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邱行湘意外收到杨伯涛寄来的文章清样,终于按捺不住拍案而起(1 / 1)

杜聿明的结语这样写道:

蒋介石解决龙云,是反动统治集团中内部的斗争,是蒋介石要统一他的大王朝而龙云则要保全他的小王朝所进行的斗争。这一斗争的结果,虽然未曾直接影响到中国人民的革命进程,可是使反动统治政权形成一个暂时统一的、比较稳定的局面,使蒋介石以后在迫害民主运动和进行反人民战争方面减少了不少的顾虑。蒋介石经过这次事件控制了云南之后,表面上扩大了地盘,增强了实力,殊不料却为以后卢汉在云南通电起义埋下了伏笔……

从文字的角度讲,这也许不是最好的结语,但对杜聿明而言,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开头。从大兴县回到北京城,由生产队走进办公室,伴着愈加宽大的案头、愈加松软的坐椅、愈加明亮的灯光,杜聿明愈加一发不可收了。发表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上的《辽沈战役概述》,洋洋洒洒,三万余言,应该说是杜聿明在写作上的一枚重型炮弹。一俟问世,好评如潮,就连昔时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如今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也专门给杜聿明写信说:“记得当年我在北海为你去葫芦岛饯行,空中突然飘起鹅毛大雪,我说兆头不好,天都哭了,你说天不佑我,厄运将至,国民党不亡没有天理。如此看来,老兄今日所写,不过昨日所想,却不得对外人言罢了……”

邱行湘也给杜聿明写了一封信,表示了对大作的欣赏,对成就的祝贺。他自然不是言不由衷的,但,杜聿明的表现,又确实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压力。压力从功德林就开始了。邱行湘记得,1956年杜聿明从济南战犯管理所被押解到北京的时候,是戴着手铐、拖着脚镣走进功德林的。因为他是当年解放军公布的头等战犯,所以还在功德林住了相当长时间的单间。住单间的日子是不好过的。杜聿明回到集体监舍以后,邱行湘问过他关于寂寞、孤独甚至恐怖的感想,杜聿明淡然一笑道:“享受,清清静静地读书,这辈子不曾有过的享受!”功德林人手一部《毛泽东选集》,原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因把选集(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撕作手纸用而受到批评的同时,杜聿明却将选集中的《敦促杜聿明投降书》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受到管理所的表扬。批评与表扬原本都不关邱行湘的事,但,他和黄维归属中央军的陈诚派系,而杜聿明归属中央军的何应钦派系,虽然派系之争早已成为历史,可是历史与现实不过一墙之隔,所以对于杜聿明的能耐,邱行湘认为不可等闲视之。

当然,邱行湘明白,当务之急不是较劲,而是竞赛。如果说自己远不是杜聿明的对手,那么他愿意联合别人,合力作战,从史料价值上看,即便不以质量见长,也可以数量取胜。这样想时,他专门给同属陈诚集团的杨伯涛写了一封信。

杨伯涛的复函姗姗来迟。更让邱行湘感到意外的,还是复函中附有杨伯涛撰稿的一篇文史资料的清样,请邱行湘“赐教”。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读陈赓大将〈回忆洛阳战役〉有感》,副标题是《国民党外围兵团作战纪实》。文章这样写道:

洛阳城头炮声响起时,蒋介石就命令郑州的孙元良兵团和在平汉线上的胡琏兵团火速救援。时值春雨连绵,胡琏兵团跋涉于山间泥泞小路上,饱受风寒饥疲之苦,士兵叫苦不迭。孙元良是国民党军队中出名的保存实力的“专家”,前怕解放军在黑石关设伏,后怕郑州城空虚有失,所以只派小部队向洛阳方向虚张声势。胡琏兵团倾巢而出,却在登封一线遭到解放军的阻击,前进困难,直到数天之后才抵达洛阳南郊的伊河岸边。

我时任胡琏兵团整编十一师师长,到达伊河后,协同胡琏连夜组织渡河,解救邱行湘。可是,适值大雨倾盆,伊河洛河洪水暴涨。配属的一个工兵团长在急流中指挥架桥,进展缓慢。眼见距洛阳城仅十余里,耳听城中连珠炮声,胡琏心急如焚,打了这个工兵团长一记耳光。胡琏和我冒雨亲到河畔督促,此时遥闻城中的炮声渐渐由稀疏转为沉寂。待桥架成后,即倾全力跑步前进,向洛阳猛扑。沿途未发现一人,进入洛阳已是空城一座,但见败瓦颓垣,死人死马,一片战后灰烬……

杨伯涛所写,曾经对邱行湘说过。那是功德林期间,邱行湘与杨伯涛在监狱首次会面的时候,利用放风的机会,邱行湘悄悄问杨伯涛:“我在洛阳孤军作战,坚守阵地,你们外围兵团当时在哪里?为什么见死不救?”于是,杨伯涛正如他所写的那样,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邱行湘。邱行湘当时一言未发,可是,十年以后,特别是见到杨伯涛的白纸黑字时,他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拍案而起:“打仗是人和人打,又不是人和天打,把什么都怪罪于天老爷,真他妈岂有此理!”

邱行湘这番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他只能自言自语,因为年过半百,他还是一个单身汉。他曾经结过婚,妻子叫陈懿,是他黄埔五期同班同学陈肃的妹妹。他也有个妹妹,名字叫邱行珍,他把她许配给了另一个黄埔五期同班同学黄剑夫。邱行湘新婚未久,妻子病故,从此孤身一人。直到洛阳战役前夕,才由国民党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局长蒋经国在南京碑亭巷曲园酒馆请邱行湘吃饭时,为他介绍了上海小姐张小倩,并且确定了恋爱关系,相约一俟洛阳战役结束,即回溧阳老家完婚。邱行湘记得,那天张小倩在明故宫机场为他送行,含情脉脉地说:“阿拉在石头城下等待将军得胜归来。”十年后,邱行湘归来了,可是他不知道对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