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孔子才语重心长地教诲我们,要我们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来减少怨恨,造成一个宽松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说到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从主观方面来说反映一个人的思想修养,从客观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因此,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因为,自我批评的确是非常难得的啊!
只不过,对现代人来说,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修炼方式似乎是太认真,太沉重因而也太累了。所以,真正能做到严于律己的人在今天已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追求轻松,追求潇洒。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毛泽东也懂得这个胜人与自胜的关系。青年时代,他经常以梁启超“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的口号来刻苦自勉。他还提出要以“明日之我与今日我挑战”来不断更新自我。
12.有错不改,错上加错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出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在“晋灵公不君”的故事中,士会劝晋灵公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所谓瑕不掩瑜。日食月食,太阳月亮暂时好像被黑影遮住了一样,但最终却掩不了太阳月亮的光辉。君子有过错也是同样的道理。有过错时,就像日食月食,暂时有污点,有阴影;一旦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君子原本的人格光辉又焕发了出来,仍然不失为君子的风度。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有地位的君子,也就是领导人来说,就像太阳、月亮一样,居于高处,并且大家都看惯了他光辉的形象,不像一般人,亮不亮没关系,反正也没人注意。居于高位的领导人一旦犯错误,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就像太阳、月亮一样,稍微有一点点黑,就被人们觉察到了,所以尤其需要谨慎,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当然,你一旦改正错误,那也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因为大家都仰望着你嘛。
以上两方面就是子贡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的意思。不过,孟子认为,古代君子的过错的确如子贡所说,像日食月食一样,但他所处那个时代的所谓“君子”,却是将错就错,文过饰非,已完全没有“日食月食”的风度了。(《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距子贡的时代并不很遥远,而我们今天距孟子的时代却是远之又远。“君子”之过,是如日月之食让人仰望,还是将错就错,文过饰非呢?
《韩诗外传》卷三还引孔子的一句话,凑在一起刚好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谈同一个问题——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而改之,是不过也。
说来也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错怎么办?正确的态度当然应该像孔子在《学而》篇和《子罕》篇里反复说过的:“过则勿惮改。”不要怕改正错误。老子认为,“道”是天地间最宝贵的。而可贵就在于“求以得,有罪以免邪?”这就是说,善人化于道,则求善得善,有罪者化于道,则免恶人善。这种想法与孔子所言“君子过而能改”的说法是有相近意义的。君子不怕犯错误,只要能认真改正,就不算错误,而且,这只是君子才可以做到的。老子则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为有错者提供了出路。
佛法亦云:从上皆称改过为贤,不以无过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过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改过迁善,而愚者多蔽过饰非。迁善则其德日新,是称君子;饰过则其恶弥着,斯谓小人。但一般人恰恰就是不勇于承认错误,也不勇于改正错误。究其心理,一方面是难过面子关,由于不好意思而文过饰非。另一方面是心存侥幸,以为人家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结果是欲盖弥彰,在错误的泥坑中越陷越深,就像那些不能自拔的赌徒或贪污分子一样。
知错能改,关键是改。有些人好面子,既是自知过失,也不愿让人知道。一旦被人指出,受到批评,就以为伤了自尊心,失了面子。有的为此恼羞成怒,强词夺理,拍案而起。个别人竟然鲁莽行事,铸成大错。
其实,对于面子问题,要有正确认识。有的时候,你愈要面子,就愈要丢脸。只有你不怕丢脸,撕破面子,诚心诚意改正错误,那时候也许还丢不了面子。这话是很有教益的,能改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有些人积习已久,不肯下决心去改,或改之又犯;有些人小过能改,大过却不能改;有些人易改的改,不易改的不改。这都不算改。
或许,我们应该学学孔子的心襟,也就是:“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思就是说“我孔丘算是有幸,一旦有了过错,人家一定会知道。”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高兴的问题。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跳起八丈高,横眉毛竖眼睛就不错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有幸”的感觉呢?
不过,仔细想想孔子所说的话,想想他为什么会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便感到“有幸”,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知过必能自省。曾子说“一日三省吾身”,无疑是知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然而世人多是自以为是,鲜作自我反省。尤其是青年人,往往自信好胜,总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正确,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从而导致分不清是非,看不到过失。
知过还应“闻过则喜”,“从谏如流”。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对自身的检视也不例外。因此,少不了要吸取他人的正确意见。然而,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若听不进逆耳话,则于知过无补。
因为,自己有了错误别人能指出来,总比自己有了错误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指出来好啊。尤其是做领导的、做师尊的,如果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指出缺点错误,那你多半都已成了孤家寡人了罢。须知,“孤家寡人”是皇帝的自称,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在这个早已废除了帝制的民主时代,你能够生存得下去吗?
所以,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当听到别人指出你的什么过错时,一定不要恼羞成怒,暴跳如雷,而要学习学习圣人的涵养,闻过则喜,把它当作一件“幸事”接受下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一个可怕的人,一个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提意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