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他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主要靠自学成才。林肯是于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次年4月12日,维护奴隶制度的南方军队炮轰北方要塞,内战开始。在解放农奴的南北战争中,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最为残酷的一战,这场战役交战双方共战死51000人,其中北方联邦军共损失23000多人,而当时美国只有几百万人口。下面是1863年11月19日林肯在葛底斯堡联邦军队阵亡将士公墓落成奠礼上发表的演说。
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是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那些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全世界不大会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住,但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全世界却永远不会忘记。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
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非常短,只有不到300个英语单词,整个演讲时间只有2分钟,却令掌声持续了10分钟。当时一位摄影师想替他留下一张讲话时的姿态,可是摄影师尚未把那架原始笨重的摄影机摆弄好,林肯已经讲完了。
在演讲中,林肯开篇就点明美国自诞生之日起,便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自由平等是这个国家奋斗的宗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保证这个自由平等的国家能够运作长久,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原则和存亡而战。在阐述了献土之仪是在怎样情况下进行的之后,紧接着论证了献土之仪的意义:在这场战争中,烈士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活着的人应为他们奉献最后的安息之所,即为他们奉献一块自由平等的土地是活着的人们的责任。之后,作者表达了对生者的召唤和鼓励,号召人们继承烈士的遗志,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为了烈士,为了政府,为了国家,以更大的决心取得最后的胜利。
林肯的演讲词结构严谨,自然和谐;句式错落有致,富有变化;措辞精练,句句朴实优雅。在表达对这次战争中先烈之灵的深切悼念之时,更号召人民为了国家的存亡和自由平等前赴后继。演讲通篇洋溢着炽烈而真挚的感情,极富有感染力与鼓动性。我们必将从英魂那里吸引壮志,奋发忠诚,这是对生者的召唤与鼓励;这个国家必将在自由上“得到新生”,一个“民有、民治与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这是对未来的坚定的信念。
林肯的这篇演讲被认为是英语演讲中的最高典范,至今仍为美国小学生必读的课文。其演讲手稿被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