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父子竞选总统的感悟(1 / 1)

领导演讲纵横 肖胜平 754 字 5个月前

老布什家族无疑是美国名符其实的“第一家族”,因为这个家族缔造了两代总统的传奇。要知道,在没有世袭制的民主国家,父子先后在总统大选中胜出的几率几乎近似于零。不过,我们这一节要说的不是这个奇迹是如何难以创造,我们要说的是他们父子在演讲上的得失。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最多可以连任两届,但老布什在第一届干满后,第二届竞选连任遭到了失败。1993年,已经当了四年总统的老布什欲连任,他的竞选对手是克林顿。平心而论,老布什在之前四年的任期内做得还是有一定成绩的。在老布什与克林顿的电视辩论中,虽然老布什讲的论点对于美国人民非常重要,但他却不停地看表,让听众感觉他对这个话题与辩论十分厌烦。结果老布什居然输掉了竞选,将第52届总统拱手交给克林顿。说老布什看表丢了总统,显然有失偏颇。但这些小的细节,累计起来的能量是巨大的。

8年后,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总算帮父亲争回了这口气。他成功赢得了竞选,成为美国第54届总统。小布什在总统的道路上走得比父亲要远,在2005年,他成功获得连任——他比父亲老布什要多做一届总统。当然,小布什的演讲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小布什又说错话了”之类的新闻,经常见于报端。小布什出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如:“互联网上的高速公路是不是太多了?”,“我认为中东的不稳定直接造成了这个地区的不稳定”。有心人甚至专门收集小布什的口误编成布什语录,并讥笑他为“白字总统”、美国史上最笨的总统,还说他智商只有91等等。

小布什口误频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总统连任,也不影响他的到处作演讲。他演讲时的手势特别多,讲个话总是用手比来比去。他在讲话时甚至还有音乐指挥家的架势,没错,他的确曾客串过音乐指挥。即使经常说错话、错字,小布什毫不受干扰,照样手舞足蹈,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媒体评论说,布什的手势,总能贴切的诠释文字。

在记者会上的每次发言,小布什超级多的手势,让气氛从不冷场,语言专家对这一现象做了剖析。肢体语言专家派蒂伍德表示,“这是象征性的肢体语言,当你说话时,姿势也代表了说话的内容。”

看来,在演讲上,小布什的肢体语言要比父亲得体与丰富得多,他用肢体语言弥补了他言辞上的弱项。如果将肢体语言水平的高下来作为他们父子际遇上的不同(指连任),显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通过他们之间的对比,让我们不得不警醒:作为一个领导,在演讲上要又“演”又“讲”,“演”出好戏,方能赢得信任。

在1927年10月电影《爵士乐歌手》在美国纽约的上演之前,电影在默片(无声电影)时代默默地上演了几十年,其中诞生了《战舰波将金号》、《淘金记》等经典默片。在默片中,肢体语言是电影里唯一的沟通方式。在当时,能否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手势以及能否巧妙地用身体各部位发出信号与观众交流,是评判演员演技高低的标尺。

默片时代的电影,充分说明了肢体语言在人们交流与沟通中的重要作用。人类在感知上,视觉的冲击力要比听觉强烈得多。国外研究肢体语言的专家认为:在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力中,有多半来自于无声的肢体语言。

当很多人把口才的功夫几乎全部下在嘴巴发出的声音上时,聪明的演讲高手早就意识到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肢体语言用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或辅助口头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广义言之,肢体语言还可以扩展到穿着打扮。

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就可能决定了你演讲的成败。那些被我们所忽略的微小的肢体语言,有着如此之大的魔力。正是这些微妙的肢体语言,决定了我们在演讲中是掌控别人,还是被别人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