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阴药膳荟萃(1 / 1)

会吃不生病 小雨 947 字 3个月前

阴虚体质多为肺、肾、胃阴虚,与血虚症一样,多为人体精血的亏耗,如面色苍白、口燥心烦等。肾虚主要表现为头昏耳鸣、头晕目眩、牙齿松动或疼痛、口燥咽干、腰膝酸痛,遗精早泄、性欲亢进。肺肾阴虚多消瘦,常见于肺结核、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对于阴虚体质的患者来说,在选择食疗药膳时,应具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常用的补阴类食疗药膳方小辑如下。

1.团鱼理嗽汤

团(甲)鱼1只,柴胡15克,前胡15克,贝母15克,知母15克,杏仁15克。

①团鱼宰杀后去内脏洗净。

②团鱼与药物一同入锅,加水煮至肉极烂,去骨、甲、裙边,药渣。

③汤汁进一步浓缩成胶状。

食团鱼肉、饮汁。

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2.土茯苓龟

土茯苓30克,乌龟1只,盐适量。

将乌龟去头、甲,洗净,切块。土茯苓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至汁浓时停火,去渣留汁。将药汁、龟肉、盐入锅,加水少许,共炖至龟肉烂熟时停火即可。

每日1~2次,食乌龟肉、饮汤。每日1剂,连服8~10剂。

善滋阴养血,解毒利湿。

3.玉竹瘦肉汤

猪瘦肉250克,玉竹100克,葛根60克,葱白15克,淡豆豉15克。

①将玉竹、豆豉、葛根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葱白洗净,切成葱花。

②把玉竹、葛根、猪瘦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旺火煮沸后,小火炖1小时,再放入豆豉、葱白煲沸,调味后即可。

吃猪肉、喝汤,趁热一次服完。

滋阴清热,解表去邪。

4.黄精炖猪瘦肉

黄精50克,猪瘦肉200克,葱、姜、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将黄精、猪瘦肉洗净,分别切成长3.3厘米、宽1.6厘米的小块。将黄精和猪瘦肉块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生姜、食盐、料酒,隔水炖熟。

食用时,加味精少许,吃猪肉、喝汤。

养脾阴,益心肺。适用于阴虚体质的平时调养以及心脾阴血不足所致的食少、失眠等症。

5.红杞蒸鸡

枸杞子15克,母仔鸡1只(约1000克),生姜18克,食盐、料酒、葱段、胡椒粉、味精各适量。

将鸡宰杀后去毛及肠杂并洗净,葱切成段,生姜切成片,鸡肉放锅内,用沸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再将枸杞子装入鸡腹内,放入盆中,腹部朝上;生姜、葱段放入盆内,加入清汤、食盐、料酒、胡椒粉,将盆盖好,用湿棉纸封盆口,放入蒸笼内大火蒸2小时后取出,揭去盆口棉纸,拣去姜片、葱段等不用,放入味精即成。

可佐餐食用。

补肝益肾。适用于男女肝肾阴虚所致的各种疾病。

6.酒炖鳗鱼汤

鳗鱼500克,生姜30克,黄酒500毫升,食盐20克,醋10毫升。

①将鳗鱼去鳃和内服,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黄酒、水适量。

②将锅置旺火上烧沸后,改成小火炖熬至肉烂熟即可。

佐餐服食。食用时,拌入食盐和醋。

养阴,清退虚热。

7.桑葚酿馅鸡

桑葚6克,净鸡1只(900克),猪肉馅150克,葱20克,水发玉兰片40克,姜25克,精盐2克,酱油25克,花椒2克,桂皮5克,鸡蛋黄1个,八角1克,糖色1克,水发海米10克,猪油100克,高汤250克。

①将鸡蛋黄放入碗内,加猪肉馅、高汤、葱、姜各5克,水发海米和桑葚切片,玉兰片切丁,以上原料放在一起拌成馅。

②将净鸡从脊背劈开,把拌好的馅装入膛内。

③把鸡用开水烫出亮皮,抹上糖色。

④勺内入猪油,油热时将鸡放入,炸至虎皮色时取出。

⑤把鸡放入大碗内,加入高汤、葱、桂皮、八角、花椒,上屉蒸熟取出,脊背朝下,扣在大盘内。

⑥锅内放原汤75克,加湿淀粉、明油勾芡,浇在鸡身上即成。

可佐餐服食。

补肝,益肾,息风,滋液。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等症。

8.白豆蔻炖雌乌鸡

母乌骨鸡1只(选购时,见鸡舌黑者,则有知骨肉俱黑,入药较好),豆蔻30克,草果2枚,调料适量。

①将母乌骨鸡宰杀,煺毛,剖肚去肠杂,洗净备用。

②将豆蔻、草果炒存性,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填入鸡腹内,用线缝口。

③锅内放清水,煮鸡,煮至极烂为止。

④去药袋,调味即成。

早、晚空腹时吃鸡肉、喝汤。

养阴退热,补中止渴,行气暖胃。

9.阿胶麦冬粥

阿胶30克,麦门冬15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先将阿胶捣碎,备用。将麦门冬切碎,以冷开水捣绞取汁。再将糯米加适量水煮粥,待粥煮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麦冬汁,边煮边搅匀,视粥稠胶化即可。

每日1剂,早、晚温热服食。连服3天。

阴补虚,养血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