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药膳时,补药不是随意可以加入的,必须根据食用者的体质及药物的效能、应用范围,有目的地选择使用。补益药物一般分为补气药、助阳药、养血药、滋阴药四大类。
1.补气药
又称益气药,就是治疗气虚病症的药物。常用药物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紫河车等。适用于疲乏无力、四肢倦怠、语言低微、气急喘促、易出虚汗、易患感冒等人服用,也可以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品服用。
2.助阳药
又名补阳药,就是能治疗阳虚病症的药物,主要作用是温补肾阳。常用药物有:鹿茸、仙茅、补骨脂、核桃、肉苁蓉、菟丝子、冬虫夏草、海狗肾、杜仲等等。适用于畏寒喜暖、神疲乏力、四肢清冷、小便频数清长、面色苍白、舌淡体胖等人服用。也可作为冬季御寒保暖、提高体质的保健品服用。
3.养血药
又叫补血药,就是用于治疗血虚病症的药物。养血药中,不少兼有补阴的功效,可以作为滋阴药使用。常用药物有:地黄、首乌、当归、白芍、阿胶、桂圆肉等。适用于面色萎黄、指甲发白、头晕眼花、月经量少或闭经、手足发麻、头发枯燥、皮肤痒等人服用。也可作为手术后、产后以及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保健品服用。但是,养血药性多黏腻,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人,应与健脾胃的药物同用,以免影响食欲。
4.滋阴药
又叫养阴药或补阴药,就是能治疗阴虚病症的药物。常用药物有:西洋参、沙参、枸杞、麦门冬、石斛、枸杞、玉竹、龟板、鳖甲、百合等。适用于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等人服用。对于经常熬夜、体质偏热的人,可以选择此类药物制作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