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以后大家都感到教育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重要性。197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于光远同志特别重视教育。在一次教育座谈会上他提出,教育不完全是上层建筑。一石激起千层浪,教育本质属性的讨论就此开始。于光远同志以及社科院哲学所的陈元晖研究员在1978年开过多次座谈会,在一次座谈会上我就提议应该建立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学会。我说,我国养猪有畜牧研究所,香烟有烟草研究所,钓鱼有钓鱼协会,为什么教育就没有教育研究所,就没有教育学会?应该呼吁成立中国教育学会。陈元晖认为我的呼吁很重要,于是让我在1978年秋天在公安部礼堂召开的一次有上千人参加的教育工作者大会上发言,我的观点获得与会同人的赞同。同时教育部在董纯才同志的带领下,也在奔走呼吁恢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中国教育学会。终于在1978年7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恢复,并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在1979年4月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由董纯才担任会长,杨秀峰、成仿吾、陈鹤琴任名誉会长,可能因为我曾积极呼吁成立教育学会,也因为我当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我被选为常务理事,是常务理事会中最年轻的一名。我校参加常务理事的还有王焕勋教授。1983年换届,因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于畊同志进入中国教育学会任副会长,我就被选入新成立的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会,但仍然在中国教育学会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张承先会长的领导下开展学会的学术活动。
1987年和1991年的第三、第四届理事会上,我都当选为学会的副会长。2000年第五届理事会后任会长。在2000年理事会换届的两年前,会长张承先就提议让我担任会长,但我一直没有答应。我列举了一些理由:第一,我没有董纯才、张承先两位会长的威望,中国教育学会是中国教育界最大的民间学术团体,只有董纯才、张承先这样有威望的老教育家才能担任会长的职务;第二,我在学术上也缺乏威望,在我同辈学者中,在学术上比我有成就的也有的是,我担任会长会有失学术界的期望;第三,我没有在教育部担任过任何职务,与部里领导极少接触,不容易更好地获得部里领导的帮助。承先同志认为,我说的有一定道理。因此就决定再物色其他人选。可是经过两年的酝酿,比较合适的人选都有其他职务,承先同志又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经过承先同志的劝说,陈至立部长认可并说:“有事可以找我嘛!”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只好接受下来。我想,只要依靠教育部领导,同时团结理事会和广大会员,总能把工作做好。
2006年4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我再一次被选为会长。这次会议开得很隆重,国务委员陈至立发来了贺信,副委员长许嘉璐、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出席了会议。副委员长许嘉璐还发表了长篇讲话。教育部部长周济到会做了报告,副部长陈小娅也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前五年的工作,明确会后的任务,即要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2000年我担任会长以来,学会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尽量配合教育部的工作,与教育部有关司局联合召开几次论坛,如与基础教育司联合举办了两次基础教育论坛,与师范司联合举办了师德论坛等。反映广大教师和学会对教育问题的心声,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第二,结合教育的热点问题开展高层次的论坛,例如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教育现代化论坛,与苏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教育论坛。这些论坛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第三,提高学术年会及学术活动的学术质量和提升学会的品牌。2004年,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参加的校长达600余人。2005年又举办了首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
第四,制定了“十五”“十一五”科研规划。各地会员申报特别踊跃。2007年和2010年又分别召开了第二届、第三届中学校长大会,2008年召开了第二届小学校长大会。虽然我们没有经费支持,但许多项目做得非常认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陶西平、梅汝莉主持的“借鉴多元智能,促进素质教育的研究”,全国10多个省几十所学校参加了这项研究,已连续两年举办了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五,开展教育试验,在全国设立了20多个以区域(县区)为单位的试验区,探索区域性的教育改革。这是继承老会长张承先同志搞教育试验区的经验,他曾经在山东烟台市开展教改试验,后来全国在烟台召开了现场会,影响很大。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后,我们认为一定要把这种教育试验继承下去。我们每年都召开了试验区工作年会,不但提升试验区的研究水平和教育质量,而且正在进一步扩大试验区。
第六,调整和改革《中国教育学刊》的编辑工作,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针,加强与基层一线教师的联系,2002年从双月刊改为月刊,2005年第7期开始又增加篇幅到80个页面,2009年又增加到96页。改版以后的刊物受到各地第一线教师的欢迎。
第七,参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调研和制订工作。学会多位领导直接主持了几个专题调查的工作。学会还直接向领导小组提供了《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报告。
学会的工作是大家做的,在全体会员的支持下,这几年学会工作欣欣向荣,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我个人只是做了一些协调工作,但因为从学会成立至今一直在学会承担这样那样的工作,对学会是有感情的,看到学会的发展,我由衷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