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三年年末,同治皇帝驾崩,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载湉即位为帝,年号光绪。
不过此时,距离同治帝驾崩仅仅只过去了十天时间,新疆与京城之间,不但距离极远,路况也异常糟糕,即便飞马传信速度,再快也还到不了左宗棠手里。
约翰得意地看着左宗棠一脸吃惊的模样,故作恍然状的道:“哦,我忘了你们大清国没有电报,传递信息还要靠驿站的快马加鞭。十天前,你们的同治帝已经病死了,新登基的小皇帝叫什么,我忘了,年号好像是叫光绪。”
左宗棠早就听说过,洋人的“电报”能够实现千里之外、瞬间传信,因此,他不疑约翰此话有假,况且在这件事上,他也没有骗自己的必要。约翰之所以这么说,无疑是在向左宗棠展现他们大英帝国的强大,借此向左宗棠示威,进而逼他屈服。
其实英国在大清国的土地上,也没有铺设完整的电报系统,只有几条重要城市之间的电报传输渠道,从北京城发报到约翰手里,也需要几经辗转,首先他们需要先从北京发报到广州,再由广州发报到印度,接着再从印度发报到巴基斯坦,最后在巴基斯坦接到电报内容的约翰,才匆匆从巴基斯坦出发,经南疆来到吐鲁番附近,与左宗棠进行交涉。尽管发报路径几经辗转,但是约翰依然能从容的在三四天时间内,就来到左宗棠面前与他交涉。而大清果想要从北京传信到吐鲁番,就只能选择靠着驿站的快马加鞭了,至少需要耗费十七八天时间,两相比较之下,先进与落后,不言自明。
左宗棠自然一眼就看穿了这个约翰的用心,他故意向对方示弱道:“我左宗棠世受皇恩,如果圣上下旨命我撤军我自会遵从。”
约翰以为左宗棠真的被他们大英帝国给吓住了,再加上,他在来之前就已从英国驻华大使发来的电报上,得知了清廷已经屈服,正在派钦差大臣赴新疆阻止左宗棠继续西进。因此,约翰又与左宗棠闲谈了几句,自认为已经完全摸透了左宗棠的想法后,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西征军军营。英国使者刚走,沙俄国驻伊犁河谷的一名名叫索斯诺夫斯基中校,也紧跟着来到了左宗棠这里,试探他的态度。
索斯诺夫斯基中校,比英国人约翰还要更加傲慢无礼,他直接用**裸的威胁口吻,大声道:“左将军,盘踞南疆的阿古柏势力,不过是英国人扶植起来的一伙傀儡势力,而现在占据伊犁河谷的人马,则是我们沙俄帝国最勇敢的沙皇亲兵卫队,我想我这么说,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左宗棠面无表情道:“无论南疆,还是伊犁河谷,都是我大清的固有领土。寸土不让,必然争之。”
索斯诺夫斯基中校哈哈一笑道:“哈哈哈,你们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吗?天下之大,唯有德者居之。哦,对了我们西方人则信奉另一句话,希望左将军也了解一下。”
“左宗棠问道:什么话?”
索斯诺夫斯基中校脸色忽然变得冷峻,沉声道:“那就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看到左宗棠沉默下来,索斯诺夫斯基中校又换了一副脸色,正色道:“不过......左将军,如果你肯跟你们的大太后上奏,把伊犁河谷一带割让给我们沙俄国的话,我们则会投桃报李,支援给你粮食、枪炮,助你打败英国支持的那个阿古柏政权,你觉得怎么样?”
左宗棠内心鄙夷,但为了迷惑对方,他还是与其虚与委蛇道:“我觉得可以聊,就是不知道,你们沙俄国能给我们多少物资支援?”
索斯诺夫斯基中校伸出一根手指,笃定道:“给你们大军一年所需粮食,一万杆步枪,这个支援力度不算小吧?”
左宗棠又故意问道:“索斯诺夫斯基中校,你此话当真吗?”
索斯诺夫斯基中校紧接着说道:“当然,但你必须保证你们清军,能彻底打败推翻那个英国人支持的阿古柏政权。”
左宗棠回道:“与阿古柏一战,我们西征军必胜,否则大军回到关内,我也没法向朝廷交代。”
满脸堆笑的送走这个沙俄国使者索斯诺夫斯基中校后,左宗棠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立刻召集所有将领,命令道:“所有人立即出动,分三路进攻天山南路一带,务必在半个月内,彻底击败阿古柏势力,拿下整个南疆!”
杨昌濬皱眉问道:“大帅,大军休整还不到十天,现在又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夺取整个南疆,这会不会有些操之过急了?”
左宗棠解释道:“当下,我们好不容易迷惑了英国人,稳住了沙俄国人,就要趁此良机,果断出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赶在他们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拿下整个南疆,否则时间拖得越长,敌人准备的就越周全,对我们就越不利。”
其实还有一点原因,左宗棠没跟众人说,那就是他相信那个英国人约翰说的,朝廷现在肯定已经在英俄两国的威胁下,已然有妥协的迹象了,不久之后,命令他撤军的钦差大臣就会赶到,到时候,如果让他真的撤兵,肯定不会甘心,而如果不奉旨撤兵,恐怕又会落下一个违抗圣旨的罪名。与其这样,还不如赶在朝廷的钦差大臣带来圣旨之前,果断出兵并迅速拿下整个南疆,然后再与占据伊犁河谷的俄军宣战,到时候木已成舟,反正该打的仗已经开打,开弓没有回头箭,圣旨上的内容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了。
至于那个沙俄国中校索斯诺夫斯基所说的支援,左宗棠更是想都没想过真要他的东西,相信那个索斯诺夫斯基,也压根就没想过真的给清军什么支援,说白了,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靠人不如靠己。然而西征军在收复南疆的过程中,却不似收复天山北路这般顺利,鏖战两个月后,他们也才勉强把天山南路的几条重要战略节点拿下。阿古柏的势力眼见不敌左宗棠的西征军后,他们则不在于西征军争夺天山南路,而是全部收缩到南疆几座重要城池内据城死守。西征军虽然骁勇,但是他们已经连续作战半年有余,不但士兵疲惫不堪,军需补给也有些跟不上了,尤其是攻城所需要的大炮炮弹缺乏,导致攻打城池变得格外困难。
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命左宗棠停止西进,不要惹怒英俄两国的钦差大臣来到新疆后,天山南路已经基本被左宗棠拿下,整个南疆只剩下了几座孤城,还在阿古柏手中。仗打到这个份上,英国人是肯定已经得罪了,这名钦差大臣也不是完全泥古不化的人,他知道,如果此时让左宗棠从南疆撤兵,无异于前功尽弃。因为之前的圣旨,只说让他先在吐鲁番和乌鲁木齐驻兵,暂时按兵不动。等到朝廷与英俄两国谈判完了,有关南疆和伊犁河谷的事情后,再行定夺其他事情。现在西征军已经进入南疆和敌军打了起来,那之前圣旨上的内容,自然就没什么用处。
这名钦差大臣对左宗棠道:“左大人,我这就回京,把你这里的情况,详细禀报给太后,至于我走后,你怎么做,那就是你的事情了。反正之前的圣旨,我已向你传达,剩下的就不关我的事情了。”
等到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返京复旨后,左宗棠心中哭笑不得的想到,原来信息传递落后缓慢,有时候也不见得全是坏事。英国人虽然一直在给清廷施压,不希望左宗棠收复南疆,但是南疆对他们而言,毕竟如如鸡肋般存在,他们对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阿古柏势力,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视。至少,还不至于为了这个可有可无的傀儡政权,而不远千里万里的调兵到南疆这个不毛之地,与清军苦战周旋呢。
几个月后,经过一番苦战,左宗棠的西征军,就彻底打败了阿古柏势力,将整个南疆重新收复,阿古柏本人也在战败后自尽而亡。而打败阿古柏收复南疆后,英国人对左宗棠的态度,果然如之前胡雪岩预料的那样,不但没有任何记恨,反倒开始拉拢支持左宗棠,意欲利用左宗棠的西征军,继续替代他们之前扶持的阿古柏势力,在新疆一带,与占据伊犁河谷的沙俄国人作对。
左宗棠虽然不耻英国人两面三刀的作派,但驱赶沙俄国人离开伊犁河谷地区,收复整个新疆亦是他的宏愿,因此,他对英国人的有意支援并不抗拒。不过远在京城的慈禧和朝中大臣经过分析后认为,新疆不是英国人的利益重心,所以左宗棠打败英国人支持的阿古柏势力,收复南疆才没有引来英国人的肆意报复。可是伊犁河谷,之于沙俄国人的意义就不一样了。伊犁河谷一带,素有塞外江南之称,不但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在战略位置上,也可钳制中亚很大一片范围。自从沙俄国人占领那里后,就一直在向清廷传达,此地已是他们利益重点的信息,一再采用各种手段威胁清廷,如果清廷执意要用武力收复伊犁,那边等同于对俄全面宣战。