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建立权威与惩罚(1 / 1)

亲子沟通 刘翔平 4776 字 2天前

父母赢,在教育中是常见的结果,这其中涉及父母的权威问题。总体上父母比孩子更加有权力,但是,亲子关系的冲突也恰恰与此有关。

一、父母的权威及其有限性

什么是权威?权威就是说了算,具有控制和支配权。它起作用的方式是通过奖励与惩罚,是行为矫正式的。

父母很难想象家庭教育中没有权威的情形,也非常不易接受自己无权威的情形。

总体上讲,父母与孩子的权力是不可能对等的,父母的权力总是多于孩子。每一个父母都想在家里做一个有权威的家长,运用他们的权威去控制、指导和训练孩子,让孩子顺从自己,所有的家长都想树立权威,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对权威下一个定义,或找出权威从何而来。

父母的权威并不是靠单方面的力量就能形成的,它是父母在与孩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亲子交往的过程中,家长的“心理尺度”和孩子的“心理尺度”是不对等的。在孩子的眼里,家长的“心理尺度”要大于孩子,孩子会仰视父母,认为父母是世界上最高大、强壮而且博学有能力的人,孩子会把父母当成神来看待。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孩子惊叹于家长的见多识广,他们预言的准确性。“心理尺度”让家长拥有了对孩子的影响力与权力。

另外,家长对孩子拥有权力是因为孩子依赖于家长去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起就需要依赖他人获取营养和身体的安抚,他们自己不具备满足自己需求的手段。这些手段被父母拥有或控制,父母也就拥有“奖励”孩子的权力。比如,孩子渴了,家长会给他买一瓶水,满足孩子的需求,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得到了家长的满足。但同时,家长还可以运用“惩罚”的手段来控制孩子的行为。比如,当孩子伸手抢别的孩子的玩具时打他的手,孩子饿了,不给他喂食等。家长可以通过小心操纵“奖励”和“惩罚”来鼓励或消除孩子的某些特定的行为。

众所周知,人类和动物倾向于重复带来奖励的行为,避免或摒弃不会带来奖励或是带来惩罚的行为。掌握资源的父母可以通过奖励“强化”孩子的某种行为,通过惩罚“消除”另一种行为。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在被奖励和惩罚到足够多的次数后,家长就可以向孩子承诺:如果他们做出某种行为就能得到奖励,反之就会惩罚他们。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知道什么情况怎样做,家长就能给到自己奖励,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受到惩罚。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孩子变得越来越独立,不再那么无助,不再那样依赖家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家长的权力就会逐渐减少。家长会惊慌地发现,在孩子小的时候运用很有效的奖励与惩罚的行为矫正方法逐渐失去了效力。

长大的孩子不再迫切需要家长的奖励,对家长的惩罚也有了免疫力。他们会自行其是,在一定程度上,用自己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来获得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权力,不用再害怕家长的权力。

因此,简单的奖励和惩罚不再起作用,此时父母的权威要有可信度、公正性和威信,也就是说,长大的孩子已经具有质疑和挑战父母权威的能力。然而,我们要看到,在家庭中,权威并非简单地意味着说了算。父母的权威是在亲情中发生的,要具有一定的威信。父母的权威不是天赋的,也不是在育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的,它是在父母正确地行使并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孩子在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父母的权威不能靠对孩子进行“管教”或灌输来获得,而要靠家长做出模范性的行动在孩子心目中一天天形成。权威必须与威信结合才能真正起作用。

孩子在一天天成长,越来越有独立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作为父母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不能采取过去的简单的压制和专制方式。在与孩子沟通,父母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和尊重前提下,结合讲道理的过程,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纳、听从。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如果父母还是简单粗暴地使用奖励和惩罚对孩子进行行为矫正,把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强加给孩子,就会形成孩子的消极情绪,会使焦虑的孩子变得懦弱、胆小和紧张,会使孩子处于软弱、希望、需要、丧失、无助、依赖、神经质或被动的地位,会使逆反的孩子产生敌意和仇恨,公然反抗父母的权威,导致家庭冲突。

二、权威与尊重的结合

现代家庭教育要求父母既拥有一定的、合理的权威,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自尊心,不随意否定孩子的言行,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多用鼓励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多指导他们“该怎样做”,少批评他们“不该怎样做”。常与子女进行“朋友式”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子女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与子女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

亲子交流中,我们倡导父母的权威是合理的、灵活的,也就是说,在理解尊重孩子的情绪感受和自尊的前提下,来管理孩子。父母管教孩子的过程中,要理解和接纳孩子情绪,在孩子悲伤、孤独或兴奋、快乐时,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情绪关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对他的情绪。

接纳孩子情绪,不等于赞同孩子的情绪或看法,而是先接纳,再想办法改变。接纳的意思是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而不等于顺从。而关注、尊重理解孩子的情绪,方法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理解的前提,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感觉父母确实也努力从孩子的立场想问题了,共情了孩子的情绪。而共情这个方法,是所有方法中运用最多的,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和其他方法一同使用。共情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喜欢你、信任你,从而愿意听你的建议或看法。

如果说父母的权威主要通过奖惩来实现,那么威信和信任则是通过尊重与理解孩子来实现的,后者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具体来说,针对孩子的奖惩,一定要结合尊重与理解来进行。

第一,当家长在运用奖励训练孩子时,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认真地考虑孩子的需要和动机,考虑孩子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孩子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机和强烈的需求,才能够让奖励生效。家长如果试图通过提供一个孩子不是很需要的奖励来影响孩子,往往达不到效果。比如,家长承诺孩子如果他马上上床睡觉,就给他唱歌,结果发现孩子对此并不感兴趣。因为孩子对唱歌的需求没有一个很强烈的需求动机,所以不会产生良好的奖励效果。家长在运用奖励训练孩子时告诉孩子,如果他今天写完作业,等“五一”放假,就带他到外边旅游。你就会发现这个遥远的奖励刺激孩子立刻动手写作业的动力。发现孩子的动机与需要,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感受和情绪敏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想问题,而不是从自己的主观需要立场想问题。

第二,当家长在运用惩罚训练孩子时,要区分人格和行为,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打击孩子的人性和人格,而如果惩罚针对人格,孩子就会感觉到不受尊重,就会产生逃避。比如,父母批评孩子作业拖拉,不能说,“你简直不可救药,是一个懒人”而是说,“你今天作业又拖到很晚,既影响了你睡眠,又使我们为你担心”,要兼顾孩子的面子。

第三,惩罚时,一定要向孩子说明理由。当家长在运用惩罚训练孩子时,如果不告诉孩子他们为什么受罚,惩罚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其效果也是有限的。惩罚并不是目的,而仅仅是制止孩子错误的手段之一。若父母把惩罚看作是孩子过错的“罪有应得”,而不讲明道理,惩罚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要有原则并且前后一致。当家长在运用惩罚训练孩子时,受情绪影响,缺乏惩罚的连贯性。对孩子的同一种行为,父母情绪好时可能熟视无睹,情绪不好时则打骂训斥,这就给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造成了困惑。此外,如果对同一件事父母双方的意见有较大的分歧,一方坚决要惩罚,另一方却非要阻挡,这也会给孩子造成同样的困惑。

以上指出几种使用奖励和惩罚来训练孩子的局限性,这不仅需要家长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家长具有大量的时间与耐心来训练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行为。

三、脱离理解和尊重的奖励与惩罚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消极作用

尽管家长运用奖励或惩罚会有着各种严重的局限性,但是还有很多家长青睐这种方法。

小华从小因为父母工作忙而一直住在农村奶奶家,在他七岁的时候,父母把他接回城里一起生活。他爱劳动,关心集体,学习成绩中等。但是,由于他比较贪玩,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为此老师不断地向他的父母告状。加上他在农村养成的一些不讲卫生和不太文明的习惯,父母和哥哥经常对他谩骂甚至责打。用妈妈的话来说,“在家里没有他说话的余地”,亲子关系与手足关系都非常不好。

小华曾经对与他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说道:“我不喜欢这个家。”他非常惧怕父母和哥哥经常对他的惩罚。为了逃避惩罚,他学会了说谎;为了报复父母和哥哥,他多次偷窃家里的钱物。到了初中,他依然得不到家人与老师的信任,为此他丧失了信心,曾经三次离家出走。

小华的事例说明,惩罚的效果不但很差,而且惩罚的结果往往只能使孩子变得粗野、迟钝,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女士,给笔者讲述在她童年时期,家长的严厉管教对她的影响。她回忆起她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个典型的场景。

起因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她尿床了。父母为此大惊失色,说:“你两岁起就不再尿床了,现在都五岁了,怎么又尿床,越活越倒退了。”父母的话让年幼的她非常羞愧,以至于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非常担忧,好久都睡不着。但也许是因为太紧张,也许因为前半夜没睡着,后半夜睡得太香,第二天早上醒来,居然又一次尿床了。这下子,父母特别不高兴,说:“你是怎么搞的,昨天尿了床,今天怎么又尿了,是不是成心的啊?”当时他们住的是大院平房,有很多住户。她妈妈一边抱着湿褥子往外走,一边说:“这么大的孩子了还尿床,褥子晒到外面,让别人看到多丢人。”她爸爸板起面孔严厉地警告她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这两次尿床我原谅你了,再尿床我可对你不客气了。”

父母的话让小小的她内心充满羞辱感和恐惧,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晚上,她更害怕得不敢睡觉,直到困得坚持不住,沉沉睡去。结果是,她连着第三次尿床了。这令父母简直震怒,不但责骂,而且罚她当天晚上不吃饭、不喝水。虽然当天因为空着肚子睡觉,没尿床,但问题从此陷入恶性循环中,从那时起,她开始隔三岔五地尿床。父母越是想要通过打骂来让她克服这个问题,她越是难以克服。

一些孩子通过做出与父母的意愿完全相反的行为来反抗父母的权威。一位中学生在一次心理咨询中向笔者透露:“家长对我管教非常严格,放学后只能在家做作业,作业没有做完不许吃饭,不许出去玩,如果我贪玩没做作业,家长就会对我责骂甚至痛打。我不想学习,因为父母如此急切地逼我做个好学生,如果我学习了,取得好的成绩,就好像家长是对的,我是错的,我不会让他们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我不会好好学习的。”

实践证明,孩子会在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胁时激烈地反抗,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那些夺走了他们自由与独立的人斗争到底。

由于权力掌握在家长一方,常常使孩子在满足自身需求时遭受挫折,而这种挫折常常会转化为攻击。孩子会用上百种他们认为能报复父母的事情来对父母进行报复、攻击。

小明是学校出了名的“打架大王”,常常对同学拳脚相加,一次因将同学门牙打掉而受到学校的严重警告处分。在了解小明的成长背景过程后,笔者发现小明的父母从小就对小明实施体罚,只要小明做错事情,等待他的就是父亲的拳脚和母亲的巴掌,在他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想法,只要有同学招惹到他,他就会对其拳脚相加。此种行为的公式就是“你伤害了我,因此我也要伤害你。这样你以后可能就不会伤害我了”。

有些家庭里,孩子一旦犯下错误,就要受到严厉的批评或者惩罚,那么孩子日后不小心再犯错误,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躲避惩罚”,只有用说谎来弥补这个错误。当然孩子也许还不知道什么叫错误,但是他知道怎么才能逃避这个问题。孩子都会开始学习他们父母的价值观,他们会准确地了解什么是家长赞许的,什么是他们反对的。可以说撒谎是孩子对父母试图用奖励和惩罚操纵他们的做法的反应机制。九岁的小红一直在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本上笨拙地模仿妈妈的签名。可怜的孩子含着眼泪说,不敢让妈妈看到自己的成绩。因为妈妈曾经威胁过她,说成绩再不提高,就送她去读寄宿学校。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即使是成年人,也可能会因为他人跟自己想法存在差异而不开心、失落甚至勃然大怒,更何况孩子呢?孩子必须学会试着就自己的主张与周围人沟通、协调和妥协。比如,像下课休息时间,有的孩子想打篮球,有的孩子想打排球,都要用到学校的操场,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不愿退让的话,结局就是谁也玩不了。遇到这样的冲突与对立,自我中心的想法当然是自然的,但不是最佳的和合理的,关键是要兼顾他人的利益和对他人表示尊重。如果我们通过表达感受给孩子一定空间,孩子就会形成自主性。让孩子在这些状况中去学习应对之道。不管是靠猜拳来决定,还是协商决定这段时间你们先玩、下段时间换我们玩,或者大家一起先玩篮球,再玩排球,总之父母要相信孩子绝对有能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家长适当地引导孩子,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想法,了解别人和自己的差异,怎么去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共识,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的经验。

当孩子们彼此之间意见或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建议,但是尽可能不要帮孩子做决定,或是命令孩子执行你的指令,要把这些过程与环节最大限度地留给孩子自己。家长这样的方式,也是在传递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是在提醒孩子应对别人有更多的包容与接纳。要让孩子理解,你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别人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家长要教导孩子,不要认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就是胜利,要能包容其他人不同的想法,让不同的声音丰富我们的生活。当孩子与他人存在冲突时,让孩子学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要学会接纳与包容,这样孩子就会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四、化解冲突的语言沟通方式

化解冲突不妨从语言的改变开始,父母要学会区别下面的两种不同语言沟通方式及其不同效果。

(一)你向的信息

权威型家长一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从自我立场出发来要求孩子,对孩子设立的限制是单方面的,沟通的话语一般都是我要求你,或者你要如何。我们可将这种沟通方式概括为你向的信息,体现了指责。例如,“你必须在晚上十点之前回家——这是我们家的规矩”“我不允许你骑那辆自行车”“我们命令你不许抽烟”“我们禁止你和那个女孩交往”“我不允许你理这样的发型”“你怎么还不去擦窗户,提醒你多少次了”“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把外套丢在沙发上”“电视关小声点!难道你没看见我在打电话吗?你这孩子实在太不懂事了”。

我们可以看出,以上的沟通方式是我们所熟悉的“送出解决方案”,它们全部是你向的信息。你向的信息的特点在语言形式上,常以“你”字开头;内容上,矛头指向孩子,要求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孩子被强迫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本能的抗拒,导致冲突。

通常孩子只是需要从家长那里获得一些信息,以便了解家长对他们行为的看法,这样他们自己就能改变那些可能会令家长无法接受的行为。然而,孩子绝不希望家长通过使用威胁、强制等沟通方式来限制或改变他们的行为。

在我们内心烦躁、生气时,与对方的交谈通常充满怨气和指责。前缀以“你”为开始时,就难免掉入下列贬损孩子的陷阱里。

1.批评、指责

“你做事从来不用大脑”“你真是一只懒猪”“你是我见过最自私的小孩”“你是笨蛋吗?否则怎么会听不懂我的话”。

2.嘲笑、羞辱

“你是个被宠坏的孩子”“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好丢脸喔!考这么差的成绩”。

3.分析、诊断

“你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罢了”“你是故意惹我生气的”“你是跟屁虫,我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

4.教诲、训诫

“好孩子不会这样做”“如果我也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觉”。

当我们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不断地用贬损孩子的信息,通常不会有什么成效出现,因为贬损信息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将造成不良的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被父母错误的信息,一点一滴地践踏着,孩子的人格无法朝向健康而完整的方向发展。不止于此,童年形成的自我价值会延续到成年的发展,自幼缺乏自信心将种下导致个人终生心理障碍的因素。

(二)我向的信息

当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当时,父母如果不想使用责骂或警告的方式,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向的信息来表达,即我向的信息:我向信息是真实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感觉与经验,不包括对他人的评价。我向的信息通常只表达自己的现状及需要。

1.表白性我向信息

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孩子出去唱歌回来晚了,家长说:“你回来这么晚也不告诉我们一声,我感觉到很担心。”

2.预防性我向信息

例如,“如果你下次回来晚了,告诉我一声,我会感觉放心多了”“如果你记得把自行车锁好,我就不用那么操心了”。

3.肯定性我向信息

孩子的行为发生的当下或者发生之后,他的行为给父母带来愉悦、开心、感激、欣赏等正向的可接受感,父母描述孩子的行为,表达自己正向感受的一种我向信息。例如,“儿子,你会洗碗了,会分担家里共同的家务事情,我很开心”“儿子,你一口气写完作业没有停下来玩,看到专心的样子,我很欣慰”。

4.面质我向信息

孩子的表现令你不满意时,父母自然会产生负性情绪。此时,可以使用面质我向信息,即表达自己的批评与态度,但仍然以我向的感受为主。比如,孩子动作鲁莽,冲撞了你,令你感觉疼痛,这时你可以说,“哎呀,我感觉好疼!”但不必说,“你这个粗鲁的家伙,总是惹祸。不能老实一点”。

当父母沟通过程中采用我向信息,孩子就可以了解你的心情、感觉,行为可能自动改变,甚至激发孩子的良知。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说话方式:“你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我的心里很烦,我和你叔叔或阿姨在这谈话,都听不清楚”“早上你说好,一放学就回家,可是放学后一个多小时,都没有看到你回家,也没有接到你的电话,我心里很着急,也很担心,连晚饭都没有办法安心做”“我认为,学习、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我需要你帮忙”“我非常开心,你吃饭时,荤菜、青菜都吃”“你将水洒在地毯上,我非常生气,我又要花费时间清洗它,让我觉得很疲倦”。

例1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向的信息往往会获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位妈妈在亲子教育课堂里做了这样的分享。

有一次,我回到家中,看到儿子趴在地板上看漫画。我不知道多少次使用传统中的方法来纠正他这样的动作,包括命令式:“不准趴在地上看书。”劝告式:“趴在地上看书会影响视力,几岁就得戴眼镜?”威胁加恐吓:“如果你再趴在地上看书,我就没收你的漫画。”

但是这些方法的效果都只能暂时改变孩子的行为,没多久,孩子又故技重演了。

在亲子课堂的培训中,我学了我向信息。当我踏入家门时,又瞧见这一幕景象,于是我灵机一动,立刻温和地对着儿子说:“孩子,我非常担心你趴在地上看漫画,因为姿势不对、光线不够,可能造成视力恶化,我们家目前眼睛视力最好的人就是你,所以妈妈希望你有一双明亮又漂亮的眼睛。”当时,儿子没有说什么,立刻从地上爬起来。我惊奇地发现,从那天开始,就再也没看到过儿子趴在地板上看漫画的坏习惯了。

例2

有一位学生家长,同样用了我向信息解决了她和儿子的沟通问题。

她在家长培训体会中这样写道:儿子12岁,刚上七年级,正值逆反期,无论我说什么,他总认为是对他不利,一概不听,而且处处与我做对。有一段时间,怎么也无法与他交流,他总是心门紧闭,不给我一个与他沟通的机会。通过学习课程,我试着用我向信息的方法与儿子沟通,感觉效果很可观。

前两周,因嗓子不好,说话嘶哑,于是一天下班后,我先到家,就在大门把手上塞了便条,上面写道:“亲爱的儿子,妈妈最近嗓子不好,嘶哑得很,医生建议我少说话,希望你能理解妈妈。”然后就进厨房做饭了。不一会儿,儿子回来了,没想到,他竟端来了一杯白开水送到厨房,还破天荒地主动与我说话:“多喝点水吧!”看到儿子主动给我送水,我心里很高兴,心想孩子本性还是善良的,他是爱我的。那天我们渐渐地能沟通了,虽然谈的话不太多,但孩子毕竟肯开口与我交流了,我能了解他的心理动向了。

但逆反期的孩子总是好一阵子,歹一阵子,过了几天,儿子又开始不理我了。想了想儿子不理我的原因,我想肯定是这家伙最近一段时间作业多、压力大,自己不会调试,没办法向外面发泄,所以就又一次把矛头指向了我。面对这种情况,我又给孩子写了一张便条:“儿子,妈妈知道你上中学后很累,每天似乎都有写不完的作业。妈妈看到你每天那么多作业,也很心疼你,但你现在是中学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会越来越重,这个你应该做好心理准备。但是,儿子,你要时刻自勉:我是男子汉,我是不会被压垮的,压力越大,我的承受能力就会越强!儿子,实在哪天压力太大无法调节,在家里可以扑在妈妈肩膀上痛哭一场,这样,你就会感觉妈妈与你分担了一部分压力,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如果在学校压力过大,你可以独自一人跑到操场上,大喊几声,或者拼命跑几圈,这样也可以缓解压力的。儿子,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趁晚上儿子写完作业,洗脚时,我把便条交给了他。没想到儿子看后,哭着告诉我:“妈,这几天作业多得我都扛不住了,做学生真难啊!”说着还大声哭泣。我过去抱住了儿子,渐渐地,儿子松开了手。我问道:“孩子,感觉现在比刚才好些了吗?”儿子告诉我:“感觉好些了。”

以上两个实例,都是上课学员们充分运用我向信息获得的惊人效果。

其实,家长往往低估了孩子也会替他人着想的能力。在运用我向信息时,表达者对于孩子的行为,完全没有责备和羞辱的意味,他们只针对孩子的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困扰来加以描述,没有丝毫的人身攻击。这样的情境,由于不会对孩子的人格造成伤害,孩子自然会卸下防御的面具,愿意去聆听父母的感受。

孩子向来凭感觉处理问题,他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和难堪,他们常常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忽略了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家庭带来的冲击。但是,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告诉孩子真相,他们会在这种互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以下几个实例,是父母运用我向信息获得良好成效的对话。

例1

妈妈在打电话,孩子不断地来骚扰。

“我完全听不清楚外婆在说什么,如果你有话要跟外婆说,那我就先把听筒交给你好了。”

例2

女儿答应饭后帮忙洗碗筷,然而她却一再食言,临睡前还不断地要求妈妈讲故事。

“我不会为你讲任何故事,因为你答应帮忙洗碗筷却没做到,让我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除非你为自己的承诺负责任。”

例3

孩子用餐时间不肯吃饭,待父母上床后,才来抗议:“妈妈,我肚子饿死了!弄饭给我吃。”

“我现在要休息了,工作了一整天,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如果你愿意,电饭锅里有饭、罐子里有肉松,请你自己动手。否则以后请在晚饭时一起用餐。”

例4

妈妈帮上幼儿班的女儿穿衣服,她却一味地扭来扭去,使得妈妈没办法替她穿好衣服。

此时,妈妈只需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女儿:“你乱动的话,我就无法帮你穿衣服了。”

例5

孩子赖床,妈妈不断地催促,眼看上班的时间紧迫。

“我上班就要迟到了,请你立刻起床。”

这些信息诉说着父母的需求,但没有指责孩子不乖、懒散、愚笨的意思。

父母在不断运用我向信息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描述孩子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切实影响时会发现,感受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孩子行为的影响。你可以调控你的情绪,你的情绪由你自己做主。我们每个人渐渐地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孩子以前看似不可接受的行为,慢慢地也变得可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