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学校(1 / 1)

美国西雅图有一大群富豪,他们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让自己以及心爱的孩子过上奢侈的生活。但是,他们却以一种平民的生活方式,言传身教,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领会到节俭的重要性。

富豪也会安排自己的孩子去参加“饥饿体验”活动,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生存现状。一些有条件的美国家长,还会带着孩子一起去非洲等贫穷地区或国家参观。在日常生活中,美国家长领着孩子一起到社区或孤儿院去做义工,这种事情十分普遍。据说,“夏令营”、“军事训练营”等一些活动也是最受美国家长和孩子欢迎的项目之一。

5岁的Ailin与罗里两兄妹在体验饥饿以后告诉家中的保姆:我现在才知道在我们美国,有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在全世界,至少还有2亿人靠要饭才能活下去——他们平时吃的饭菜比我们饥饿时吃的还要差!原来,爸爸说非洲贫困地区的孩子一年的生活费只有100美元的事是真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父母总是不断地、尽力地让孩子远离苦难,远离贫穷,但实际上,当孩子真的看不到贫穷,不懂得苦难之时,他原本天真、善良的心灵亦会变得麻木不仁、冷酷、甚至永远不会成熟。其实,苦难是一所学校,因为苦难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让孩子尝试生存的艰辛,有利于孩子坚强意志、健康心智、承受能力和坚忍不拔的生存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一旦雏鹰能够起飞,老鹰便会立即将他们逐出巢外,让它们在空中做飞翔的练习。正是有了这种锻炼,雏鹰才能够更好地展翅飞翔,才能做追逐猎物的高手,将来成为百鸟之王。

困难与挫折能够磨砺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潜能。许多人因为没有经历过苦难的锻炼,因而无法发挥自身的潜能。

福特公司“野马跑车”的策划者——李·亚科卡就是一个历经坎坷与挫折的人。可也正是苦难、坎坷的经历,激发了他无限的潜能——

亚科卡1924年出生于美国。大学毕业的时候,福特汽车公司正在为宾夕法尼亚州物色一个汽车推销员。于是,他选择了推销员的工作,开始了艰辛的职业生涯。

亚科卡努力工作,终于在福特公司获得了晋升的机会。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也影响到福特公司,公司大批裁员,亚科卡又重新做起推销员的工作。

后来,亚科卡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费城地区的销售经理助理。与公司共患难度过了几年后,福特公司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汽车的安全设备上,亚科卡是这次改革的主要发起者,但是,这次亚科卡失败了,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失败并没有影响到亚科卡积极创新的精神,他愈挫愈奋,又组织开发“野马”车,创造了汽车销售史上的奇迹,亚科卡也被称为“野马”之父。

正当亚科卡在福特的职业生涯越来越辉煌的时候,他受到亨利·福特二世的排挤,亚科卡被解雇了。不仅如此,由于受亨利的威胁,朋友也不敢和他来往了,这位汽车奇才和他的全家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亚科卡没有向命运屈服,决心再次寻找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接受了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的聘请,担任总裁。经过几年的拼搏,克莱斯勒公司走出了困境。

在亚科卡小时候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鼓励他不要放弃,分析受挫的原因,然后想办法克服困难。每当遭遇挫折时,他就鼓励亚科卡说:“太阳会出来的,它会照常出来的。”正是父亲的积极态度,使亚科卡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勇敢面对,想办法克服,一次次克服困难,一次次起死回生,创造出一个个神话,从而实现了人生的辉煌。

亚科卡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总是无处不在的,越是困难的生活,越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质!对于孩子来说,经历苦难往往能够激发他们克服困难、抵制困难的力量。这就好像森林里的橡树,经过千百次暴风雨的摧残,非但不会折断,反而越来越挺拔。

作为家长,我们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替孩子去解决困难,所以应该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困难。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不要担心挫折,应该担心的是,怕挫折而不敢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孩子就会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孩子也会更加积极地去奋斗,去努力。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经历不到什么挫折,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置一定的障碍。

设置障碍可以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如果运用得不好,反而会刺伤孩子,抑制孩子的积极行为。因此,家长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方法,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障碍要适度。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受挫经验的多少,加以严格的区别。年龄越小的孩子,设置的障碍就应越小,障碍发生的频率也应该越低。受挫折多的孩子,设置障碍要少,甚至可以不设置障碍。

第二,与鼓励相结合。设置障碍应与鼓励和表扬结合起来。当孩子排除了障碍,战胜了挫折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赞扬,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

第三,对“一帆风顺”的孩子,因为他们经常受到赞扬,所以要给他设置一些挫折是非常必要的。对那些受到挫折比较多的孩子,性格过于内向脆弱的孩子,是不宜采用设置障碍的方法。

第四,设置设置应该具有渐进性。障碍应该逐渐加大,逐渐增多,不应该在开始的时候就给孩子一个下马威,否则可能把孩子的自信心摧垮。

第五,设置障碍的保密问题。在多数情况下,设置障碍事前不必让孩子知道,但在有些情况下,比如障碍的难度很大,担心孩子经受不住刺激等,可以先与孩子一起商量:问题可能难到什么程度,可能遇到哪些困难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可以增加孩子排除障碍的可能性。在艰难地获得成功之后,孩子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积极行为所获得的良好结果。

第六,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情绪。孩子遇到障碍,受到挫折是难免的,有时可能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家长应该有这种思想准备。对一般的不良反应,家长可以不去理会;但是如果孩子情绪反应过度,家长要进行必要的心理上的支持。家长要对设置障碍有清醒地认识,这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快地发展,不能单纯为了设置障碍而设置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