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一直将教育信息化看作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议,而且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和发展教育系统中各个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2010年5月,小学、中学和特殊学校生机比分别为6.9∶1,3.4∶1,3∶1。[1]然而,为应对经济衰退,2010年5月,新政府减少政府各项开支,其中包含停止向教育信息化拨款,对英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节重点介绍近年来英国教育信息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投资以及教育信息化评估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并分析英国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及实施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一、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
1998年,英国政府在原有的“教育技术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NCET)”上成立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British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Agency,BECTA),其职责主要是利用ICT促进教与学变革,同时监督所有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的采购和数字化学习策略的应用。[2]为应对经济危机,减少政府预算,2010年5月,英国新政府宣布关闭BECTA。2011年3月31日,BECTA正式关闭。[3]BECTA(2014)的一些关键工作领域由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DfE)与商业、创新和技能部(Business,Innovation and Skills,BIS)继续组织运作。为鼓励学校应用无线网技术,确保学生在家的技术应用,BECTA主要制定了一系列规划:下一代学习运动(Next Generation Learning)、ICT标志性认证(ICT Mark Accreditation)、学校ICT应用卓越奖(ICT Excellence awards for schools)、家庭接入计划(Home Access programme)等。 同时,BECTA也支持“手持设备学习会议和技术奖”(Hand Held Learning Conferences and Technology Awards)。
2005年3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2005)发布“e-战略——利用技术转变学习与儿童服务的形式”(e-Strategy——Harnessing Technology: Transforming learning and children's services)。[4]该规划的目的在于利用五年的时间为英国教育能够有效应用技术建立关键的基础。这是一项五年发展规划,阐述了在教育与儿童服务各个领域充分利用数字交互技术,为个人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创建一个更加个性化的环境。战略提出了六个优先发展领域,包括:发展针对所有公民的网上综合信息服务;发展针对儿童和学习者的在线综合个性化服务;以合作的方式改革教与学;提供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和相应的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在ICT组织方面的领导力发展体系;建设支持转变和改革的公共数字基础设施。
2008年,BECTA在e-Strategy规划的基础上发布“下一代学习运动(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Campaign)”,颁布了《利用技术:下一代学习(2008—2014)》系统战略和两个阶段技术(2009—2012,2010—2013)。“下一代学习运动”的信息化战略旨在促进下一代学习者利用技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及其家庭、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都能从技术中获益。《利用技术:促进下一代学习(2008—2014)》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一种数字化自信体系(e-confident system),以支持五种关键的优先事项而开展的个性化学习。这五种优先事项分别是:①使所有学习者都能有效地、安全地、有针对性地获得并利用技术,以支持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学习;②利用技术为教学专业人员提供工具和支持;③改善获取强大的学习工具和内容的方式,支持家庭和非正式学习;④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国家认可的领导网络作用,以支持创新和知识转移;⑤开发系统的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支持个人设备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整合。
2010年5月,为应对经济危机,减少政府开支,英国新一届政府宣布关闭BECTA。随后,英国新政府在原有“儿童,学校与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and Families,DCSF)的基础上创设“教育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DfE)。新政府虽然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减弱,但是“下一代学习运动”的政策和实施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虽然英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大幅度削弱,但是各个学校开始注重绿色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开始转向所需资金少甚至免费的云服务支持。这使得各个学校在除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的教育信息化上的资金投入比之前的都要高。延续2008年提出的“下一代学习运动”,自2011年,英国政府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注重发展一种“数字化自信体系”。“数字化自信体系”旨在: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技术支持的学习能够帮助建立高阶技能;技术能够为学习者传递更多的个性化工具;所有的学习者都能获得价值。
二、基础设施建设
英国政府一直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1995年,英国政府推出“教育高速公路——前进之路”的行动计划,将400家教育机构首批联网,并为23个试验课题拨款1 200万欧元。同年10月,首相布莱尔宣布了一个代号为“英国网络年”的五年计划。截至2000年,每所小学计算机数平均为17.8台,中学平均为112.6台,特殊学校为21.3台;小学每台计算机对应的学生数为12.6人,中学每台计算机对应的学生数为7.9人,特殊学校每台计算机对应的学生数为3.7人。
2003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正式启动实施“建设未来学校”(Building Schools for the Future)项目,通过地方政府、社区、私营部门、家长和学校教员的共同努力,计划在未来15年投入450亿英镑,实现新建、改建或重建全部3 500余所中等学校的目标。这是英国近50年来投入最为庞大的单一性教育投资计划。其中,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10%的资金用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该计划强调要在学校部署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优势与学校校园功能相整合,为师生及社区营造一个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高科技校园,努力在校园中营造多样化的学习空间,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兴趣和学习需要。2006年,英格兰政府投资9.4亿美元资本,分配给地方当局,这批资金被限定购买ICT软件。自此,英国实现了99%的学校能够在线访问。在1995年至2010年的15年时间里,政府投资了大量资金进行ICT软硬件建设。
2010年,新政府上台后,大力削减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面对国家投资力度的极大缩减,很多学校开始向绿色信息化建设转型,开始购买云服务。英格兰西北地区的圣托马斯英格兰教会小学(St Thomas's Church of England Primary School)已将他们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迁移至云环境。学生能够在几秒钟内连接到互联网应用,并通过维基空间(Wikispace)记录整个学习过程和实施方法。[5]
三、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英国政府一直对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十分重视,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而且对教师进行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为有效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历届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以指导各级机构和教师运用ICT提升教学能力。1998年,由英国教育与就业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DfEE)和英国教师培训署(Teacher Training Agency,TTA)制订并实施了《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Subjects Teaching)》。英国教育与技能部(2004)发布“未来教师素质标准(The Future of Initial Education for the Learning and Skills Sector)”的文件,明确提出了未来教师职业领域所达到的学习、技能和实践的能力标准。[6]2006年5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公布了《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修订草案(Draft Revised Framework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并于2007年实施。
对应各个时期发布的运用ICT提升教学能力的指导性文件,英国政府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培训。1998年,英国政府建立“新机会基金”,其中投资2.3亿英镑用于教师信息通信技术培训,核心目的是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内容主要强调ICT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此次全国性的教师培训是结合“全国上网学习计划”一起开展的,目的是“为全国教师提供机会,以更新其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为此,英国政府为每个教师提供400英镑专门用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另外,英国设有“英国大学教师发展培训联合会”,各地区也设有地区的“培训联合会”,英国高校设有“培训委员会”,高校教师培训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网络格局。
四、教育信息化投资
英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一直由中央统一筹措拨款,而且一直呈现增长趋势,然而2010年,新政府面对经济危机,也不得不缩减政府开支,其中包含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英国政府划拨给学校的教育经费是以专用基金的形式由英国教育部直接发放到地方,不再通过地方财政管理系统,且必须全部用于学校预算支出,以保证专款专用。
1998—1999年度,英国政府对国家学习网络(National Grid for Learning)建设的投资为1.02亿英镑。而在1998—2002年,英国政府通过“国家学习网标准基金”又投入6.57亿英镑为学校购买ICT设备,同时,政府从“新机会基金”投资2亿英镑为在职教师和新晋教师提供培训。到2006—2007年度,政府仅对“国家学习网络”的建设已达到7.41亿英镑。
2007年10月,英国教育大臣Jim Knight宣布,英国政府将在2008—2011年三年间共投资219亿英镑用于学校校园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这项投资将使英国境内数千所学校得以重建或改造,其中8.37亿将用于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从而使英国拥有世界级的先进教育体系。其中,教育信息化投资项目主要包括:①下拨常规资金项目,用于公立学校的校园建设、翻修与维护以及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大型设施设备采购与更新。②学校发展资助项目,该项目成立于2006年,是一项综合性收益类资助项目,主要用于支持学校各项包括ICT维护、教学服务、数字化资源持续订购、特殊教育需要、员工职业培训、管理服务等教学促进活动费用的支出,尤其关注学校教职员工ICT能力发展培训以及学习平台建设方面的需要。③利用技术资助项目,由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BECTA)管理并经由教育部支付给地方政府至学校。2008—2011年,该项目投资总额达63 950万英镑,其中2008—2009年为23 750万英镑,2009—2010年、2010—2011年两个财政年度各20 100万英镑。该项目优先支持:能适应特殊环境及需求的学校宽带的更新,确保学生在校内随时访问优质互联网服务及资源;ICT访问以及基于ICT的服务拓展;学习平台的正常运行,以帮助学生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存取自己的作业及相关学习资源,帮助教师更方便地共享资源和观察学生进步。
然而,2010年新政府上台后,在财政紧缩的压力下,许多学校开始向绿色投资转型。一些学校通过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将服务器迁离学校,极大地节省了能源成本,同时潜在增加了可支配教学经费。
五、教育信息化评估
2002年,BECTA发表了《ICT的影响2: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学生学习和成绩的影响》(ImpaCT2: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n Pupil Learning and Attainment)。这是一项历时四年(1999—2002年),由英格兰60所中小学参与,考察信息技术对7岁到16岁年龄段的中小学生成绩影响的研究。ImpaCT2总结出了三点重要发现:第一,在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现代外语的诸多科目里,ICT的使用和测试成绩呈正比例关系;第二,在任何关键阶段的任何科目中,使用ICT的量与其提高测试成绩的有效性并无绝对一致的联系,因此,使用方法似乎才是最重要的;第三,使用ICT的课时的比例普遍较低。ImpaCT2的发现指向了一个提高ICT使用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法。
2005年3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颁布的e-战略就提出要准确评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成效。2006年3月,BECTA(2006)发布了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The Self- Review Framework,SRF)。[7]SRF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得到学校校长的认可,能够用来帮助学校自行评估信息化发展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学校信息化。SRF由八个不同的要素组成[8],具体包括:①领导和管理:设计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规划;统筹规划整个学校的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构的效率与效果;贯穿于整个学校实施过程的监测评估。②课程:设计ICT课程;学生实际的ICT体验;课程的领导和评估。③学与教:教师的使用和评估;学生利用ICT进行学习;学与教的领导。④评价:评价ICT和使用ICT评价,包括ICT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和将ICT应用到其他学科两种情况。⑤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整体计划;实施的策略;面向质量的评估。⑥拓展学习机会:超越传统的学校教育观念,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准备;配套政策与实施策略;影响用ICT为学生拓展学习机会的因素。⑦资源:物质基础准备;接触技术的机会;有效的管理。⑧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学生在ICT能力方面的进步;学生更长远的进步;态度和行为。
“新机会基金”下的教师培训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教学法方面并不成功。它的集中化模式并不能满足老师们各有差异的实际需求。BECTA在2008年发表的两份评估报告中写道:“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依然非常有限,老师们很少能够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在辅助学习方面的益处”“进步很缓慢……没有质的变化”。
总的来说,英国作为典型的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较早,政策体系相对较为完善。上至政府,下到学校、家庭和个人,对教育信息化都有了一定的认知。英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首先得力于英国政府的支持和领导。近十多年来,每一届政府上任后都会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和建设进行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1998—2010年期间,英国政府设立BECTA,主要负责英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制定和实施。2011年,新政府上台后,BECTA的工作由教育部接手。e-战略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的“下一代学习运动”除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更多关注ICT的教学应用效果以及支持个性化学习。2010年以后,英国政府把教育信息化发展重点转移到“建立自信体系”上来,即关注技术支持下的泛在学习、高阶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有效学习。
[1] ORC International .Harnessing Technology schools survey 2010[EB/OL] http://dera.ioe.ac.uk/1544/1/becta_2010_htss_report.pdf,2014-03-04
[2] Wikipedia. Becta[EB/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cta,2014-03-04
[3]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ecta[EB/OL]. http://www.education.gov.uk/aboutdfe/armslengthbodies/a00192537/becta/,2014-03-04.
[4]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The e-Strategy ‘Harnessing Technology:Transforming learning and children's services’[EB/OL]. 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060315075935/dfes.gov.uk/publications/e-strategy/,2014-03-04
[5] Edfutures. Moving to Cloud Computing at St Thomas's Church of England Primary School[EB/OL].http://edfutures.net/Moving_to_Cloud_Computing_at_St_Thomas%27s_Church_of_England_Primary_School/,2014-03-04
[6]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 The Future of Initial Education for the Learning and Skills Sector[EB/OL]. https://www.education.gov.uk/consultations/downloadableDocs/ACF4240.pdf,2014-03-04.
[7] BECTA(2014). The Self-Review Framework[EB/OL].http://www.naace.co.uk/srf,2014-03-04
[8] 陈吉利.英国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述评.中国电化教育,2008(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