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怯场(1 / 1)

领导演讲纵横 肖胜平 567 字 5个月前

“一上台我就心跳加速、四肢冰凉、大脑一片空白”——这种情况在很多人身上出现过,却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害怕什么。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不,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答案。我们只有清楚地找出自己害怕的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把你的恐惧列在纸上将是大有裨益的,应尽可能地做到明确具体。如果你写的是诸如“我害怕我自己出丑”,继续问你自己这些问题:我的表现将会如何?(比如“我会忘记演讲的内容”),然后会发生些什么?(比如“听众会认为我是一个笨蛋”)。在列出你的清单时用这种格式:我害怕会发生“具体的事件”并由此导致“具体的结果”。

在你列完了你的恐惧清单之后,就可以把你的恐惧进行归类。

对于类似于“我害怕我的道具效果不明显”这样的恐惧,解决的办法相当简单。找一些人与你一起检测一下演讲所用道具的效果,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重新设计它们。许多恐惧都源于不充分的准备,只要把它们写下来列成表,它们就变得容易处理和控制,并且通常立刻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如老师们,他们习惯于面对一大群学生听众侃侃而谈,却在演讲台上作报告时显得畏缩退却,此时最大的恐惧其实就是害怕他人对自己做出否定性的评价,尤其是来自于同事、同辈或权威人物的否定性评价。

这种对否定性评价的恐惧在演讲中转换成了对听众的恐惧,似乎他们会咄咄逼人、吹毛求疵。其实你与听众只不过是一群个体的集合,而演讲只不过是一次规模大一点的谈话。如果你与他们中的任何几个人谈话时不感到恐惧,那么在对他们全体发表演讲时也就不应感到提心吊胆。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严厉苛刻,求全责备的人,但我们同时会发现,绝大多数听众还是善解人意、宽容大度的。他们的愿望是听到一篇精彩的演讲,因而,他们实际上是站在你的一边支持着你,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希望你能自信。回忆一下你在聆听一位极度紧张的演讲者演讲时的感受:你的尴尬几乎和他一样多。因为绝大多数听众都会将心比心,听众也会受到演讲者的情绪和语气的感染,因而,一个自身紧张的演讲者也会导致的众的紧张。另一方面,当演讲者战胜最初的恐惧开始平稳发挥,演讲步入正轨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听众也放松了下来。

如果说存在某种能够帮助人们克服怯场心理的技巧,那就是重新定义听众的概念,将他们从“批评家”转变为“聆听者”。演讲者不必太过关注对演讲的恐惧心理:“我看起来怎么样?他们会喜欢我吗”,“我的演讲是否足够精彩”等,只要提醒自己站在那里的目的并不是在进行单方面的表演,而是为了与他人分享。假想一些真诚好学的、容易作出响应的听众,把你的思想集中在他们身上,你应当给予这些人什么呢?你提供的信息和观念将会如何丰富他们的生活呢?理解了这些,一切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