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的猜与不猜(1 / 1)

领导演讲纵横 肖胜平 478 字 5个月前

演讲时有听众提问,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相反,有人提问是好事,至少表明他对你的演讲有兴趣。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帮你完善了演讲的遗漏点,增强了的演讲的说服力。

就像迎接考试一样,最好的成绩除了基本功扎实外,若是善于“猜题”,一定能得高分。领导干部在演讲前,有足够时间的话,完全有必要在“猜题”上下点工夫。如果你是进行学术或技术性的演讲,一些听众可能会问到的重要的数据,你一定要预先准备好以便迎接“考试”。而对于说服性的演讲,听众质疑与反对你的观点是难以避免的,想一想,他们会如何质疑与反对你,你又将采取什么说辞来回应与说服他们。

作为演讲者,你在准备演讲词时,先预测到听众有可能会有哪些问题提出来,并做好你的答案。你可以熟记答案,也可以写在演讲稿的最后,或写在一张纸片上。

你要猜听众可能问的问题,但永远也不要去猜答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你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千万不要去蒙。这是通往信誉破产的单程票。也许你蒙对了,但几率实在太小。而一旦你蒙错了,当场就会受到听众猛烈的质疑与反对。就算你运气好,一时蒙混过关,但日后听众们总会知道你在忽悠与欺骗他们的。也许有人会以为,如果自己老老实实地用“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猜测应该可以……”之类的句型来作答,就可以免除猜测错误的责任。但你要注意:一个用“猜测”来作答的人,不管猜对还是猜错,赢得的都是听众的不信任。

那么,在面对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时,该如何回应呢?哑口无言显然不行,你可以试试下面的三个方法。

(l)请求听众帮助。如:“这位先生的问题很有意思,现场听众有谁知道答案吗?”有的话就好办了,万一没有,可以用下一招。

(2)坦白承认自己也不知道。只是你在坦白承认自己“不知”时,一定要记得告诉提问的人:如果以后自己知道了答案,再转告他。例如:“这个问题我目前也不能做出一个全面的解答,您不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等我找到答案后再告诉您。”这样做并不失面子。顺便说一句,你并不一定要先请求听众帮忙再走这一步,你完全可以在听到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后,直接走这一步。

(3)告诉听众一个找到答案的方法。例如:“具体的详细数据在我们公司的网站上可以查到,你可以登陆到WWW.……”。或者,告诉他在某个工具书或其他地方可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