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因为家庭教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特别单列一节来讲解。做好家长工作当然不只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也是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工作内容。但班主任和家长的接触更直接、更经常,因此,学校往往通过班主任来做家长工作。
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儿童顺利地成长。缺哪一方面的教育或者教育不一致就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损失。而家庭教育在儿童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原因如下。
(一)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影响的地方,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他首先从父母那里学习语言,学习认识周围事物,学习生活习惯。儿童如果幼年在家庭里受到良好教育,他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会比较顺利。如果他在家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和影响,从小养成了不好的思想和习惯,那么进入学校以后,学校就要耗费较多的精力才能矫正他的缺点。俗话说“先入为主”,家庭教育给儿童的印象最深刻、最牢固,它是儿童以后成长的基础。
(二)父母和子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经济上的联系、生活上的依赖,形成了儿童和父母的密切联系和深厚的感情。儿童总是把父母看作最信赖的人。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家长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爱好特长、行为习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所以有人说:“孩子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影响儿童的思想、行为和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一堂课、一次谈话要深刻得多。
重视家庭教育,在我国是有传统的。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家庭教育的佳话,如传说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以及“养不教,父之过”等格言,都是讲家庭教育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子女又有了新的意义。因为今天的孩子都是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的公民,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状况,对我们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将起决定的作用。因此,教育子女已经不完全是个人的私事。
今天,许多家长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们对子女严格要求、耐心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的家长只管养不管教,错误地认为,他们的责任只是让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至于教育问题,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的家长偏爱、溺爱孩子,养成儿童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也有的家长虽然有教育子女的愿望,但往往教育不得法,对孩子严厉有余、抚爱不足,甚至动辄打骂,使儿童形成表面上唯唯诺诺,但内心又不以为然的变态心理。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儿童入学时已经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还继续在影响着儿童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协助学校教育,补充学校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教育会抵消学校教育的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就不能不关心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是国家专门设立的教育机关,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的,有专门受过训练的教师。因此,它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应起主导作用。它应该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要求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补充。这就需要学校做好家长工作。
现在青年父母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子女。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对子女的教育有有利的一面,即孩子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可以得到父母更多的照顾和关怀。但是,也有另一面,父母往往对孩子溺爱和娇惯,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气。因此,研究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家长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进行的。
(一)班主任做家长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1.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互通情况,共同商讨教育的方法。
2.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家长予以支持和配合。
3.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使家长能够正确地对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
(二)家长工作有以下几种方式。
1.家庭访问。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访问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和他在家里的表现,和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家庭访问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要全面。谈话时,一般应让学生在场,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他在学校的进步、他的优点和缺点、指明努力的方向。这样的家访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有些问题不便让学生在场,则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家长取得联系,避免学生的猜测和误解。
不要把家访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向家长去“告状”,甚至借家长的手去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严重违背教育原则的。它的后果是使学生和班主任对立,拒绝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甚至会在班上故意捣乱,不仅影响他个人的进步,也影响整个班集体。因此,班主任在家访中切忌“告状”。即使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家访,也要和家长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研究教育的办法,叮嘱家长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教师和家长共同做工作,使得学生感到教师和父母都是从爱护他出发的,因而易于教育。
2.书面联系。书面联系的形式有《学生手册》《家长联系册》或通信。《学生手册》记载着学生的成绩、操行评语,但一般《学生手册》一学期才发一次。最好建立《家长联系册》,班主任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写在上面,由学生带给家长,家长阅后签署意见再带回给班主任。平时联系册存放在班主任那里。这种联系册实际上起着通信的作用。但它比通信制度化,便于保存起来供以后系统地进行研究。许多教师要求家长每周在作业上签字也是一种和家长联系的方法,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及时督促子女认真地完成作业。《家长联系册》上写的内容也要反映学生的全面情况,避免片面性,要使学生乐意把《家长联系册》给家长看。书面联系要和家访结合起来。
3.家长会。这是对家长进行集体工作的方式,每学期至少要开1~2次。家长会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也可以由班主任单独组织。通常在开学后、期末考试前召开。家长会上先由学校统一报告学校的计划和要求,再分开各班由班主任介绍本班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和有待改进的问题。会后还可以约个别家长留下细谈。在家长会上最好不只是学校和班主任发言,要让家长发言,请他们对学校工作提意见,对家庭教育提出看法,谈谈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既教育了教师,又教育了其他家长。班主任还可以单独召开家长会,请家庭教育搞得好的家长介绍经验。
除了开全校或全班的家长会以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开部分家长会、座谈会,研究某一个特定的问题。
4.家长委员会。有的学校把家长组织起来,成立家长委员会,选举热心儿童教育事业的家长担任负责人(学校如果没有条件组织,班主任也可以以班为单位组织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自己的集体组织,他们研究家长如何帮助学校开展工作,例如,帮助学生开展校外活动、组织家庭辅导站、担任校外辅导员、帮助家庭困难的儿童、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
5.家长学校。现在许多地区由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这种学校很受家长的欢迎。家长懂得了教育理论,就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形式值得提倡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