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方来说,它重新审查了对远东领土的防御计划,坚持了《ADB协定》中向远东派出一支增援部队的基本思想。这支东方舰队终于在日本内阁于10月17日进行了决定性的更迭、决心与美英开战的东条内阁上台之后得以组成。这支舰队的总司令、海军中将菲利普斯于10月20日乘新型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驶往远东。

对美国来说,尽管它拒绝接受《ADB协定》,但是该协定的基本思想对美国军方的影响尤其清晰可见。

首先,随着日本南进步伐的加快,美国最终接受了《ADB协定》中关于增援菲律宾的考虑。7月26日,就在美国政府因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而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的当天,麦克阿瑟将军被正式任命为美国远东陆军总司令,以加强对菲律宾的军事领导。7月31日,马歇尔宣布防御菲律宾是美国的政策,尽管他限定实行这个政策“不允许危及在大西洋地区作出的主要努力的成功”。以后陆军部计划并陆续运送各种武器装备及陆空军部队去远东,其中包括最新型的B—17重型轰炸机;海军则向亚洲舰队派出了现代化的潜艇和摩托艇。[60]

其次,美国军方日益强调远东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并强调美、英、荷、中等国必须联合用武力打败日本。10月,当美日外交谈判陷入僵局时,海军部长诺克斯和陆军部长史汀生在一封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指出,新加坡和菲律宾与荷属东印度一起,不仅在经济上供应着美国和英国防御努力的成功所必需的最大部分的原料,而且由于它们联系着英联邦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在军事上的地位甚至是更重要的。如果日本在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确立了它的统治,那么英伦诸岛本身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美国的安全从而也会受到威胁。如果联合王国的政府倒台,我们就会发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的军队将需要在国内保卫他们自己的领土,并因此不能再参加阻止纳粹向东和向南的推进。英国在近东的地位将被破坏,维希法国可能会完全落入纳粹的统治之下,纳粹的控制将伸展到非洲,而我们则将会看到纳粹高悬于空中的大头棒砸向我们在南美洲的朋友。在勾画了这样一幅可怕的图景之后,他们强调,允许日本控制这一地区是对美国安全的不可容忍的威胁,除非日本放弃这种目的并放弃进一步靠武力征服的做法,否则美、英、荷、中四国必须诉诸武力去阻止这种侵略。[61]

最后,美国最终同意了《ADB协定》中规定的日本的武装力量不能超过的那条地理界线。1941年11月,美国政府从日本的种种行动迹象中已经察觉到,日本不久就会对西方国家动手,但是他们没有预料到日本会直接进攻自己,而是认为它会首先进攻英国或荷兰在远东的领地,或进攻苏联。因此,他们认为美国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是:

1.如果远东战争爆发,美国将采取什么战略?

2.在上述预料的日本的进攻方向之中,美国应当把哪一种行动视为对日本宣战的理由?

11月5日,马歇尔和斯塔克在递交给总统的一份备忘录中回答了上述问题。他们指出,美国在远东的战略仍然应当以《ABC—1协定》中的军事政策和战略为依据,美英两国的首要目标是打败德国,因此万一对日本开战,美国仍然应当坚持在远东采取守势的原则,并同英国与荷兰合作。目前美国的部队正在菲律宾集结,英国也在加强新加坡的驻军,到1942年2月或3月,在该地区西方国家对抗日本的防御力量将达到“令人注目的规模”。但是当增援行动正在进行之时,除非日本直接进攻或威胁其安全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的地区,美国才能参战。为此他们划定了一条日本不能逾越的界线:当日本的军队对美国的领土或托管地、对英联邦或对荷属东印度采取直接的战争行动,当日本军队开入东经100°以西或北纬10°以南的泰国领土,或者当日本军队开入葡属帝汶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或洛亚蒂群岛,美国才能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62]这条界线正是《ADB协定》中提出的建议。11月27日,斯塔克和马歇尔在给总统的另一份关于远东形势的备忘录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63]因此,如果不是日本首先袭击了珍珠港和菲律宾,这条界线将成为战争与和平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