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教育改革无不影响到小学教育的改革,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理学和心理学对人脑和儿童心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些研究表明,过去对学龄初期儿童认识能力的潜力估计不足,对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特点认识不清。原以为学龄初期儿童只能进行具体思维,所以对他们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注意不够。现代的研究成果为儿童早期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它有利地促进了小学教育的改革。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儿童入学年龄有提前的趋势。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有提前的趋势,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期比以前有所提早。同时,根据早期教育的理论,世界各国把儿童的入学年龄逐步提前。德国原先规定儿童6岁入学,现在提倡5岁入学。苏联小学入学年龄在世界上是最晚的,要到7岁才入学,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幼儿园或小学为6岁儿童设立小学预备班,用小学一年级语文和算术教学大纲的一般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在一些学校进行6岁入学的试验。苏联1984年的教育改革决定中规定逐步实行儿童6岁入学。
(二)小学教育普遍重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各国小学都重视健康教育,注意校舍的设计和环境的布置符合卫生的要求;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疾病治疗。同时,不仅重视儿童的生理健康,而且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美国一般四五个学区就设一名教育心理专家,负责心理有缺陷的儿童的教育工作。
(三)教学内容上增加科学教育的内容。在小学课程中,本国语和算术仍然占最大的比重,一般都占总学时的40%以上。但近年来逐步增加自然科学教育的内容。苏联小学过去在四年级才开设自然课,1967年公布的教学计划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设自然课,现行教学计划是从二年级开始设自然课。日本小学也是从低年级就开设自然课,重视从小培养儿童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
(四)重视儿童能力的培养,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除了要改革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改革教学方法。过去的教学,多注重对书本的讲解和教材的传授,极少注意儿童是否有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的学习方法。现在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精神,重视学生的实际活动,强调学生亲自动手,通过观察和试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儿童自由讨论,鼓励他们向老师提问,以活跃儿童的思维,使他们勇于思考、善于思考。在进行课堂集体教学的同时注意个别教学,加强个别辅导,强调儿童自由地、主动地发展。当然,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受实用主义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影响很深,往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儿童对系统知识的掌握。但他们重视儿童的主动精神和注重儿童能力的培养是可供借鉴的。
(五)重视小学和中学的衔接。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出现一种新型的中间学校(10~14岁),以此代替原来的初级中学。有些教育家认为,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期已经提早到10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儿童不宜在小学学习,应该为他们组织一种新型的学校,所以主张把中小学的学制改为“四四四”制,即小学4年,中间学校4年,中学4年。这样,小学就要比原来缩短1~2年。
(六)普遍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西方文明日益堕落,青少年犯罪率增加,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变坏,呼吁学校加强道德教育。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教育的收效甚微,但可以看到,任何社会总是把自己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七)重视提高小学教师的水平。战后小学教师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发达国家都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大专水平,近几年来又把小学教师的资格提高到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有许多硕士、少数的博士都去担任小学教师的工作。最近几年,各国的教育改革无不把提高教师的地位和业务水平放到重要位置,苏联还规定小学教师每5年要进修一次,同时每5年要考核一次。
以上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些情况。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科学也在不断发展。教育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也是向着分化和综合两个方向发展的。从分化的方向来看,学科分得越来越细;从综合的方向来看,教育科学和其他科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已经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过去,教育科学是一门既狭窄又笼统的学科,只局限于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就不能全面地认识教育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近几十年来,教育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教育研究深入教和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科学中的应用,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规划学、教育工程学或工艺学、教育控制论等。过去一些分支学科如教育哲学、教育统计学、比较教育学等,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总之,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的不断提高,认识到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就越来越宽广。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还很短,我们的研究力量还很薄弱,缺门很多。但是,我们有党的领导,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有1 000万的教师队伍,他们辛勤地战斗在教育第一线,只要我们大家来学习教育理论,在实践中运用教育理论,结合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的研究,我们的教育科学一定能够有一个大发展。
[1] 见《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1月第2版。
[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同上书,508页。
[4] 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列宁:《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见《列宁全集》第28卷,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 列宁:《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见《列宁全集》第2卷,40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7]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见《列宁全集》第20卷,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8] 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土地承包制之前,我国农村的基层组织为生产队。
[9] 日本教育第一次改革是明治维新时期,第二次改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9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