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几种不恰当的表扬方法(1 / 1)

亲子沟通 刘翔平 1753 字 2天前

和批评一样,表扬也是亲子沟通,也要遵循亲子沟通的原则。理解和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表扬孩子,激发孩子积极的内部语言,把父母的表扬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奖励。因此,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某一行为表扬孩子,这种行为父母认为是好的,但是孩子不这么认为,那么这种表扬通常会被孩子拒绝或否认。

比如,父母:你今晚的球打得真好!快赶上教练了。孩子:还不是教练让着我。父母:你的作文一定会成为学校里写得最好的。孩子:我可比不上某某。

这些含有对孩子评价的表扬不但不会引起孩子的积极内部语言,反而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懂自己,觉得父母不就是希望自己把球打好,把作文写好吗?孩子内心会有一种被父母操纵或控制的感觉,加深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是不恰当的表扬。一般而言父母在表扬孩子时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形。

一、表扬孩子很聪明

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像下面这样的对话很常见。

孩子:妈妈,我们今天上数学课老师让我们玩九宫格了。

妈妈:是吗?那可不简单啊。

孩子:还好吧。我是我们班第一个完成的。

妈妈:宝贝真聪明!

在这种对话模式中,孩子自己内心的对话可能是:“我的确很聪明,老师也这么说的”“其实不是,就是老师在讲九宫格历史的时候,别人在叽叽喳喳对题目好奇的时候,我边听边想,比别人提前了一点而已”“不过是我以前见过,对九宫格很感有兴趣而已”。

父母可以看到,在表扬孩子时,孩子的内部语言是很丰富的。孩子的这些内部语言的启动直接形成了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影响孩子下一步的行为。

斯坦福大学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德韦克曾用了十年的时间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该实验设计了四轮拼图测试,选择了四百名五年级的学生,分别进行测试。

第一轮的测试非常简单,所有的孩子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一半孩子得到的是关于智商的表扬——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一半孩子得到的是关于努力的表扬——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你表现很出色。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中,有百分之九十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七年级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对失败的反应很是不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他们在测试中都非常投入,并且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他们大多喜欢这个测验;而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目就很沮丧。

接下来进行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的一样简单,那些被表扬努力的孩子,在这轮测试中分数比第一轮测试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这轮的得分和第一轮测试相比,却退步了大约百分之二十。

试验结果表明:表扬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成绩好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

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中,德韦克利用简单的两句话“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你表现很出色”来测试孩子对表扬的敏感性,结果也的确如预见的那样。

可见表扬孩子最重要的是激活孩子积极的内部语言,孩子对自己的肯定胜过父母的千言万语,表扬孩子可以掌控的努力胜过表扬孩子不可控的聪明。

二、没有针对性

孩子兴奋地给你演示她花了很长时间折的纸飞机,纸飞机飞出去以后转一圈居然能回到自己身边,孩子给她的飞机起了个名字——回旋式纸飞机。

孩子:妈妈,看我的纸飞机!

妈妈:太棒了!我女儿手可真巧!

孩子可能很失望,心里想:“我的纸飞机能转弯,我一直折一直折,这是我折了一星期才折出来的,我的纸飞机折得是我们班上最好的,我想让它怎么飞它就怎么飞,这些妈妈都不知道。看起来妈妈在敷衍我。”这些萦绕在孩子脑海里的话会让孩子很沮丧。

三、以偏概全

韩非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刻削之道,鼻莫若大,目莫若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表扬孩子也一样,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要给孩子留有提升的空间。

比如,上四年级的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成绩单给你看,成绩单上鲜红的96分在那儿跳跃。

孩子:妈妈,我们班这次的最高分!

妈妈:哇!我女儿好棒啊!考了全班第一!真是妈妈的好女儿!

孩子会顺着你的思路推理:我考了全班最高分,因此我是好孩子,我很棒!如果我考得不好了,那我就不是好女儿了?就很差了?

这样直接地对品性的赞扬,就像汽车的远光灯一样,不仅让孩子感到不舒服,而且晃得孩子什么都看不见了。这种表扬容易让孩子把一件事的成败等同于整个人的成败,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十分完美,会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不得批评,在竞争中经不起挫折与失败。

以偏概全的表扬容易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一是一切是,一非一切非的错误观念,从而有条件地接纳自己,易造成孩子的低自尊或过高的自尊。

四、明褒暗贬的表扬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试卷给你看,试卷上鲜红的96分在那儿跳跃。

孩子:妈妈,我们班这次的最高分!

妈妈:96分还第一?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孩子:我又没夸耀,我只想和您分享一下我的喜悦而已,真扫兴……

妈妈:你终于考第一了,看你能坚持多久……

孩子:谁能保证次次考第一呀,我班某某那么厉害,这次不一样被我超了吗?

妈妈:真不错,那4分怎么丢的?考100分第一才保险耶!

孩子:妈妈怎么总盯着我的缺点,我都考最高分了,还挑我的毛病,连许老师都说这次考满分很难呢!算了,做得再好也要挨批,随它去吧……

这种表扬在孩子的内心激活的是孩子的不满、逆反等负面的对话,会引出孩子的不合作行为。

五、带有预言的表扬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试卷给你看,试卷上鲜红的96分在那儿跳跃。

孩子:妈妈,我们班这次的最高分!

妈妈:太棒了!再努把劲的话你会考全年级第一的!

孩子:我考第一,是因为正好我昨天看的内容老师考了!哪能总那么幸运?

妈妈:你的成绩一直都不错啊,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考得更好!

孩子:太可怕了,这怎么像撑竿跳高运动员一样——练习那么多次,好不容易跳过去了,结果他们又把标准抬高了!这也太可怕了!

父母的表扬无形中却成了孩子头上的紧箍咒,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六、盲目比较的表扬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试卷给你看,试卷上鲜红的96分在那儿跳跃。

孩子:妈妈,我们班这次的最高分!

妈妈:你太棒了!这次都超过某某了。

孩子:某某也很厉害的,我俩就差0.5分而已!妈妈真是的,干吗要超人家某某啊?

妈妈:浩浩考了多少呀?

孩子:80分呢!

妈妈:那你以后少跟他玩啊,他不好好学习!

孩子:浩浩虽然分数不是太高,可是他进步最大,老师都表扬他了呢,妈妈什么都不知道,就会瞎说……要是下次我考80,浩浩考96呢?

妈妈:这样啊!

孩子:我要是下次考不好了,您会不会很生气啊!

上述的六种表扬属于评价性的表扬,这种表扬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焦虑,让孩子很不愉快,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使得孩子在成长中过于纠结,消耗孩子的精力。

父母需要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学会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去表扬孩子,给孩子动力而非压力。这种语言会激发孩子自我肯定的积极内部语言,而非自我贬损的消极语言。这种语言会让孩子变得勇敢而不是怯懦,自信而不是自卑。这种语言是火种,能够点燃孩子的憧憬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