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己的天赋(1 / 1)

美国心理学家玛窦·汤姆指出,“一个人要成功、成才并不难,关键是要有天赋作指引。”这话一点也不假,天赋就是天分,拥有天赋就等于把握了成功的钥匙。

所谓“天赋”,是指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针对特别的东西或领域的特殊天生执念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别于其他人的速度成长起来。比如,所有媒体在评价杰克逊时都说:“他那独特的声音,创新的舞蹈,他那惊人的音乐天赋和与生俱来的明星气质,让所有的人感动!”“杰克逊对后世最大的启发是:音乐是天才的产物,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天赋和远见都是很少见的,他是世界赐予我们的礼物!”可见,当天赋被挖掘、被发现时,离成功、成才就只有那么一小步了。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伊蕾娜·居里和艾芙·居里。她们都很优秀,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她们的成功应首先归功于她们的母亲,因为正是居里夫人第一个发现了她们各自的天赋。

居里夫人的家教观是,发现女儿某种天赋领域的创造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只会考满分的冷知识。

早在女儿们牙牙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开始对她俩的天赋进行了开发,她在笔记本上写道:“伊蕾娜在数学上聪颖,艾芙在音乐上早慧。”女儿刚上小学,居里夫人就让她俩每天放学后在家里再参加1小时的智力活动,以便进一步发现其天赋才能。当她俩进入塞维尼埃中学后,居里夫人让女儿每天补习一节“特殊教育课”:或让由·佩韩教她俩化学,或由保罗·郎之万教数学,或由沙瓦纳夫教文学和历史,或由雕刻家马柯鲁教雕塑和绘画,或由穆勒教授教外语和自然科学。每星期四下午,由居里夫人亲自教两个女儿物理学。

经过两年的特殊教育后,居里夫人觉得,伊蕾娜性格文静、专注,迷恋化学并立志要当科学家研究镭,这些正是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而艾芙生性活泼,充满梦幻。居里夫人便先让她学医,然后再引导她研究镭,又激励她从事自然科学,可艾芙对科学不感兴趣。经多次观察,居里夫人才发现艾芙的天赋是文艺。这种不断发现孩子天赋的家教理念,指导着居里夫人通过成功的家教使女儿伊蕾娜·居里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而获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也使艾芙·居里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文学作家。

可见,天赋是人的一种先天具有、无师自通的素质。在母体中8个月的胎儿,对宇宙万物中的声、光、图案、色彩、景物等已有着某种天然的交融感应。毕加索对线条、色彩和空间就有这种交融感应的天赋潜能,一旦作画,就得心应手一挥即成。当然了,有再好的天赋也需要发现,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领域里蕴含着某种天赋。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只是很多孩子的天赋从小就被埋没了。家长应学会努力发现孩子的天赋:

第一,从兴趣看天赋。儿童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其天赋的闪光点,那么,家长在平时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接连不断地提出某一方面的问题,聚精会神地听某方面的讲述,或津津有味地谈论某一领域的事情;是否主动地参加或观察某个活动;是否专心地做某方面的小实验;是否经常购阅某一方面的书籍;是否特别珍惜某些物品等等。另外,家长可多与学校的老师联系,并与孩子一起玩耍、散步、旅游,以便发现孩子的爱好与兴趣。

第二,从行为看天赋。每个孩子在日常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家长应随时留心观察孩子的灵性所在。所谓灵性,指孩子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出色,优于其他同龄儿童,表现为对某些知识一点就通,容易入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强,热情长久不衰。如开始说话很早,对语言的记忆力较强,喜欢讲故事,这表明孩子有语言天赋;如孩子爱听车或船的鸣笛声以及其他有节奏的声音与乐曲,学习新歌曲毫不费力,这表明他有音乐天赋;如对分类与图形颇感兴趣,擅长下国际象棋或跳棋,喜欢问抽象的问题,表明他有逻辑数学天赋,在数、理、化等学科方面有优势;如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天文、地理和自然现象的知识感兴趣,表明他有空间想象天赋,长大后极可能成为自然科学领域的佼佼者。

第三,从性格看天赋。孩子的个性也是其天赋的“显示屏”。密歇根大学的专家在20年前对125名3岁到10岁孩子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孩子在同别人发生意见分歧时的态度予以性格分类,并与现在的情况进行对照研究,发现那些意见一旦被否决就直掉眼泪的孩子,感情脆弱、敏感,日后大多数成为有艺术天才的人。相关人士的解释是:这类孩子从不学习试图解决冲突,因此长大后的内心世界比较丰富。而那些总想方设法在语言上达到目的、喜欢作立论性发言、显得自信的孩子,长大后许多人成了法官、新闻记者或律师。至于那些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脱口而出、为证明自己正确而捶胸顿足、态度咄咄逼人的孩子,日后容易成为部门的领导或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