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点水,点到为止(1 / 1)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把握好回话的艺术和分寸。把握好这个分寸,就要在回话之前了解说话的对象——也就是听话人的情况。和一个明白事理的人说话,那么所说的话就不用太重,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就行。因为对方是个聪明人,一点即透。而如果听话的对象是个头脑不怎么聪明,或者悟性太差的人,那么说话的时候就要直白一些,否则对方就可能听不懂。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说话不分轻重,只凭着自己的性子乱说一气,肯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王梁是工厂里的一名组长,最近他的班组调来了一个名叫秦宇的人,别人对秦宇的评语是:经常迟到,工作不努力,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早退。过去的班长都对秦宇束手无策。第一天上班,秦宇就迟到了五分钟,中午又提前五分钟离开班组去吃饭,下班铃声响前的五分钟,他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了。第二天还是一样。王梁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秦宇缺乏时间观念,但是工作效率却是非常高,而且成品优良,在质管部门都能顺利通过。于是,王梁微笑着对秦宇说:“如果你的时间观念和你的工作效率一样优秀,那么你将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以后,王梁每天都跟秦宇说这句话,时间一久,秦宇反而觉得过意不去了,心想:过去的班长可能早就对我大发雷霆了,至少会斥责几句,但是现在的班长却毫不动怒。

感到不安的秦宇,终于决定在第三周的星期一准时上班。站在门口的王梁看到他,便以愉快的语气和他打招呼,然后对换上工作服的秦宇说:“谢谢你今天能准时上班,我一直期待着这一天。这段日子以来,你的表现很好,如果你继续发挥你的潜力,一定会得优秀奖的。”

王梁对待秦宇的迟到,没有采取喋喋不休的方式批评,而是点到为止,让其自行改正错误。

一个人说话要谨慎,因为自己一言不慎,可能会将责备的话语重重地压在别人的心头。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说话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说话不知轻重,不论场合,不看对象,只图一时兴起,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出来,口无遮拦,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或者含沙射影,讽刺挖苦;或者无中生有,肆无忌惮,等等,就是不顾忌他人听了以后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本来还是比较开心的;可是,听到别人的一两句话仿佛是在说自己,就像石头压在自己的心头一样,心情一下子就变得沉重起来。有时候,不仅那一刻不快乐,甚至会有一段时间被那一两句话折磨着。

也许说话的人有时候也是无意的,也不是针对听话的人,甚至根本没有恶意,但是,听话的人往往不能“释怀”。许多时候,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的误会就是这一两句话造成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无论何时,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注意说话的“轻重”是十分重要的。

回话的轻重,不仅表现在回话的内容上,还表现为回话的语气、回话的感情等方面。总之,回答别人的问话,热情一点,理解一点,一定会受他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