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农村没有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件幸福而奢侈的事。
1970年代初,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电影开始走进了农村,但都是在露天放映的。
第一次看露天电影,是在镇中学的操场。记得那次是放《红楼梦》,只见现场上黑压压的一群人,你推我挤,就跟着村上的几个老大哥趁乱混进了操场。那次是踮着脚尖看屏幕上唱来唱去,既看不清,又听不懂,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触了电”。人多天黑,根本看不到场中央那台周边围着很多人的机器,一直疑惑着是怎样让一个个人走上银幕的。直到农村里也有了露天电影,才见识了放映机的庐山真面目,电影结束时又差点走失。从此,镇上电影再也不敢跟着去,直到上了初中。
后来,各个大队都培养了电影放映员,从此电影就走进了村头巷陌。村上的蚕室场成了露天电影的首选。从大队部打听到当天晚上要在自己村上放映电影的消息后,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比过节还要兴奋。于是,早早地吃好晚饭,端着长凳急匆匆地去抢位置。邻村的孩子也会大老远地赶过来。看着放映员搭幕布,架机器,没有一个孩子敢捣乱,生怕碰坏了机器影响放映。
那时候也开始有了零星的小贩,贩卖些瓜子、米花糖、梨膏糖之类的零食。电影开幕前,先要放一些科教片暖场,诸如保护铁路、防火防盗、农业生产之类的内容。待放映员一声“同志们,电影马上开始——”,孩子们个个鸦雀无声,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大银幕。
那时候,小孩子最喜欢看打仗片。从红军长征一路看到抗美援朝,只要是战争题材,即使看过几遍也百看不厌。
排一排小时候看过的打仗片,那真是如数家珍:《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上甘岭》,哪一部电影的情节不是信手拈来?小孩子模仿能力强,记得看完《小英雄雨来》,村上的孩子纷纷练起了扎猛子的技术;看完《渡江侦察记》,一到春天柳条吐绿,小孩子就会用柳条编织一顶“战地军帽”戴上;看完《英雄儿女》,"向我开炮”的豪言壮语响彻在儿时的追逐打闹中。电影插曲也一学就会,《小小竹排江中游》《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经常在嘴边哼唱,简直是无师自通。那时候一场电影要围上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记得人实在多的时候,小孩就爬上树,悠然自在地居高观看,甚至还躲在银幕后面反看电影。
再后来有了影剧院,但看电影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室内条件虽然优越,电影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却再也找不到露天电影那种情趣和吸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