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菜鸟”型演讲者来说,刚上台时出现紧张总是在所难免的。紧张不一定全是坏事,但若过度紧张,则会使自己出现思维混乱、词不达意的情况。如何让自己的心理不至于紧张,请看以下三个有效又有趣的技巧。
1.只找“有情人”
当你在台上时,目之所及是各种各样听众的表情,如果你专注在那些怒目而视、幸灾乐祸或是无动于衷的人身上,便会不由地产生怯场心理:“他们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他们发出的怪声是什么意思?”
“那三个人为什么不向台上看?看来我的演讲没有吸引力,大家都不爱听了。”
“有人走出去了,又有两个人,完了,我没戏了。”
这类闪念不仅会使自己的精力不够专注,最可怕的是它会对你的自信构成巨大的威胁。当你想到“我可能完了”的时候,你可能就真的完了。
与此相反,如果你看到的是充满热情的脸,是鼓励的眼神,是热烈的掌声,你潜在的能量便会因你的兴奋而激发出来,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所以,如果你希望不受到负面情绪掌控,就应该多去寻找那些热情友好的面孔。
2.想象听众们……
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兼职业演讲人库什纳,他介绍自己缓解紧张情绪的办法是想象台下的听众们都没有穿衣服。这个方法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但的确具有效果,很多演讲者在运用库什纳的这个“绝招”时,都证实了这种效果。你想想,大家都光着身子安坐台下听你的演讲,那是不是很可笑呢?这个方法的奇妙之处在于:用一种可笑的场景给自己制造轻松,从而转移了紧张的情绪。如果你觉得这样想象不太妥当的话,不妨把库什纳的方法当一个笑话。紧张时,想到可爱的库什纳大师居然是这样应对的,哈哈……紧张顿时会随着内心的放松去了爪哇国。对于演讲的紧张问题,林语堂先生的方法比库什纳要“道德”一点,他说,他喜欢“想象听众们都欠自己的钱”。林先生说他一想到听众都欠自己的钱,就顿时如债主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不过,你可不能以为自己是债主而趾高气扬——凡事不要过,过犹不及。
3.努力使自己放松
如果说我们在上面介绍的方法一是巧招、方法二是歪招的话,第三个方法绝对像武林中的正统功夫。专家们建议紧张者在上台之前做些轻度运动,使全身处于松弛状态,临上台时静静地进行几次深呼吸,在吐气时稍微加进一点力气。这样一来,内心自然会踏实一些。此外,说话紧张的人大都是想要说话时呼吸紊乱,氧气的吸入量减少,头脑一时陷于空白状态,从而不能把所想的词语说出来。演讲时失常通常是这样的顺序:怯场——呼吸紊乱——头脑反应迟钝——说一些支离破碎的话。所以调整呼吸会使这些情况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