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视摄像(1 / 1)

电视摄像是把所要表现的影像素材以光能转为电子信号的一种电子过程。电视摄像和电影摄影最大的区别便是器材的区别,电视摄像一般能够将声画素材同时存储在同一个介质上,目前信号的存储包括模拟和数字两种;电影摄影声画存储是分离的,影像存储在胶片或数字存储设备上。电视摄像是把整幅的图像分解为一系列的电子像素,它的电子脉冲经过处理,最终在电视机上被译码,使原先的图像重现。胶片电影摄影依靠的是一瞬间获取整个完整的画幅,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摄影也可以依靠数字高清摄影机,它的原理便和电视摄像一样,图像的存储也可以是磁带或者其他数字存储设备上。

电视摄像是实现电视画面造型表意的直接手段。成熟的电视摄像师必须能够准确地利用各种摄像器材及辅助设备,准确把握曝光控制,调节被摄物体的亮度平衡,利用滤光器把握好被摄物体的影调、色调的变化。

在电视摄像中,需要准确把握被摄物体的色温,因为各种色温光线的光谱成分是不一样的,这就必须使光源的色温与摄像机规定的色温达到一致,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在电视画面中准确还原被摄物体的色彩。这就是电视摄像中重要的白平衡调节。调节白平衡是指景物在同一光源下调整摄像机对3色信号的混合比例,即使红、绿、蓝3个电信号电路放大倍率与光源的光谱成分的比例一致。目前的电影胶片有适用于3200K(灯光型彩色片)和5500K光源(日光型彩色片)两种类型,但电视摄像机只能在3000K~3200K色温的光源下进行正常的色彩还原。因此各种摄像机都装有把各种色温的光源转为3000K的校色滤光片,通过它把光源改变为3000K的光谱成分投射到摄像管的靶面上。现在的摄像机一般都内置有3200K、5600K、5600K+1/4ND、关闭等几个滤色片,通过它们可以把不同色温光线下物体都准确地进行色彩还原。选择好正确的滤色片只是白平衡的粗调,要想更为细致地调节,就必须在滤色片选好之后,用一个白色的卡片顺光对准摄像机,让白色满幅充满画面,然后按下白平衡按钮,先调黑,再调白,2~3秒钟,白平衡调节便能够完成。之所以选择白色,是因为白色表面在反射光源的时候是不改变光谱成分的比例,进行等量反射。

因为器材的区别,电视摄像各方面的技术指标,无论是清晰度还是色彩及明暗层次,目前都差电影摄影许多档次。比如在再现景物亮度变化范围方面,电影胶片反应的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的比例是128∶1,而电视摄像的亮度范围比例一般只有30∶1,因此电视摄像所允许容纳的亮度范围远远低于电影摄影,宽容度的控制没有电影摄影自如。

电视摄像除在画幅宽高比、景别取舍的范围、技术指标等方面与电影摄影有很大区别外,在构图章法、色彩的情感表现、镜头和机位运动等方面与电影几乎都是相同的要求。只是因为最后画幅的呈现大小不一,导致最后影像有不一样的信息传递和审美诉求。因此电视摄像在具体的布光、置景、镜头运动、拍摄规模都应该做具体的考虑,根据电视摄像的特点和可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取舍。

但电视摄像具备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它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影像及时再现的便捷性。正因为这一特点,使得电视能够与人类生活结合得极为紧密。电视摄像的技术特性使得新近和正在发生的声画现场能够及时传递到世界各地。而且与电影摄影相比,电视摄像所再现的画面许多都是人们生活的现实场景,电视摄像介入人们的生活比电影摄影深入得多,并且对人际交流甚至社会发展有着许多直接的密切作用。

电视摄像轻便、易操作等技术特性使得多机拍摄、实时切换成为可能。许多电影大制作也有多机拍摄,但电影创作方式和高标准要求无法让人们根据现场摄取的画面实时取舍,人们还得经过后期的洗印或者后期数字存储的导入、剪辑取得自己想要的影像画面。但电视摄像能够通过导播切换台根据现场情况和导演的要求及时编辑成完整的作品。现在许多情景喜剧、谈话节目、体育比赛、综艺晚会都是许多电视摄像机同时拍摄。而多机拍摄加上卫星传输技术,一些大型的活动直播便是轻而易举,比如“97香港回归”,虽然地跨北京和香港,但两地同时的活动都能够及时传递到观众面前;而2000年新千年到来,全球各地的庆祝活动都能够同时被中央电视台输送给中国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