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孩子信念的力量(1 / 1)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有将近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栋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过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一个有信念的人,是不会惧怕困难险阻的,因为他们的心里始终绽放着一朵艳丽的信念之花。这朵花可以给他们希望、给他们力量。

作为家长,我们应赋予孩子信念,这样,孩子才会在挫折面前表现出勇敢、无畏。信念是根脊梁,支撑着一个不倒的灵魂,支撑着人生的大厦;信念是盏明灯,照亮着一个期盼的心灵,照亮着人生的殿堂;信念是个路标,指引着一个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人生的道路。

我国现代作家丁玲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能适应。”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人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在美国纽约,有一位叫亚瑟尔的年轻警察,在一次追捕行动中,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个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现已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纽约市政府和其他各种组织授予了他许许多多勋章和锦旗。纽约有线电台记者曾问他:“您以后将如何面对您现在遭受到的厄运呢?”他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他那只完好的眼睛里透射出一种令人战栗的愤怒之光。

这以后,亚瑟尔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9年后,那个歹徒终于在亚洲某个小国被抓了,当然,亚瑟尔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了英雄,许多媒体称赞他是最坚强、最勇敢的人。

半年后,亚瑟尔却在卧室里割脉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他自杀的原因:“这些年来,让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了,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信念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它可以让一个又跛又瞎的人奔走9年,战胜厄运。而一个人一旦没有了信念,又是多么的可怕,它能让一个坚强的人走向死亡。

既然信念可以战胜一切畏惧与困难,那么,我们应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坚定信念呢?

第一,让孩子认识到信念比挫折还大,不管什么时候,信念都挂在心头。

第二,遇到挫折时,让孩子放下包袱,因为只有放下挫折,才能拿起信念。

第三,经常提醒孩子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第四,给孩子的梦想、目标分段式,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