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脱下军装的时候,熊十力曾经表示将专心治学,不再掺合政治,不过,在1924年底,他骨子里挥之不去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他竟然食言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的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皖、奉等派系,各地方实力派也趁机割据一方,不听中央调度,俨然天不怕地不怕的土皇帝,为所欲为,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各派系军阀为吞并异己并防止被人吞并,赚取舆论支持和民心,便进行政治表演,提出“废督裁兵”的口号。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摆脱军阀割据混战的困苦,积极拥护这一“政治口号”,并力促其成功。于是,在20年代初期,全国很快掀起了“废督裁兵”运动。所谓“废督裁兵”,即废除“督军”制度,裁减军队数量。在这一运动中,孙中山指出,欲使国家有长治久安之望,惟有裁撤军队,化兵为工。
1922年11月23日,全国商联会第四次大会举行特别会议讨论裁兵问题,决定成立“裁兵委员会”,推举黄炎培、聂云台、蒋梦麟、余日章为裁兵劝告主任,劝政府及各省督军实行裁兵。1923年元旦,商联会四位裁兵劝告主任发表劝告裁兵通电,特别赞成孙中山的“化兵为工”主张。1924年11月17日,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致电即将出任执政的段祺瑞,要求“确定裁兵废督办法,见诸实行”,就此结束“军阀政治”,12月1日,又致电段祺瑞,陈述废督裁兵事宜,指出:“方今要务,莫大于废督裁兵,早裁一日,即早一日脱人民于水火。”
一时间,“废督裁兵”运动成为全国人民关注、谈论、思考的热点事件。1924年底,曹州办学失败,熊十力决定回乡过年,路过济南,有感于“废督裁兵”运动,便提笔写就了一篇时评文章《废督裁兵的第一步》,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呼吁孙中山与段祺瑞竭诚相劝,共同推进废督裁兵。这篇文章发表在北京大学《现代评论》1925年1卷5期上。
“废督裁兵”运动是新兴的经济力量反对军阀政治的产物,虽然未能、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废除军阀政治和实现社会和平的目的,但是,它揭露了军阀独裁、混战的罪行,客观上有助于人民大众政治觉悟的提高,是国民革命的前奏,也是近代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熊十力在这场运动中“发声”,充分地体现了他的政治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
一直以来,熊十力因要研究学问,不愿受家室之累,在外求学或工作,基本不带家属。1925年的农历春节,妻子傅既光有孕在身,即将临产,熊十力难得赋闲在家,和家人团聚在一块儿。农历二月,熊家迎来一喜,40岁的熊十力再次当爹,他和妻子傅既光的第三个孩子呱呱坠地,是个女儿,熊十力给她取名为再光。
但是,享受这天伦之乐的时光并不太久。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于3月12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推翻清廷,缔造民国,十分受民爱戴。为了纪念他,北京各界民众在社稷坛举行公祭仪式,挽联无数,堂庑皆满。噩耗传来,作为曾经的追随者,熊十力悲痛、惋惜、悼念之情油然而生,手捧载有讣告的报纸,禁不住泪流不止。
恰在此时,心情郁闷的熊十力接到石瑛的邀请,要他到新成立的国立武昌大学(武汉大学前身)任教。国立武昌大学成立于1913年,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任命张继煦为校长;9月,按照教育部命令,又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公推石瑛为校长。石瑛,湖北省阳新县人,比熊十力年长7岁。他曾是同盟会湖北支部负责人,曾任国民党一大中央委员等职,被誉为“民国第一清官”。袁世凯窃国,石瑛上“万言书”骂袁,遭到通缉。后来,他与严立三、张难先一起,并称“湖北三杰”。石瑛曾留学英伦,获博士学位,人格高尚,回国后曾任北大教授,熊十力对他的人品和学识十分钦佩。
接到石瑛的邀请,心情抑郁的熊十力觉得正好可以出去散散心,便慨然允诺。3月中旬,他带着新收的弟子高赞非,来到武昌大学任教,与李璜、方东美、郁达夫等人成为同事,并与一位老朋友相聚,这位老朋友就是董必武。
董必武,湖北黄安县人,18岁考取秀才,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团体日知会的影响,拥护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并在武昌军政府中工作,与熊十力成为同事。1914年,他在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曾拜见过流亡日本的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毅然参加孙中山重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回国,策动讨袁的军事活动,两次被捕入狱。出狱后继续坚持斗争。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由激进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重大思想转变。1920年,他和陈潭秋等人共同创建武汉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他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他的公开身份是武汉中学校长。
老友重逢,熊十力和董必武抚今追昔,少不了一番畅谈。在董必武的介绍下,熊十力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主张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后来在大革命失败时,熊十力对共产党极为同情,曾讽刺破坏国共合作的反动权势。这是后话。
令人遗憾的是,熊十力在武昌大学任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1月,石瑛到北平参加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张廷代行校长之职。也许是与此人的脾气不和,也许是治学主张不同,总之,熊十力在武昌大学前后只待了几个月,便因石瑛的离职而离开,再次成为一名失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