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教育要改革,学制要缩短”的指示,小学学制缩短到5年,中学学制把初高中并在一起,缩短到4年。要用9年的时间完成过去中小学阶段12年的课程简直是梦想。同时,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学取消分科教学,把原本是分科的理科课程缩编为“三机一泵”的内容,所谓“三机”是指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泵”是指水泵。学生还要学工、学农、学军,学习的时间没有多少,因而中学毕业生的素质严重下降。“**”以后要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延长学制。但是当时还有一部分人有顾虑,认为毛主席提倡学制要缩短,因而只是小心地把中学学制延长为5年。我认为,中小学学制是建立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大事,需要从学理上认真研究,多长的学制、什么样的结构是合理的,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和各国的传统来制定。于是,1979年我在《文汇报》和《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各国中小学学制的比较——兼谈我国学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此文后来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外国教育丛书”的《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一书中。
我认为学制的制定不是随意的,是有规律的。首先,要考虑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早在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他提出自然万物都是有一定秩序的,教育要模仿自然,要遵循自然的秩序,即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秩序。其次,学制要考虑各国的传统,有的国家入学年龄小,有的国家入学年龄大;有的国家初等教育时间长,有的国家初等教育时间短。但是总的基础教育时间大体上是一致的,都在10—12年。最后,中等教育的学制还要与高等教育制度联系起来考虑。例如苏联中小学只有10年,但高等教育的年限较长,大都在5年以上,所以中小学教育的年限就短一些。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毛泽东讲学制要缩短是对的,但是把中小学学制改为9年是完全不够的,因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中小学学制逐步改为“五五”制,即小学5年,中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后来又改为“五三三”制、“六三三”制。
学制改革的讨论还涉及我国的学制是恢复“**”前的“六三三”制还是改为“五四三”制。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董纯才同志是主张“五四三”制的,我也同意“五四三”制。1983年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在当时的副校长肖敬若同志的领导下,师大附属实验小学和师大二附中开始“五四三”学制的试验。我在1984年接任师大副校长一职后,接过了这个试验。
我为什么赞成“五四三”学制而不是“六三三”学制,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我认为小学生的潜能很大,过去小学6年的课程内容完全可以在5年内完成,这在苏联赞科夫的小学教育科学实验中已经得到了证明,在北师大实验小学30年的试验中也得到了证明。
第二,初中开始分科教学,科目骤然增多,学生负担过重,初中4年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教育现实中,初中的分化最为严重,延长年限也有利于缓解两极分化。
第三,当时初中学生毕业以后,大多要进入社会,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应该加强职业教育,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以适应毕业后就业的需要。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初中4年可以做到兼顾职业教育。
其实我校实验小学从1958年创办以来就在坚持五年制的试验。当时教育系派去了一部分教师,在毕业生中留下一大批学生到实验小学当教师来试验五年制小学。他们自编教材,力行改革创新,在“**”前名扬全国。可惜“**”中,实验小学划给地方管理,大批教师流失。“**”以后,我任教育系主任时北师大加强了对实验小学的领导,继续五年制试验,与北京景山学校同时使用了自编教材,特别是由周玉仁教授主编的小学数学教材,别具特色。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北京市实行小学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学生不能仅使用实验教材,还要照顾统编教材,学生负担过重。坚持了好几年,到1988年学校迫于种种压力而不得不停止了30年的教改试验。当时的校长尤素湘含着眼泪向我诉说她的无奈,我也感到万分惆怅。
小学的五年制试验停下来了,但是北师大关于“五四”学制的试验并没有停止。我在担任副校长期间,继续批准这项改革试验。我认为这项试验在城市难以推行,因为当时城市小学都已改为6年,而且升学要考试,在农村则更有意义,因为农村更需要有时间进行职业方面的训练。因此我们把这个试验扩大到农村地区。为了加强试验的领导,我把师大各系教材教法的教师集中起来,首先成立了中学教育研究中心,1989年把它与教科所合并,以“五四”学制教材的编写和试验为契机,加强了北师大学科教学论的队伍建设。
1986年,当时国家教委提出教学改革的思想,提倡“一纲多本”,即一个教学大纲,多种教材。于是全国出现了8套教材,我校“五四”学制教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套。
此项试验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学教育研究中心、教科所所长阎金铎教授和师大普教处处长陶卫为首,在山东诸城、烟台,黑龙江密山,湖北沙市(当时为省辖市,现为荆州市中心城区——编者注)、荆州等地区,进行了10多年的试验。参加的学校达千所,学生40余万人。此项试验直到这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始才停止。应该说试验是成功的,因为这些地区的“五四”学制并没有影响学生升入高中,也没有影响到他们成功地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