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伤害孩子的话(1 / 1)

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多说能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话语,拒绝那些伤害孩子的话溜出自己的嘴。

提起对孩子的伤害事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被人抢劫、勒索、欺负、性侵害以及被家长或教师体罚等等。但是对孩子而言,他们怕的“软”伤害远胜过这些“硬”伤害,在他们的心中,排在第一位的伤害是软性的“语言伤害”。“中国少年平安行动”组委会曾公布了一项内容为“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家庭伤害”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1.45%的被访孩子认为家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是一位作家笔下的邻居:

我的邻居拉金斯太太有个淘气的儿子卢克,大家都认为他很淘气,不听话,我却不这么认为。当卢克跟小朋友们玩时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而一旦拉金斯太太出现,他就表现得不一样了。如孩子们在沙地上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只听见拉金斯太太在很远处喊道:“卢克,你要是再把衣服弄脏,就别想吃晚饭了!”可怜的卢克看了一眼已经脏兮兮的衣服,就继续挖沙子玩。过一会儿,拉金斯太太又喊道:“卢克,回家吃饭了!你要不回来我再也不管你了,你这个不听话的坏孩子!”她这种叫喊经常没有任何结果,每次都会以小卢克被她强行拎着耳朵拽回家收场。她的做法,别说是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成年人也会无所适从,怎么可能不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在动怒的时候,往往口无遮拦。因为是对自己的孩子,觉得有资格骂,所以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有时觉得说得越难听,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其实,他们哪里想到,许多话是有严重后果的,绝对不能说出口。一旦说出,对孩子就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尊严!假如连尊严也随便被践踏,他还算一个独立的人吗?孩子虽小,但一样有生存的权利、做人的尊严。忽略孩子的基本权利,这样的家长是不合格的。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孩子是我生我养的,我怎么不能说他?”没错,是你给了孩子生命,给了他生存的保障,但生他是你自愿的,养他则是你的责任。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也不是家长的奴隶,家长有什么权利剥夺孩子的尊严呢?

家长不妨静下心来想一下,假如自己在家长的辱骂中成长,你会是什么心情?那是何等的痛苦难受呀!

自信、自立的基础是自尊。一个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自尊是残缺的,他的内心是自卑的,将来,他如何有信心面对生活和事业?一个从小失去尊严的孩子,长大后会堂堂正正做人,抬起头来走路吗?假如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将来像奴隶一样,那么就把尊严还给他!

家长要避免对孩子的“语言伤害”,并不是件难事。下面的建议,供家长参考。

第一,要清醒认识到“语言伤害”的严重程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第二,要多鼓励孩子,采用积极性语言教育孩子,时时刻刻注意不对孩子说伤害他们的话,尤其是在“恨铁不成钢”或气急的种种情况下,更要保持理智,控制好情绪,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循循善诱。

第三,讲究批评的艺术,要以提醒、启发来代替指责、训斥。如用“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鼓励孩子有更努力的动机,用“没关系,慢慢来,尽力而为”帮助孩子调整焦虑、紧张的情绪,等等。

第四,要做好自我调整,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是语言,功效却截然不同。家长们若要科学地教育孩子、关爱孩子,就该多用“良言”,禁用“恶语”,以免对孩子造成“语言伤害”,酿成无法挽回的过错。作为家长,为了孩子,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吧。以下这些话语请一定要避免:

1.滚!

2.烦人!

3.你考这么多就够了??

4.我数1、2、3,不然我就打了啊!

5.再粗心,你试试!

6.再敢顶嘴,一巴掌打死你!

7.妈的,你不想活啦!

8.孩子,我们全靠你了,你可要挣大钱呀!

9.没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

10.反了你了!

11.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12.屁股痒了是不是?

13.这么大了,一点出息也不长!

14.你考不好,对得起我吗?

15.不好好学习,就像小要饭的一样了!

16.你简直笨得像猪一样!

17.等你长大了,家长就老了。

18.你不听话,我不要你了!

19.好了,我再也不管你了!

20.你看人家××!

21.我快被你气死了!

22.这日子没法过了!

23.你怎么总是跟好人不一样?

24.看你爸爸回来不扒你的皮!

25.养了你这么不听话的孩子!

26.你不想想是谁给你饭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