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会道在生活中堪称是一项技能,在商场营销中,也起了重要的促销作用。
某公司的几位年轻的营销人员在一次化妆品展销会上,运用十分专业的语言将公司产品原料、配方、性能、使用方法,向顾客详细地做了介绍,给人留下非常专业的印象。在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时做出的反应对答如流、彬彬有礼、幽默风趣,给消费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消费者问道:“你们的产品真像你们的广告中所说的那么与众不同,那么优秀吗?”一位营销人员幽默地答道:“您试过后的感觉会比广告上说得更好。”消费者又问:“那如果我买回家去,试过后不像你们所说的、广告打出的那么好怎么办?”另一位营销人员笑着说:“此时我们正在想象您为之陶醉的表情。”
无疑这次展销会是成功的,产品销量不仅超过往次,更重要的是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在公司的总结会上,经理特别强调,对营销人员语言上训练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营销技能培训上,公司在“说话”上又下了一番苦工夫。
语言是交流的一种工具,语言可促进感情和思想交流,保持关系的和谐。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语言是与客户进行沟通的媒介,任何推销活动首先必须用语言搭起沟通的桥梁,进而展开营销活动,最终达到营销目的。所以说,语言交流是营销活动的开端,这个头开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交易的成败。由此可见,话说得适当,与客户的距离自然会拉近,生意就可能做成。
曾有一位营销人员到一家商场去行销,负责接待的是这个商场的副经理。经理刚一说话,这位营销人员就听出了对方口音,并以此推断对方是北京人。商场副经理点头,充满好感地问道:“您也是北京人?”就这样两人的沟通桥梁就此搭建得完好无缺了。商场副经理友善地接待了他,生意也很顺利地谈完了,从此与商场副经理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果刚一接触就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那样不用说生意谈不成,还会使自己非常尴尬。从事营销工作的人,由于职业的关系,讲话一定要掌握好尺度,什么时间说什么话,应该怎么去说。它不同于日常生活彼此交流时的用语,一定要有职业特色。
一商场里的营业员小张很会做生意,每个月的销售额都要高出其他营业员一大截,有人问他原因:“你有什么高超的技术,生意兴隆,是不是因为你能说会道啊?”他回答说:“不是。”
一天,一位顾客站在柜台前左顾右盼,时不时用手摸摸柜台上的布料,但却没有买货的迹象。小张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位顾客是有买布料的意向,于是忙上前去说:“您是想要这种布料吗?这块料子很不错,但是您仔细看看就能发现,它染色深浅不一致,如果我是您,就不要这一块,而买那一块。”说着,就从柜台里抽出另一匹布料,展开接着说:“您年龄和我差不多,形象气质都很好,穿这种料子的衣服会更美观、更大方,价钱只比您刚才看到的那种每米多三块多钱,一身衣服下来也就只多七块多,您看看哪个更合算些?”顾客被小张的热情、坦诚打动了,买下了他推荐的料子。
商场上,生意能否做成,主要看你是否有一套说理的言辞。将心比心站在顾客的角度为他精打细算,就会降低对方戒备心理、防御心理,使其产生认同感,故而促使交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