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令自己头痛伤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一无是处,没有一点长处,完全没有才能。这样的想法是十分不可取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如果能使他们的兴趣得以发展,他们一定能在这个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有许多名人在小的时候也很调皮,伤透了大人的心,可是,他们的家人从来没有对他们失望过。所以,家长一定不要轻易对自己的孩子下否定的预言。
可以肯定地说,一个孩子是在周围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寻找方向不断前进的,家长对他们的评价至关重要,肯定的评价会使孩子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好的激励作用;否定的评价会使孩子心理不愉快,一方面可能反思问题,努力改正,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减弱自信,产生自卑。任何一个孩子,渴望被别人肯定的心理需要,都大大超过被否定的心理需要,这就是为什么家长要坚持表扬为主、激励为主的原因。
一个人的前途是很难预料的,今天有很多的成功企业家,在三十年前、二十年前还是农家子弟呢。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取决于主观的因素外,还取决于外部条件和环境,那就是机遇。同样,一个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还漫长,一个不管现在多么平淡无奇的人,只要对将来抱着“前途大有可为”的希望,就会激起无穷的力量。
据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孩子犯罪就是因为在家受到家长的藐视,而产生了挫折感。于是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自暴自弃。这是因为不论孩子的年龄大小,家长对他们前途的否定,都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打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讲的话,对他们更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即使没有产生什么不良的后果,在人格上也会形成极大的负数。
有一个上初一的孩子在日记里这样记述——
小时候爸爸妈妈对我倍加爱护和体贴,让我感到生活是那么的充实,又是那么的愉快。可长大后,你们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但不理解我,还时常否定我,使我觉得无地自容。
记得一次数学考试,因为那时姥姥刚刚去世不久,妈妈心里万分难过。可我偏偏又没考好,回到家后,我胆怯地从书包里慢慢地拿出卷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您看了后竟然大怒:“78分,怎么考得这么差?你以后注定考不上大学。”您大喊着,我顿时吓了一跳,一下子哭了起来。“还有脸哭,你只能做乞丐。”您大喊道。我听了哭得更厉害了。我因为生气,拿着卷子,三步并作两步,就走到屋里,“啪”的将门关上。事后我觉得这样也不对,于是就去向您认错。
谁知,我刚想认错,您就对我说:“去,你这个乞丐!”这句话使我深感痛心,我想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考试,难道我真的就那么无可救药了吗?我心里乱得一团糟,觉得什么都无法挽回。忽然之间,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废人,再也没有变好的机会了。我只得走出里屋,无力地推开自己的房门,静静地坐在那里。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也正因为这样,我的家庭变了,变成了一个经常吵架的家庭。
亲爱的爸爸妈妈啊,你们对我的了解还太少太少,我不希望在一个总是被批评、责备、否定的环境中生活。我想有个快乐的童年,也希望我们家能像以前那样温馨快乐。
所以,作为家长,不要因为看到孩子3岁了还不会说完整的话,就怀疑他智力是不是有问题;不要看邻家孩子会背唐诗会计算,就埋怨自家孩子怎么还不会;不要看到孩子上小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屁股坐不住,大脑就亮起了“红灯”:会不会是得了多动症呀?于是四处求医问药;不要看到孩子考了80多分,神经马上绷紧,急急网上求询:我的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呀!我都绝望了!
爱迪生上学才3个月就被老师责令退学,如果她的母亲也和老师一样对爱迪生失去信心和耐心,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发明大王;爱因斯坦4岁多还不会说话,上小学后也被认为是低能儿,但他父亲耐心的鼓励一直推动着他不断取得进步;美国历任总统中,堪称好学的威尔逊到9岁才学会26个字母,12岁才识字;小时候的达尔文在父亲的眼里简直是游手好闲之辈,整天打鸟、玩狗、抓虫子,但最后父亲还是放弃让孩子学医的愿望而把自己融到孩子的爱好中去……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其实,孩子的希望不是毁在他自己的手里,而是最先毁在他家长手中——因为他家长首先失去信心了。所以,永远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要辩证地看待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成与败,要接纳眼前的现实,接受孩子之间的差别。
同时,家长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孩子成长长河中的触礁现象,以信任的眼光欣赏孩子的与众不同,独特个性。相信孩子能行,用欣赏的、信任的、鼓励的、爱的眼光等待孩子成长。
我们都知道,个体的差异、先天的禀赋、后天的教育等等都造成孩子之间的千差万别。就像人的手指头有长短,孩子也是各有千秋。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指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智力结构和侧重点。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交际上如鱼得水却不擅长写作;有的内向害羞但写起文章妙笔生花;有的唱歌会跑调但数学却很好;有的不喜欢画画偏喜欢体育运动……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是个“差生”,因为他总是调皮捣蛋,他的老师训斥他:“咱这个班里,最没出息的就是你!”郑渊洁不服气:我作文好,我有想象力,咋就没出息?果然,从未上过大学的他后来成了当代颇有影响力的童话作家。当有人采访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找到了最佳才能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这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特殊能力,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也许,家长对孩子下否定的预言只是想激发孩子向上的心态,可是,这样的效果是非常糟糕的。年龄小的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差,自然会有些相信家长的话。他们会想:我就是这样子了,再努力也没用,不会有什么改变了。这样,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攻击性行为增多,与家长冲突频繁发生,从而使家长陷入更大的烦恼之中。
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是有些家长比较明智,巧妙地度过了危机。聪明的家长在对待孩子时总是相信孩子是好的,相信孩子是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