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给人生一个承载力02(1 / 1)

自强,就是“关键时自己立得住”。这就是说自强的人必须有一种如蚁负天下而身不危的硬劲,有一种临危难而岿然不动的泰山之神魄。而如果一遇到挫折就牢骚满腹,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怀疑自己生不逢时,那将不会有所成就。

无独有偶,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曾子也是一个自强不息,死而后已的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意思就是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曾子所要求的读书人,实际上就是要有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沉毅持重的生命意识,壮怀激烈的悲壮心态,将历史扛在自己肩头的英雄形象。

俗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只有自强,才能不败。而男子汉大丈夫,更应该凌云壮志、阳刚之气立世,光明磊落。唯有如此,才能行得正,做得端,为人所钦服。人必自毁,方能他毁,真正的自强者是不会衰败的!如果自身本领不强,即使靠别人帮助而辉煌一时,也必定不会长久。

要干一番事业,首先必须自强不息。没有自强不息精神,就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源泉。

只有自强不息,企业和个人才能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才能具备忧患、危机意识,才能居安思危,时常考虑企业和个人所处环境,清醒地反思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有效地预防危机、排除危机。

只有自强不息,才会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学习认识到他人的长处,用足够的时间来修补公司和个人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学习发现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新问题,接受新的挑战,整合资源实现对现状的突破。

自强不息的企业和个人才能顺应时代变化、抓住机遇,时常变不利弱势为有利强势,最终达到事业的成功。

牢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牢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11.匹夫不可夺志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我国传统文化,常用“志当存高远”,“鲲鹏之志”等词句来形容和鼓励人要有志向。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一个有“志”之人,为什么“志”对我们如此重要呢?在孔子眼中,这个“志”胜于三军中的统帅。所以,孔子才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以被夺去志气。”(《论语·子罕》)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千万马军中夺敌帅首级如探囊取物。这是“三军可夺帅也”。

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但是只要人心齐,志不移,军队就不会崩溃。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以死殉国,不做元朝宰相,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样掷地有声的诗句;张居正在写与侄子的信中表白出自己以身许国的心志;林则徐不计个人荣辱,抗击洋人,历经磨难,死而无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受不住**或经不住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

“志”,指的是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追求的宏愿和决心。它表现着人们对自己行为和人生道路选择的明确的目的性、高度的自觉性和一往无前的坚定性,是激励人们勇往直前,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达到人生理想,创造人生幸福,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源泉。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志向才是我们所需的呢?对于孔子来说,无论他是周游列国,还是治学,都把推行“仁政”作为自己毕生的政治理想,即便是“累累如丧家之犬”也丝毫不改初衷,孔子不愧为先贤圣人,其言善,其行也嘉。然而,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立志是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人生道路的选择。远大、坚定的志向,是人的行为的内在精神动力。志作为对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必须坚忍不拔、坚定不移。乘兴而立,遇阻而改,并非真正的人生志向,无法保持行为的稳定性、一贯性。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其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志向,但成事成人者,此志须坚定不移,愈坚定,它对人的激励作用便愈大。若志仅随兴而发,时过志迁,经常改变,就无法成为激励人们持续前进的精神动力。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所谓坚忍不拔,首先就要求立志须有一贯性、稳定性,“此志一立,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直至不逾矩,皆是此志,变化贯通,只是一志。”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古人认为,立志就须如此,一旦立定了志向,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就须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志作为对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体现着一个人的理想,制约着他所能成就的事业和人格。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主体对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以及这一目标的道义内涵。

志是一个人给自己划定的人生境界,它限制着自己人生的道路、生活的内容和成就的规模。由于立志之规模不同,现实的人生也会不同,王夫之说:“志不大则所成者小。”因为:“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小近之志容易实现,使人轻易地处于满足状态,不思进取。只有远大的志向才会不断激励着人们永远向上,奋发有为。

人不可无志,无志者不可成事,也不可结交。但有志者多,成功者少,是何原因?在于志大才疏,流于空想,或贪非分之念,步入邪途。日日做黄粱之梦,醒来,万事皆空。立志,要本于实际,行志要须步步稳当,坚持不懈。志无大小,在于能行。曾国藩的祖父告诫说:“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其道一耳……量吾力之所能,随时图之,不无小补。若必待富而后谋,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放此,莫怪英雄无用武之地,何处都能做成事业。

12.常怀不知足之心,体会人生之乐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论语·子路》

孔子评论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刚有一点财产,便说‘差不多够了’。稍稍增加一点,便说‘差不多完备了’。富有以后,便说‘差不多美满了’。”(《论语·子路》)

这显然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用我们今天一般的看法,会认为他很平庸,没有什么高标准的追求。岂不闻:“万元户,贫困户,十万元户才起步,一百万元不算富。”而公子荆刚有一点财产,充其量算个“万元户”吧,就在那里说什么“差不多够了。”稍稍增加一点,肯定是不到“十万元”嘛,就声称“差不多完备了。”这不是很没追求吗?

其实,话倒不能这么说。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本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常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说的也是知足常乐的道理。

知足常乐,可以说为每个中国人所熟知,但在现实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许多人不可谓不聪明,但却由于不知足,贪心过重,为外物所役使,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中,每日抑郁沉闷,不知人生之乐。

知足者才能常乐。“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任其膨胀,必将后患无穷。人有了贪欲,就永远不会满足,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高兴不起来。贝蒂·戴维斯在她的回忆录《孤独的生活》中曾写道:“任何目标的达到,都不会带来满足,成功必定会引出新的目标。正如吃下去的苹果都带有种子一样,这些都是永无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常乐的秘诀,否则将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

人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但这与知足并不矛盾,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准备下一个,但不能在这个还没实现时就想得更多,那就沦为了贪婪。事实上,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动力。

知足不同于自满,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它们都是对自身情况感到满意的反应,但事实上,由于出发点和外在表现的不同,它们往往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而从根本上说,知足也罢,自满也罢,与外在客观条件并不一定有相互的关联,一个人自觉得生活到这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就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的心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命随缘地和平渡过。

哲人庄子讲过一个支离疏的故事。南方楚国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形体是造物主的一个杰作或者说是造物主在心情愉快时开的玩笑,脖子像丝瓜,脑袋形似葫芦,头垂到肚子上而双肩高耸超过头项,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背驼得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

然而支离疏却暗自庆幸,感谢上苍独钟于他,平日里乐天知命,舒心顺意,日高尚卧,无拘无束,替人缝洗衣服,簸米筛糠,足以糊口度日;当君王准备打仗,在国内强行征兵时,青壮汉子如惊弓之鸟,四散逃入山中。而支离疏呢,偏偏耸肩晃脑去看热闹,他这副尊容谁要呢,所以他才那样大胆放肆。当楚王大兴土木,准备建造王宫而摊派差役时,庶民百姓不堪骚扰,而支离疏却因形体不全而免去了劳役。每逢寒冬腊月官府开仓赈贫时,支离疏欣然前去领取三钟小米和十捆粗柴,仍然不愁吃不愁穿。

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过了自己所喜欢的事,丰衣、足食、爱己所爱,没有虚度这岁月年华,心灵从容富足,那么无论贫富贵贱,都足以安心了。生长于贫困之家与生长于富贵之家,人生中的得意与失意,都不可看得太重。如果以不义的手段取得财富和尊位,好像浮云一样,既不会长久,也不值得看重。这是先哲孔夫子的一番话。他还说:人都有利心,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去贫贱、求富贵都必须以是否符合“义”为前提,“重义”应该是人的本分,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顾一切手段,谋求富贵,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荀子说:如果去争夺财货,而不知道辞让,只是商人盗贼罢了。以这样的姿态去挥霍自己的精力与生命,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

现实中,我们看到不少铤而走险落得身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叹说:“要是他早一点收手,大概也不会走到这一步罢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感叹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问题是,一旦受贪欲支配,又哪里会知足,哪里会收得住手呢?

有一个人,偶然在地上捡到一张千元大钞,他得到这笔意外之财以后,总是低着头走路,希望还能有这样的运气。

久而久之,低头走路成子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若干年后,据他自己统计,总共拾到纽扣近四万颗,针四万多根,钱则仅有几百块,可是他却成了一个严重驼背的人,而且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没有好好地去欣赏落日的绮丽、幼童的欢颜、大地的鸟语花香。

不知足,贪心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摧毁有形的东西,而且能搅乱你的内心世界。你的自尊,你所属守的原则,都可能在贪心面前垮掉。

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较而来。同样,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较得到。人的欲望如同黑洞一样,没有填满的时候,如果任由其膨胀,则会由此生出许多烦恼。如果能多看一下不如自己的人,和他们比一下,而不是一味地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那么一切不平之心也许就会安宁。我们不妨抱一种“比下有余”的人生态度。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青年人常为自己的贫穷而牢骚满腹。

“你具有如此丰富的财富,为什么还发牢骚?”一位智者问他说。

“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问。

“你的一双眼睛,只要能给我你的一双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对此,我用一袋黄金作补偿。”智者又说。

“不,我也不能失去双手。”

“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丰富的财富啊!”智者微笑着说道。

这个故事教给我们一个“退一步思维”的方法。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标准,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乐。人应该体会到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

知足常乐的人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是胸无大志。因为这些人往往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时今日,不去争,不去怨,不去嫉妒、伤害他人,乐观地生活着,这样就导致别人以为他们没出息、没能力。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知足并不代表不进取、无大志,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已,是一种看透世事无常后的大彻大悟罢了。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惟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暴发户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搏击、进取、奋斗;知足的智慧在于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的智慧在于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可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则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败者,她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应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中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趟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倒是难得修炼成的德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物欲**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的时代。

13.“名”的情结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

中国俗语多。俗语是生活的象征,更是大自然的化身。“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就是中国千百万俗语中的一条。就连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不能免俗。孔子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君子的遗恨是死后而名声不被人称颂。”(《论语·卫灵公》)

那岂不是说人不出名,终生遗憾了吗?

所谓人生在世,名利二宇。

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这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恐慌。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安慰。

“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可想而知,“名”是一个人惟一能留在世上的东西。

至于“功成名就”、“扬名显亲”等,更是铸造着中国读书人的人格心理。就是孔子自己,虽然反复说“人不知而不愠”之类的话,但也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论语·宪问》)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也仍然是孔子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所以司马迁著《史记》时,认为孔子作《春秋》也是为了“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说穿了,正是“君子疾没世名不称焉”。

因此,儒学并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令闻广誉施于身”(孟子语),而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

当然,人世间还存在着少许这样的人,他们认为流芳不成,遗臭总行,也不枉来世上走一遭。“留名”的想法是积极的,但是他们歪曲了“名”的定义,太急于表现自我,太在乎是否在世上留下了“名”。他们太需要别人记住自己了,哪怕别人记住的是他的“臭”。

正因为这样,换来了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换来了多少眼泪和辛酸!历史在不断地刷新,遗憾却是不可改写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名”的含义与“留名”的意义,切莫让更多的悲剧发生。

人生无常。烦恼时抬头看看雁群,听听它们的叫声;迷茫时想想自己有何特长,看看能做点什么。多点理解,多点付出,我们的社会会更精彩,明天会更美好。

“人活一世只图留个好名声。”这话确实不错,无论古代、现代,中国、外国。但一个人怎么才能留一个好名声呢?只靠酒桌上的朋友吗?不尽然吧?这是一团迷雾,一团可以迷住心窝的雾。

“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人人都想活得潇洒一点、轻松一点、快乐一点、但终其一生也潇洒不了、轻松不了、快乐不了。他们被什么东西拖住了、缠住了、压住了,这东西就是功名利禄。

功名利禄成了人生的境界,似乎功名愈厚,人生也愈美妙滋润。其实功名利禄是一副用花环编织的罗网,只要你进去了,你就无法自在与逍遥。没有功名利禄,于是想得到功名利禄。得到了小的功名利禄想得到更大的功名利禄,得到功名利禄,又害怕失去功名利禄。人生就在这患得患失中度过,哪里品尝得到人生的甘美清纯滋味呢?世人只知道功名利禄会给人带来幸福,殊不知功名利禄也会给人带来痛苦。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劳心、劳神、劳力。为了功名利禄,我们计划、忙碌、奔波。为了功名利禄,我们怀疑、欺诈、争斗。为了功名利禄,我们玩阴谋、耍诡计、溜须拍马。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如履薄冰、患得患失。

明朝的于谦有这样的一首诗:“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完全道出了人类崇高的思想境界。自古至今,许多仁人志士为留清白在人间,赴汤蹈火,救民于水火,这样的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们是永生的。而整天沉迷于酒色之间的人,终将化作泥土,被人们踩在脚下,你想这样吗?

宋代画家赵广被金人俘虏后,宁可断手也不为其作画。国画天师徐悲鸿曾断然拒绝为蒋介石画标准像,并冷淡地对来人说:“我对你们的蒋委员长不感兴趣。”

历史表明,民意是最终的公正裁判者。尽管好人自古命运多舛,甚至惨遭毒手,但虽死犹生,精神永驻人间。

反之,一个人格低下的人,不论其生前如何荣华显贵,占尽风流,死后也不免身败名裂,被民众戳脊梁骨。

拿精忠报国的岳飞与奸臣秦桧来说,虽然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而屈死风波亭,秦桧却飞黄腾达享着高官厚禄,但最终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当你到西子湖畔的岳王坟前去看到这些对联时,又有何感想呢?

高尚的人流芳千古,人格低下的人遗臭万年,这就是直与罔的最终结局罢。

所以,元人张养浩述怀道:“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

以上这些都反映了人对自身人格是相当重视的。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高级“需要”,其中之一就是对人格价值的追求。古人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人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超出了任何肉体需求的内在美,而惟有人的内在美才是永恒的。

一般说来,一个人在春风得意时听到种种赞誉并不困难,难的是在身处逆境时仍然为大众所怀念。这就是人最为可贵的“身后名”。

事实证明,凡追求人格高尚者都信仰“人到无求品自高”。因此他们能够按照人格的要求有所为或有所不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有道是,追名逐利。世不重名,则人尽趋利。如此说来,追名倒也并不是坏事。至少可以使我们不生活在一条人人争权夺利的单行道上吧!

14.人贵人自知之明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论语·公冶长》

孔子教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却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非常高兴。(《论语·公治长》)

孔子高兴什么?

不是高兴漆雕开对做官还没有信心这事本身,而是高兴他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漆雕开能够自我认识,认为自己对于做官还不大有把握,于是便实事求是地说了出来,而不是一听老师说让自己去做官,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答应下来,走马上任去混它一混了事。这一方面说明他很有自知之明,谦虚谨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做官这事已有所认识,不然他怎么会认为自己离胜任还有所差距呢?除了这两方面之外,还可以看出他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急功近利,汲汲于功名富贵。由于有这些方面的原因,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

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但一般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现代人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了解自己。我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栽进一个过高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往往是在与人攀比时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之后定出来的,所以我们每天要受尽自己的目标所带来的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的观点。老子说:“自知者明。”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地探求真理。他还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可见,不管是道家学说,还是儒家的思想,都意在告诫我们——人要有自知之明。

但是,纵观古今,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刚刚学到一点儿知识,就以为了不起,从而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也不放在眼中。这些人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人需要了解自我之“短”。知其不足而后改之,乃是一种公认的美德。但是,常有一些人,或则只知其长,不知其短;或则虽知其短,但却自谅,而不知其短之害;或则视“短”为“长”,甚至孤芳自赏。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少有大志;他的叔父项梁要他读书,不成,又学剑术,不成,遭到叔父怒斥,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意谓自己将来要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不学书剑又何妨。项羽不知其短,尚有可谅,而不知其短之害,甚至视“短”为“长”则是一个大错误!这也正是他后来虽有雄心,而无雄才,终至事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以为掌握了宇宙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还有些人没有什么知识,而是凭借权力地位,招摇过市,便摆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架势,用大话、假话欺人、蒙人。对于这些人,孔子大不以为然。所以,孔子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中国人历来把自知之明看作君子的道德,认为善知人者必先知己。毛泽东早年在青年时代就认识到自知的重要性。他在评论“五四”前夕各项社会改革的流弊时说道:“今天下纷纷,本为变革应有事情;就人而言,则是诸人自身本领之不足使然。而本身本领之不足:此无他,无内省之明,无外观之识而已矣。己之本领何在,此应自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本领,而妄谈变革社会,当然是十分可笑的,其可笑之处也在于缺少自知之明。”

然而一个人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贞观政要》有“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的古训,自知比知人更难,难就难在它不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勇气,敢于以挑剔的眼光面对自身的不足。这常常是与自尊心和自信心相冲突的,毛泽东对此有很深的体会,所以他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他经常提起明代杨椒山的两句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有一次他对秘书梅白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两句,并照此去做。头一句‘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虚怀’这两个字上,即有时虚怀有时并不怎么虚怀。第二句‘与人和气察群言’,难在‘察’字上面,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知人不易,自知更难。古代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柏拉图的老师。他这样聪明,但常常自称一无所知。有一次他的朋友到神庙去祈求阿波罗的神谕,询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回答说“没有”。

苏格拉底听到这个神谕后,很是困惑,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缺乏智慧,不聪明。于是他去访问了许多人们公认的智者,有政治家、文学家、能工巧匠等,他们都认为自己聪明绝伦,无所不懂。通过交谈,苏格拉底发现他们虽然懂得一些事情,但并不精通,对一些事情只是一知半解。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明白,阿波罗神谕所以说他聪明,就是指他有自知之明。神谕的含义是:只有像苏格拉底那样深感自己无知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有人说:我自己还能不了解我自己,这不是笑话吗?“如鱼在水,冷暖自知。”其实,问题绝不那么简单。

仅就才能这一项来说,许多庸人却以天才自居,狂妄自大,不安于平凡的工作岗位;天才反而自轻自贱,悲观畏缩,压抑和埋没了自己潜在的优势。有些杰出的天才甚至长期被自卑所困扰。俄罗斯大文豪屠格涅夫,在出版《猎人笔记》之前,一直怀疑自己的文学才华,几次准备放弃文学创作。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写出了令人惊叹的不朽之作《逻辑哲学导论》后,仍然觉得自己缺乏哲学才能,一天半夜他去敲罗素的房门,失望地问这位英国的大哲学家:“我是不是个白痴?我能不能从事哲学事业?”还有许多科学攻关到了关键时刻,仅仅因科研承担者对自己才能缺乏自信导致半途而废。

当然,人们更多的是被自傲所害,我们往往高看了自己的长处。如今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满足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但很少有人不满意自己的才能。

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有自知之明,还得让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孔子的学生曾称他每天反省自己三次。反省就是自己把自己作为对象进行审视,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审判官。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常更严格地解剖自己。”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人在社会上需要给自己一个心理定位,不要越位也不要错位,也不能不到位或者缺位。给自己定位定得太低,自卑了不行,人一自卑就没有精神、没有斗志;也不要越位,越位以后容易傲慢自负,老看不起别人;错位更不行,你本来不适合当厂长、经理可非要争,争到最后彻底完蛋。就好像一些教授学者,学问上很好,可当不了管理者。因为管理者需要管理、公关的能力;同样,当院长的未必适合当教授,有管理能力未必能搞科研。如果能认清自己并给自己以合理的定位,生活会变得非常美好,到处阳光普照,自己也会心情愉悦;如果定位不当,你自己痛苦,对别人也是负担。

15.无欲则刚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

刚强坚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孔子十分看重刚强坚毅的性格,说:“刚、毅、木、纳,近仁。”孔子又说:“没有见过刚毅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贪欲,怎么可能刚毅呢?”可见,在孔子眼中,有贪欲就不可能刚毅,所以,成语说——无欲则刚。

无欲不是指一点欲望没有,像个木头人或非出家不可,而是说没有过分的欲望——贪欲。没有贪欲,就可以做到“软硬不吃”,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至大至刚。

而一旦有了贪欲,不是“吃人家的口软,拿人家的手软”,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哪里还有什么刚毅的男子汉呢?

但是,世间上,人们莫不由于对外物的贪欲而丧失本性,小人牺牲自己去求财宝,读书人牺牲自己去求名声,当官的牺牲自己为了家庭,国王牺牲自己去求天下。这几种人事业不同、名声各异,但他们牺牲自己丧失本性却一样。隐士伯夷为了名声好听饿死在首阳山下,盗跖为了金银财宝被人打死在金陵山上,这两人死的原因虽然是一个求名一个为利,却同样残害了生命丧失了本性。

今天最容易使人失去自我的东西是财、官、色、味。为了口腹之乐不惜盗用公款,为了声色之娱可以丧心病狂,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肉体,为了当官更可以出卖良心。这些人弄到了官、财、味、色,还以为自己有所得,脸上浮现着一副得意的神情。其实,这与被卖掉装在笼子里的猴子没有什么两样,笼子里的猴子有吃有穿,我们仍然可怜它被出卖,如今我们出卖了自己换来金钱地位,不仅不知道可怜自己,反而还飘飘然得意起来。这种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常令人唏嘘不已。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往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人的欲望是不能过度的,思想家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等,就是人基于生理需要而产生的生存欲望,是生来就有的;人还有乞求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欲望,“余财潜积之富”,即聚财致富的欲望等等。对于人的自然的、合理的欲望,荀子主张“制礼义”加以调节,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以使欲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荀子同时指出,人往往由于“好利”而使欲望“穷年累世不知足”,因此他强调:“欲虽不可去”,但“求可节也”,意思是:对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乃至贪得无厌的奢求,还是可以节制的。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深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理,并且身体力行。面对“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如果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甘于淡泊,出淤泥而不染;面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果能够保持平衡的心态,神闲气安,坚持默默无闻的奉献;面对人生的各种逆境,如果能够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那样,才是真正的幸福、持久的幸福、纯粹的幸福。

在“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样一个时代,贪污腐败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其根源和背景固然相当复杂,但从贪污腐败者个体的情况来看,则无一不是因为欲壑唯填而造成的。这正如孔圣人所说的那样:“申枨贪欲,怎么可能刚毅呢?”无论你职位再高,资历再老,一旦陷入贪得无厌的欲望之中,就会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身败名裂,还有什么刚毅可言呢?

春秋时宋国有个贤人叫子罕,官至辅政。国中有人拿了一块硕大的美玉献给他,可是子罕不接受。献玉者问他:“你为什么不要这块玉呢?这是件玉匠鉴定过的宝物,价值连城啊!”子罕回答:“我就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我们俩应该各守其宝。请你把玉拿走吧。”

元代名士许衡,夏季的一天,他与众人赶路,口干舌燥时,正巧发现路边有一片梨林,大家一哄而上,摘梨解渴,只有许衡默默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这梨树没有主人啊!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该乱拿,现在世道混乱,梨树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无主吗?”子罕和许衡这两位贤人都拒绝**,以不贪为立身持命的“宝”和“主”。内心有主,就是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种人生将是自信、自立、自尊、自爱的,是不会为**所累的。

对手握大权的人,**实在太多了,欲望也实在太多了。如何抵御种种**?老子说得好,“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当官掌权若忘记了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清正廉洁,忘记了立党为公的道理,难免产生邪心恶念。而“疾小不加理,浸**将毁身”,到头来就可能出大事,栽大跟头。当权力变成一个工具、一个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一个为所欲为的工具的时候,带来的并不是幸福。这种把持权力的人,或许能够得到一时的满足感、获得一时的快乐、获得物质上的富有,但是他们的心理也因此深感不安,诚惶诚恐。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宠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

德国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叔本华说:“凡是为野心所驱使,不顾自身的兴趣与快乐而拼命苦干的人,多半不会留下不朽的遗物。反而是那些追求真理与美善,避开邪想,公然向‘公’意挑战并且蔑视它的错误之人,往往得以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