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问题(1 / 1)

关于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常常被理解为批评标准。说到标准,似乎是把一部作品用一种标尺去衡量,显得机械而刻板,因此有些批评家宁愿回避标准,说自己的批评是没有标准的。我觉得用价值取向来取代标准也许更科学一些,更容易被人接受。实际上,任何一个批评家的批评都不可能没有价值取向。没有价值取向的批评是不存在的。当前的文艺批评中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是混乱的。几乎对每部作品都有两种以上的不同评价。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其原因就是批评家的立场不同,观点不同,视界不同,或者说是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价值取向的不同。

我们的批评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就是在批评中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难道我们不要爱国主义而要卖国主义吗?难道我们不要集体主义而要极端的个人主义吗?难道我们不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以及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为理想的社会主义,而要不把人当人、等级森严、贫富悬殊、学无所教、病无所医、老无所养、住无所居的官僚资本主义吗?当然不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批评中必须得到确认和坚持。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在具体的实际的批评中,批评的价值取向问题远比上面所说的要复杂。因此我们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提下,结合文艺的特征、文艺批评的特征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从20世纪末以来,我一直在研究当代文学创作的精神价值取向问题,先后发表过几篇文章。我一直认为,当代文学创作的精神价值取向可以有许多维度,包括休闲、娱乐、宣泄、鉴赏等都可以是其中的维度,但应该有三个基本维度,这就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三者的辩证统一。

历史理性是对社会全面进步的肯定性评价。其中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又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认为马克思一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几大发现,其中第一大发现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才能谈到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文艺创作和批评的精神价值取向之一,就必须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个社会的发展,其中特别是经济发展。发展的确是社会的第一要义。因此像80年代初产生的所谓“改革文学”,竭尽全力鼓吹当时开始的中国的社会经济变革,塑造了像乔光朴那样的企业改革的英雄,就创作而言是有意义的,当时的文艺批评给予高度的评价,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种批评抓住了“历史理性”这个维度,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但是这种价值的批评够不够呢?不够。因为它只是历史理性这单一的维度。如果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等有理由对经济的高速发展感到完全满意的话,那么作为作家、艺术家、批评家就还必须问,这种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否付出了高昂的人文精神失落的代价,是否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沉重的代价,是否付出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心酸代价?只可惜那时文艺家都没有前瞻性的眼光,因此这些问题没有提出来。但作为一个批评家本来是应该有这样的眼光的。早在西方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财富,但也导致环境的污染和人的异化,解决这种矛盾一直是西方的思想家致力研究的基本问题。批判和揭露工业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也一直是19世纪西方进步文艺的一个重要主题和价值追求。所以中国的作家、艺术家和批评家早就应该预料到中国的工业化高速发展也同样会付出种种代价,早就应该预料到在中国工业快速发展中也会出现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悖立的现实,从而在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批评中确立起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这两个缺一不可的价值维度。遗憾的是,直到这种现实尖锐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文艺家仍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而批评家也不能明确地用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两个维度的价值来评价新涌现的作品。实际上,文艺家与批评家应该有自己的不同于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的特性,这特性就是他既要历史理性的价值,也同时要人文关怀的价值。两者都要,一个也不能少。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熊掌与鱼不可兼得。问题就在这里。如果对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来说,“不可兼得”是他们对发展的理解的话,那么对文艺家来说,特别是对批评家来说,就是要“熊掌与鱼”兼得。这尽管可能是一个乌托邦,在实际生活中也许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但作为批评家则应该坚持价值的理想,无论如何痛苦的追索,也要坚持这种“兼得”的价值取向,并以此去评价作品。

还有,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想,如何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呢?这就要依靠艺术文体。艺术文体作为语言体式,它所传达的每一种感觉,每一种情绪,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情景的描写,每一种言说,都应该充满诗情画意。如果艺术文体不具有诗意,它就不可能使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想升华为艺术的境界。时至今日,艺术文体问题的重要性仍不被文艺家所理解。艺术文体的基本功能就是对题材的塑造。一个看起来很平凡的题材,经过艺术文体的塑造,可以变得很不平凡。这就是艺术文体的力量。对于批评家而言,文艺批评首先要检查作品是否具有审美的特性,如果缺少艺术文体,缺少诗情画意,那么这部非诗的作品就不值得我们过多地去谈论它了。正是基于上面这些理由,我们认为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的统一。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应该思考和解决上面这些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研究和解决,将帮助文艺批评解决种种困扰,帮助文艺批评迎来一个绚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