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消极和积极生活事件
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消极事件是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会遇到的,例如“担心家里的安全”、“被同学责怪”、“被家里人批评”和“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在调查中,我们考查了这类事件对留守、非留守儿童的影响情况。留守儿童感受到的日常烦恼的平均分略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方差分析表明,单亲在外打工、双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这些日常生活烦恼上的得分并无显著性差异(F=0.51,p>0.05)。并且,留守儿童经历的日常生活烦恼不存在性别(t=0.98,p>0.05)和年龄(F=0.66,p>0.05)上的差异。可见,农村儿童遇到的日常生活烦恼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对留守儿童并没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生活中也都会存在着积极的、能够为他们带来快乐的生活事件,例如“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奖励”、“家里做了自己爱吃的东西”和“学会做一项家务”等。在调查中我们也考查了这类事件对儿童的影响情况。方差分析表明,单亲在外打工、双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这些积极生活事件上的得分并无显著性差异(F=0.66,p>0.05)。并且,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经历的积极事件在年龄(F=1.39,p>0.05)上的差异也不明显。但是,留守儿童中,女生比男生更多地感受到了积极事件的影响(女生37.15,男生35.28),平均数差异检验达到了边缘显著水平(t=1.72,p=0.08)。可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感受到的日常积极事件也基本一致。
(二)留守儿童的留守烦恼事件特点
1.留守儿童的留守烦恼事件发生频率特点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由于“留守”带来的父母亲情缺失以及相关的消极生活事件,是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在调查中,我们考查了留守儿童可能会经常遇到的166个留守事件,以及留守儿童在这些事件上的烦恼程度。下表显示了这166个与留守有关的事件中,发生频率排在前6位的事件样例,以及留守儿童在这些事件上体验到烦恼的百分数。事实上,在留守儿童体验到烦恼的生活事件中,排在前6位的也正是这6个事件。而其余留守烦恼,例如“因为父母不在家,受到其他人的欺负”、“与住在一起的大人闹翻了”和“没有人关心我”等发生频率较小。
表3-1 留守儿童的生活事件、发生频率及体验到烦恼所占的百分数(%)
可见,留守儿童的留守烦恼主要是思念、担心在外打工的父母,以及他们的内监护人的情况。由于亲人不在身边,他们必定会思念在外地的亲人,并且担心他们的身体情况。同时,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他们会对父母在身边的生活产生憧憬,盼望着父母能够回家,也会羡慕父母在身边的同伴。留守儿童也会关心他们的内监护人的身体状况,同时也认为内监护人的家庭不能代替自己的家庭,因此会体验到在亲戚家中生活的不易。
2.性别、留守情况和年龄对留守儿童留守烦恼的影响
我们计算出了166个留守儿童的日常烦恼事件的总分。平均数差异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留守烦恼得分无显著性差异(t=0.03,p>0.05)。双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留守日常烦恼得分略高于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但二者也无显著性差异(t=1.57,p>0.05)。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的留守儿童在留守烦恼上的得分差异也不显著(F=1.66,p>0.05)。可见,留守儿童的日常烦恼是普遍存在的,不同性别、年龄和留守情况的留守儿童都能够普遍地体会到“留守”带来的各种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