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少年留学正在一些大城市流行。是喜是忧,众说不一。我认为,首先要分析少年留学热的原因。少年留学是近几年出现的现象,也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以后出现的。这种现象至少反映了两种情况:一是一些人富裕起来了,他们想为子女选择更好的教育;二是思想开放了,想让子女出去见见世面。从这一点来看,未尝不是好事,它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思想观念也有所转变。但同时也反映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首先,是高等教育不能满足广大青年求学的要求,许多家长是怕子女考不上大学才送少年子女出去留学的;其次,是我国的中学发展不平衡,少数学校堪称世界一流,而大多数办得一般,还有少数薄弱校,子女进不了好学校,家长只好另辟蹊径,走出国留学这条路。家长在择校问题上也有误区,总以为外国比中国发达,学校教育也一定比中国好。再加上我们的政策上、观念上总觉得洋博士比土博士吃香,出现少年出国留学热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我在这里要奉劝家长,让少年出国留学要三思而行。首先要想到,孩子年龄太小,离开家庭,离开祖国,对他们身心的成长会有影响。许多家长总以为外国的教育好。但是外国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却是认为少年儿童不能离开家庭,离开家长的教育。他们对我国办的全托幼儿园、寄宿学校很不理解,责问我们,孩子离开家庭怎么成长?我们常常听人们说,外国人让孩子从小独立生活,这是指家长不包揽一切,并非说让孩子离开家庭。这在许多外国影视中都能见到。少年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判断能力还不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文化各异、思想观念不同、生活习俗差异,必然会使少年的心理产生一种孤独感、苦闷感,不利于他的心理的健康成长:遇到一些困难或困惑,没有家长或亲人的指导,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弄不好还会沾上一些不好的习惯。即使那里有很好的亲友作为监护人,也很难代替父母的作用,家庭的作用。我们说,少年儿童的成长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培养的,那么少年留学就缺了家庭教育这一块,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更何况当地的社会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社会教育的影响也不总是正面的,这一点家长要充分估计到。
至于说到学校教育,实事求是地讲,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与外国来比还是较高的。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要比他们深,我们的教学要求要比他们严。因此我国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比他们的扎实。我国学校教育的缺点是缺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果我们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学方法改进了,我国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还会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的课程、教材、考试制度正在改革,薄弱学校也正在加紧建设,将来我国的教育会变得更好。因此,家长要走出外国教育比中国好的误区。
青少年阶段是接受祖国遗产,继承中华文化传统最好的时期。不论是在国内学习,还是在国外学习,中华儿女总是心向祖国,愿为祖国富强而出力。要为祖国服务,就要了解祖国,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只有从小生活在祖国的大地上,才能真正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和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当然,华侨和华人在他们的社会里也继承着中华文化,但留学少年与华侨、华人的子女却不同,他不是在那种社会中生长的。因此,我们要让自己的子女将来成为中国人,还是晚一点出去留学为好。
少年留学唯一的好处是可以较早较快地掌握一门外语。当然,如果在国内学习确有某种困难,需要换一个环境,国外又有至亲好友照顾,出国留学可能会对这种情况的少年有利。这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少年出国留学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有教育资源不足及分配上的问题,也有观念上的问题,需要多方面解决,但对于家长来说,我还是奉劝他们要三思而后行。
[1] 原载《21世纪》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