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一门必修课(1 / 1)

有两个农夫在各自的田地里许愿。

一个农夫说要他的地里不要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冰雹、不要虫害。

另一个农夫说,这些都没事,只要我能看着我的麦子还存在、还活着就行。

结果,那一年,天气都随了他们的愿,那个什么都不要的农夫,麦穗果然结得很大很多,但是麦穗里面却没有一粒麦子,全部是空的。而另一个农夫那看上去只是短短的麦穗里面却是丰满的果实。

第一个农夫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般“呵护”麦子,反倒没有让麦子生出“感激”之情,结出丰硕的果实,而另一个农夫的那些饱受风雨侵袭过的麦子,却能够无怨无悔地献上丰硕的果实?这是多么不公平呀!

其实,道理很简单,温室里的鲜花生命力永远比不上山间的野草,没有经历过风雨的麦苗决然不会为了生存努力寻求发展。只有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起来的麦苗,才能在挫折与磨难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收获秋日的丰盈。

同样,对于孩子来说,必须要经历风吹雨打,孩子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抗挫能力,抗挫能力的强弱,归根结底取决于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挫折教育。有关专家综合分析抗挫能力差的孩子发现,他们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缺点:

第一,性格软弱,经不起风雨。性格软弱主要是因为孩子缺乏锤炼所致,最终还是因为家长过分的溺爱所致。

第二,缺少挫折经验。孩子从小就在保护伞的庇护下,没有经历什么挫折,历经了也是家长帮助解决了。

第三,对挫折情境的敏感度过高。有的孩子防卫心理太强,对一点不顺心的事,就无限放大,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缺乏对遭遇挫折孩子的引导。

第四,预见水平低。绝大部分的家长都在尽量给孩子规避挫折,遮风挡雨,孩子对前方路上的苦难会一无所知,过分的高估了自己,一旦遇到问题后难以接受,这主要是一种心理落差导致。

第五,体弱多病。家长对于体弱多病的孩子往往会倍加关心,孩子缺乏主动性,当家长不在身旁时,体弱多病的孩子就更容易遭受挫折,在别的孩子相比之下,体弱多病的孩子就会变得软弱,甚至自卑。

总之,孩子抗挫能力的强弱跟家长平时的引导息息相关。巴菲特之所以能荣登《福布斯》富豪榜榜首,是因为从小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打造而成:巴菲特5岁时就在家门口摆地摊向路人兜售口香糖;6岁因为买一本自己喜欢的漫画钱不够,向父亲索要钱,父亲拒绝了他,叫他自己去挣;上大学时,他就开始在父亲的工厂做流水线工人,打工偿还家长给的学费与生活开支。可见,钢之所以硬而韧,是因为经过了火炉的历练。同样,要想孩子成钢,就必须把孩子推入“火炉”不断煅烧。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应如何增强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第一,告诉孩子“挫折”并不可怕。挫折未必总是坏事,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同样的挫折既可以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也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其奋发向上,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这时,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要勇敢”,“你一定会做得更好的”。家长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同时,还应让孩子明白人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与自信心,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第二,适当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体验挫折。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他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第三,应为孩子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作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通过成功的自我激励,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信心。另外,不管什么原因,当孩子不能面对挫折时,家长应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如“这点小事,怕什么,让我们一起克服”。

第四,让孩子了解挫折和成功的关系。遇到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没有挫折也不一定就是成功,教会孩子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只有真正了解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孩子才会越挫越勇,变得更有耐挫力!

第五,教会孩子对待挫折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原因。家长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对待挫折的方法,如自我鼓励:“这次虽然没得到第一名,但比以前有进步了。”心理补偿:“我跳舞不行,可域画不错,要努力画,争取参加书画比赛。”对娇生惯养的孩子,不妨让他受点冷落。

第六,注意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社会学习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孩子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因遭受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才的爱迪生、华罗庚;战胜病残而卓有成就的海伦·凯勒、张海迪等,这些优秀人物的事迹都会给孩子带来鼓舞的力量。

第七,教孩子学会处理挫折。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要负责;要让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尝尝吃苦的滋味;要培养孩子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不能半途而废;要培养孩子学会调整心理,若困难实在解决不了,该放弃就放弃,不要“不撞南墙不回头”;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一个人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的。家长的责任,就是尽力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和挫折后的恢复能力,使他们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

第八,给孩子讲英雄故事,让孩子读励志书。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如能经常观察和模仿身边的或书上、影视中介绍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比如,无论是书中还是后来拍成电影及电视连续剧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翁保尔同困难顽强抗争,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都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充满信心,笑迎挑战,披荆斩棘,开拓向前。验证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至理名言的强大生命力。所以,家长平时要注重利用榜样向孩子进行说服教育,让孩子从小懂得逆境成才的道理,让孩子知道每个成功的人,都是在与困难挫折的抗争较量中,经过顽强拼搏,最终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