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追问】
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日前,中央办公厅印发了《若干意见》。这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刻发出的重要文件,是在国企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为什么说“现代企业中国化”离不开党的领导?
2.怎样理解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为政治资源?
【直面解读】
学习理解《若干意见》,充分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意义,准确把握党的领导的内涵,找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基本定位,明确国企改革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职责,这为我们在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进程中,正确处理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是完成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的重要保障。
为什么要规定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呢?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何在呢?
有人提出,既然搞现代企业制度,中国企业就应当与外国企业接轨。外国企业没有党组织也能搞好,中国企业也可以不要党组织,更不必让其处于“核心”地位。还有人提出,企业不设党组织,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这是一种脱离中国实际的看法。
《意见》开宗明义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看,国有企业的产权属性是公有制,全体人民是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和出资人,因此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履行职权的目标就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全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国有企业中主要是通过党组织发挥作用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看,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发挥作用,主要是从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出发,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公司治理结构依法行使职权,确保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而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作为公司运行的权力中心,主要是从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经济属性上,维护股东的权利,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因此,只有把两者功能有机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国有企业在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不会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并确保企业科学发展。
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追求、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可以说,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就是把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体制机制优势相结合的产物。
值得指出的是,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为政治资源,这种资源所体现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国有企业(包括其他所有制的许多企业)独有的。我们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这就是党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可以运用执政党基层组织所拥有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工作资源,来促进和保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考察,党员队伍是有坚定信念和严密组织的先进人力资源。外国企业管理有两个基本层面,即管理层和被管理层。中国国有企业除了这两个层面外,还有渗透于这两个层面的党员队伍,起先锋模范作用并且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共同进步。在各种优势中,人的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中国国有企业所具有的党员队伍优势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优势。
西方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确实值得中国企业借鉴。但是,这不能无视甚至抛弃自身的独特优势。必须认识到,中国的企业管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有一个“西方管理中国化”的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框架内,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履行职权,具有目标上的同一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只要我们解决了结合问题,就可能形成超越西方的更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相比西方现代国家更高的生产力。
综上所述,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一项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在中国,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不叫国企,离开了党的领导的改革,也不叫国企改革。任何离开中国国情,照搬照抄西方企业做法的改革,都不是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照搬照抄从来就不是思想解放,而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大量事实说明,照搬照抄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因此,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毫不动摇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两个毫不动摇,这是本质的规定,历史的结论!
(201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