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视编辑(1 / 1)

电视编辑指的是将拍摄的素材按照一定的构思进行剪辑、特技等特殊化处理成一个统一完整的作品的过程。

拍摄的电视素材要成为完整的电视节目必须通过编辑才能达到目的,电视编辑是电视创作过程重要的环节。在经过前期策划、脚本准备、剧本撰写(电视剧)、采访(新闻)、拍摄等一系列前期过程之后,便要进入后期的编辑过程。即便是现场直播,多机拍摄的实时素材也是通过转播车或录播中心切换台的实时选择组合,加入主持人或解说员同期的解说,作为一个整体实时传输出去,这也是一种编辑。一台转播车就是一台可以移动的大型编辑系统,只不过这已经不是简单意义的编辑。

在编辑的过程中,电视比电影更有技术的便利优势。电影必须把胶片冲洗之后或者数字存储导入才能在剪辑机房进行剪辑,而且声画素材还是不同的载体,胶片拍摄的电影到最后的成品要经过冲洗样片、剪辑样片、混录、套底、洗印拷贝等几道工序。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电影编辑也能够在底片洗印之后,先胶转磁,然后在非线编辑系统里进行编辑,最后再套底剪辑洗印,这在剪辑方面便利了许多。而数字拍摄的电影则简单多了,可以直接剪辑,只是剪辑完成后一般要经过严格的调色,声音做好后再一起做成数字拷贝。

电视编辑最早使用的是机械编辑,即直接在磁带上找好剪辑点剪断,把需要的磁带粘贴在一起。这种机械的剪辑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剪辑精度低,因为必须在看不见的电子视频帧之间剪断粘贴,这对母带也是损伤,难以重复使用。

现在实行的基本是电子编辑和数字编辑。电子编辑包括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组合编辑是将素材磁带上的图像和声音按着要求依次纪录在另一盘新的磁带上,这种编辑方式把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都纪录到新的磁带上,组合编辑一般只需指定入点就行,到需要结束的地方停止录制便可,但停止的时候会留下空白的部分,所以结尾一定要注意预留空间。插入编辑是在有节目的磁带上插入一段新的素材,可以是单独的声音或者画面,也可以二者同时替换,或者新插入音乐和解说。这种编辑方式更换的只是视频信号或者音频信号,控制信号保持不变,即控制磁迹是原来的。这种编辑方式入点和出点必须准确,否则会把原来磁带上要保留的信号给抹掉。组合编辑可以是全新的没有控制磁迹的磁带,但开头必须有一定的控制磁迹(一般不能低于5秒或3秒);而插入编辑则不能是全新的磁带,必须有控制磁迹。这两种编辑方式需要一台或多台放像机和一台录像机。

数字编辑是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应用而来的。它把视频和音频信号通过数字化采集后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在非线编辑系统中的素材库中,它改变了机械编辑和电子编辑由传统的信号流在时间轴上连续按顺序的操作(故称线性编辑),而可以自由地在编辑系统内部对含有时间信息的视频、音频信号文件进行不按照时间顺序的操作(故称非线编辑),在非线编辑系统内便能完成节目成品的编辑。视频、音频因为以数字文件的形式存在,文件的拖移剪切都非常快捷和随意,而且视频和音频的轨道非常多,几乎可以做到按需增加,可以进行多重画面和声音的剪辑,而线性编辑是很难时常提供3台放像机以上,况且同一音画素材(模拟信号)经过线形的多重转录以后,容易导致音画不同步,且音画的质量也会衰减。因此非线编辑比线性编辑更加高效,成本也更加低廉。同时非线编辑系统还能兼有字幕制作系统,许多特技也自身带有。而线性编辑则必须另外配有专门的字幕机和特技系统,共同完成节目的合成。

电视编辑和电影编辑一样,是为了让电视节目完成叙事功能,因此电视编辑需要完整的结构思维,需要把握电视叙事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电视叙事要求找寻到合适的叙事结构(简单的如单线结构,复杂的如复线结构和板块结构),然后进行电视声画的剪辑,掌握好影像和声音的节奏,尤其是整体的叙事节奏,做到叙事的顺畅和节奏的和谐。

因此电视编辑必须拥有镜头语言的蒙太奇思维,理解镜头独特的时空结构,把握剪接中的匹配原则,做到画面连接的和谐和对应关系,准确把握剪接点,控制好节奏,并准确把握声音的比例(如主体声和背景声、人声和音乐)。电视编辑的匹配原则包括画面主体位置的匹配、人物视线的匹配、画面主体运动的匹配等。

剪接运动镜头时,要使得镜头之间动作连贯,又不产生视觉跳动,就要把剪辑点选择在动作中间(动接动),或则选择在动作的瞬间停顿时(静接静)。有时,一些运动镜头连接在一起不是为了交代动作,而是为了造成一种视觉的流畅、鲜明的节奏感,或者一种冲击力,这需要剪辑师有较强的形象感觉和效果把握能力。

电视节目在编辑的时候,为了让它取得更加理想的艺术效果,还能通过一些特技让节目在形式上变得更加精彩。在编辑画面段落转场时可根据叙事的或者视觉的心理要求,进行特技转场,包括淡出淡入、叠化、翻页、划像、圈出圈入、定格等。而没有特技的直接切换需要利用镜头的自然过渡,包括利用两极镜头、画面因素、视觉错觉、特写、动势、声音等转场方式来组接镜头。

电视编辑中的特技使用可以是在剪辑点之间产生,也可以在镜头内部产生。线性编辑的特技需要专门的特技系统设备,如切换台和数字特技设备,而非线编辑的特技功能一般是编辑系统自身带有或者补装插件。特技的种类有很多,简单如划像、固定压缩等,还有抠像、多重活动画面、负像效果、色缺损效果等。特技的使用能够使画面的编辑更加丰富多彩,且新颖别致。随着技术的发展,特技的系统功能将更加多样,操作也更加简单。在非线编辑系统内,有些特技是实时呈现的,有些则需要经过生成才能实时再现。使用特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画面构图的和谐,以及画面之间衔接的顺畅,切不可为炫技而使用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