国比较受欢迎的频道在英国都有相应的英国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